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兵团人:从地窝子到住别墅的变迁

(2013-12-24 09:16:42)
标签:

房里

六十年代

户型

成了

职工住房

分类: 兵团和塔里木人

兵团人:从地窝子到住别墅的变迁

 

兵团农二师二十九团数幢欧派式小二楼显得十分耀眼,团场职工居住在兵营式土坯房的农场职工都已喜迁新居。

 

兵团人:从地窝子到住别墅的变迁  
 作者:熊高蓉 
 
   我和丈夫结婚,换过四次房,经历了从公益土坯房到住商品房别墅的变迁,每当想起住房的变迁,都让我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兵团人:从地窝子到住别墅的变迁
  军垦农场建场初期连队职工住的“地窝子”

 

    我和爱人1992年结婚,新房是单位安排的公益住房,50多平米,用土坯盖成的,房龄有十多年,墙面用手一摸就掉土,爱人自己动手重新修补粉刷后,便成了我们的新房。

 

兵团人:从地窝子到住别墅的变迁
  军垦农场建场初期部队战士住的干打垒土房

 

      厨房就在客厅支了一张小桌放上煤气灶,那时没有油烟机,炒菜时,客厅烟雾缭绕,只能把前后窗户打开,才不熏人。冬天打开窗户房子就特别的冻。烧菜做饭动手又冻脚,冬天脚上长冻疮,又痛又痒,脚肿得连鞋都穿不进去。那时的感受是,只要有房住就行了。

 

兵团人:从地窝子到住别墅的变迁
    第二年春,我们搬进了一间60多平米,两间三套砖木结构的房子,房子是用红砖建造的,房顶用木棒,上面盖上草帘子和土。最奢侈的装修就是在室内房顶用一种金色的纸拉顶棚,室内用白石灰粉刷。厨房与客厅分隔开来,院门前有一间堆放杂物的5平米左右的房间,夏天可以在里面烧菜做饭。冬天在客厅与卧室的墙面修一个火墙,厨房里支铁炉烧煤取暖做饭,这样三个房间都能取暖。进入严寒的数九天时,上半夜煤火旺,温度还可以,到了后半夜,煤火一落,寒气袭来,晚上得盖上2床棉被才能御寒。

 

兵团人:从地窝子到住别墅的变迁
    五六十年代兵团职工居住的土坯房

 

       1998年,我和爱人调到农业连队工作,单位没有现房,我们是在半年后才安排搬进刚俊工的新房,仍然是兵营式的住宅平房,一栋房有七到八套一样户型,两间四套60多平米砖混结构的房子,爱人在单位任连长,那时的职工对种植棉花水稻不懂技术,棉花最高单产只有200多公斤,单位的干部职工中、晚休息都喜欢来我们家坐坐,向农学专业出身的爱人请教农业生产技术,20多平米的客厅总是挤满了人,没有坐的地方就站着,我们的家变成了传授农业技术的课堂。

 

兵团人:从地窝子到住别墅的变迁
 兵团农一师四团的小别墅

 

     2000年后,团场的经济快速发展,干部职工收入每年递增,团场公益住房房改,团部陆续修建了商品住宅楼。团里的干部职工纷纷在团部购买楼房居住,2003年底,我家在团部定购了一套两层楼147平米的小别墅,前面有1分多地的小花园,后面划分了100平米宅基地,用来修建车库和库房。房子集中供暖,煤气做饭,室内结构合理,空气新鲜,环境优雅,我们把室内装修了一番。从此告别了冬冷夏热,来客没地方坐的尴尬局面。“富不富,先看屋。”一排排兵团职工居住了几十年的兵营式住宅,随着小洋房和楼房的兴建,目前,已逐步退出团场职工的生活。据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1999年起正式启动农牧团场职工危旧住房改造工程,采用国家支持一块、兵团、师、团补贴一块、职工自筹一块的投资方式,6年来累计新建农牧团场职工住房20.5万套。从1999年起,每年都有一大批兵团职工搬进有2亩宅基地的小洋房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