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妇女的“两把头”

标签:
手镯官宦于一耳之间有一种 |
分类: 新疆游记与杂谈 |
满族妇女的“两把头”

已婚女子的发式,多是官髻。髻的样式和名称很多,诸如大盘头,大蓬头,架子头,老样子等,但唯有两把头的样式,才是满族妇女的典型发式。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络,在头顶上梳成一个横长式的发髻,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扁髻,压在后脖领儿上。这样,发髻便无形中限制了脖颈的随便扭动,使人走起路格外庄重。当时,梳这种发髻者多为满族的上层妇女。一般劳动妇女,只把头发绾至顶心盘髻,这种盘法流传至今,在东北农村中仍可看到。
![]() |
|
![]() |
![]() |
在发髻上带些花朵,是满族妇女的爱好。进关以后,受汉族的影响,在头饰上就更加讲究和复杂了,诸如大耳挖子、小耳挖子、花针,排杆以及压鬓针等等,但其中还有一种叫大扁方的,却是满族妇女头饰中绝不可少的。所谓大扁方,是一根约七、八分宽,一尺来长的大横簪,贯于发髻之中。清人小说《儿女英雄传》里,第三十回写十三妹初见安太太一段,对安太太的头饰就作了一番仔细的描述,可资作为佐证,“头上流着短短的两把头儿,扎着大壮的猩红头把儿,撇着一支大如意的扁方儿,一对三道线的玉暨棒儿,一支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儿后边,左边翠花上,关着一路三根大宝针钉儿,还带着一支方天戟,栓在八颗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的小桃,右边一排三支刮待刷腊的矗技儿兰枝花儿”。这可算是清代中期以后。一般满族官宦妇女的典型头饰。

新疆的满族人
请安礼,男的有“问安”、“打千儿”、“叩头”。“问安”,垂手站立问好,是请小安;打千儿”是请大安,也叫“单腿跪”。“叩头礼”是新年请安所行的大礼,分一跪三叩首和二跪六叩首,对神佛、祖先、帝王则行三跪九叩首。每叩首一次就要起身垂首直立。女子行叩头礼与男子次数相同,只是不挺身垂首。请安时行双手扶膝下蹲的“蹲安礼”。
平时交往,男子行“抱见礼”、“擦肩礼”,女子行“拉手礼”、“举手礼”。遇到长者,无论认识与否,如果骑马,必须下马让路,待长者过去后再上马行路。
现在,满族人的礼节许多与汉族相差无几,但一般晚辈见长辈以行鞠躬礼为多,平辈间则施握手礼;亲友之间,妇女们还保持着“蹲安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