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初七 鲜为人知的“人日”

(2014-02-05 21:01:48)
标签:

转载

分类: 胡人的胡思乱想
初七就是人日。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天处决罪犯,家长也不能在这天训孩子。 

[转载]初七 <wbr>鲜为人知的“人日”

 

初七 鲜为人知的“人日”


    朋友:2014年2月5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民俗专家介绍说,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的生日”。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我国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传说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名目。其实,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人日
     大年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是人人的生日,也是春节大捞鱼生的旺日,大家都希望在“人日”这一天,越捞越高,步步高升。
  一些推出鱼生的酒楼、餐馆,各种吉祥名堂的鱼生,花样百出,以吸引顾客,人日午餐、晚餐时刻,就可看到酒楼喊捞声四起,一片闹哄哄景象,充满新春佳节气氛。
  春节吃鱼生,已成为本地华人独特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初七,这个被视为大家有份的“生日”,更是非捞鱼生不可,要越捞越高。
  其实在“人日”传统习俗中,自古以来,就有多种象征吉祥的食物,大年初七“人日”要吃“七菜羹”、“及第粥”、“吃面线”等。希望能“年年丰收,步步高升”。

[转载]初七 <wbr>鲜为人知的“人日”
  今天,“七菜羹”、“及第粥”已难得一吃。在本地,人日捞鱼生已成普遍现象,酒楼、餐馆在这一天,鱼生销量最兴旺、最抢手,处处都可听到喊捞声。
  新春期间的鱼生名堂,非常讲究,都要有富贵、吉祥好兆头,最常见的有“发财鱼生”、“鸿运鱼生”、“富贵鱼生”、“兴旺鱼生”、“丰收鱼生”等。  此外,还有特别用鲍鱼调制的“鲍鱼捞起鱼生”、“龙虾三文鱼生”以及专为吃素人士而备的“素食鱼生”。
  鱼生所用的鱼肉,有西刀鱼、三文鱼及少数适合做鱼生的淡水鱼。由于鱼生都采用没有煮熟的鲜鱼肉,一些不敢吃生鱼的人,在捞鱼生时,只好点到为止,或只吃些瓜丝菜料,新春期间,大家都想捞个好兆头。
  鱼生的花样多,最普遍的就是潮州鱼生和广东鱼生,作法、配料有所不同,吃起来各有特色和风味。
  调制鱼生时,把新鲜的鱼肉切成一片片,再配上瓜丝、果、菜及其它配料,倒入酱料,就是一道美味鱼生了。

 

[转载]初七 <wbr>鲜为人知的“人日”
  有人认为,市面行情虽不景气,但对鱼生的影响不大,人日的鱼生,还是很抢手。
  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人日,也是古代中国的诗歌节,而且是官办的诗歌节。有唐一代,皇帝带头,君臣登高饮酒赋诗,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臣子应制吟咏,产生了一大批同题的应制诗,多是无病呻吟之作,留下来的精品也不多。《唐诗记事》卷九:“(唐中宗)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人日,清晖阁登高遇雪。”众大臣聚集在大明宫中蓬莱殿西边的清晖阁,留下了《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诗数首。
      宰相宗楚客志得意满:窈窕神仙阁,参差云汉间。九重中叶启,七日早春还。太液天为水,蓬莱雪作山。今朝上林树,无处不堪攀。

 

[转载]初七 <wbr>鲜为人知的“人日”

 

     太子詹事刘宪诗曰: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风寻歌曲飏,雪向舞行萦。千官随兴合,万福与时并。承恩长若此,微贱幸升平。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彦昭诗曰:出震乘东陆,凭高御北辰。祥云应早岁,瑞雪候初旬。庭树千花发,阶蓂七叶新。幸承今日宴,长寿万年春。
     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李乂作诗:上日登楼赏,中天御辇飞。后庭联舞唱,前席仰恩辉。睿作风云起,农祥雨雪霏。幸陪人胜节,长愿奉垂衣。
     “文章四友”之一的李峤当时居相位、封赵国公,意气风发更是文采四溢: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
      这些应制诗一个比一个显摆,歌舞升平。而同时代的给事中阎朝隐、吏部尚书崔日用的《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同题诗,也是极尽铺陈之能事,讨得诗歌节组织者皇上的欢心。

      阎曰: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彩胜年年逢七日,酴醿岁岁满千钟。宫梅间雪祥光遍,城柳含烟淑气浓。醉倒君前情未尽,原因歌舞自为容。

      崔曰:东郊风物正熏馨,素浐凫鹥戏绿汀。凤阁斜通平乐观,龙旂直逼望春亭。光风摇动兰英紫,淑气依迟柳色青。渭浦明晨修禊事,群公倾贺水心铭。

      而崔日用的另一首《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简直就是在拍皇帝老头的马屁了:新年宴乐坐东朝,钟鼓铿锽大乐调。金屋瑶筐开宝胜,花笺彩笔颂春椒。曲池苔色冰前液,上苑梅香雪里矫。宸极此时飞圣藻,微臣窃捲の派亍

      当时,就连名相狄人杰也不能免俗,写了一首《奉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交差了事。

       民间也有“人日”诗歌节。文人士大夫在这一天也要举行宴会,喝酒、吃菜汤汁,以歌女助兴。

       唐代襄阳人鲍防未中进士之前,邀请诗友谢良弼一起庆祝人日,留下《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

      还有戴叔伦特意做菜羹来过人日,呼朋唤友来吃素,《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说:“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

 

[转载]初七 <wbr>鲜为人知的“人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