校本教研的重要性
(2010-12-28 14:57: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反思 |
校本教研的重要性
一、学校校本教研现状
1、留于形式,收不到实效
2、教师只关注教材,学生,忽视课标,听、评课上升不到高层次。
3、分管领导起不到导航作用,离专家型还有一定距离。
4、制度不完善,导致有些活动落实不到位。
二、省实验小学教研特色
1、自觉学习成为教师的良好习惯
省实验小学在“科研提升学校品位,课题促进教师发展”的理念引领下,自觉学习成为教师的必修课。教师从“要我读书”逐渐转变为“我要读书”,渐渐走进书苑,融入书苑。学校制度健全,要求明确,开学初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每月举办一次读书沙龙交流会,每月上交一篇成功的反思,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教师素质得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得到家长的认可,社会的信任。
2教师在课例研讨模式中得到锻炼
“三反思两重建”的课例研讨模式使校本校验扎根教学,校本教研上升到高层次。课前反思,让教师精心设计预设,充分关注生成。第一次上课后,在小组讨论专家引领的基础上,进行课后反思,并进行二次重建。再上课再反思,这样的课例研讨,注重课堂教学,关注教师反思,重在素质提升。
教学是学校核心文化,要创建一种教学模式,并形成高雅的文化,需要的是长期积累沉淀,不断的更新创造。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主阵地,要使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努力方向
1、健全制度,让每一项活动都落到实处。
(1)教研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
a)
b)
c)
2、常态教研与即兴教研相结合:
3、内需驱动,外力拉动
教师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工作,常规教学工作已经让教师忙得团团转,再加上学校的事务性的工作,教师整天忙于应付,很难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学习。如何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是亟待期待解决的问题。
(1)、给教师减压
制度健全,安排合理、有序,改革备课形式,减少填写各种表册,让教师把腾出时间用在钻研教材,专心读书上。
(2)、正确引领
学校每年给每位教师提供一本教育书籍,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沙龙会,让学习型的教师成为学校的“领跑者”,
校本教研让教师学会成长,享受成长,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愿,更是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