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尉犁 激情肆溢赛叼羊
穿过尉犁县罗布人村寨的那片梨园,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小坝处驶去,起初还能看见小片的沙枣树。紧接着,越往里走,树木渐渐稀疏。枯萎和焦黄戈壁上,路边的胡杨梭梭、红柳、沙打旺也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芦苇在无风的沙包边无力地站着。越野车在沙土路上驶过,渐起滚滚狼烟。感受到的是荒凉--铺向天际的荒凉。

翻过那道干沟,气温很高,汗,从周身涌出来。驶出一片戈壁,眼前割然开朗,戈壁上散布着稀稀落落的红柳,罗布麻开着粉红色的花儿,轻轻地在风中摇迤,…….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几间土房子--一遥远、醒目。伙伴潘小子手指着前方说:“叼羊比赛的地方到了。”
我们将车停在戈壁上,站在无遮无挡的土房边,这里仅住着几户维吾尔人家。参加叼羊比赛的,有骑摩托车来的、有开手扶拖拉机来的、也有骑马来的……围观的人群有的站在土房顶上,有的站在车上、有的站在高高的沙土包上……

也许在沙漠中寂寞的缘故,为打发闲暇的时光,这两年罗布人为了丰富文化生活,便自发性地举办了叼羊比赛。
叼羊在开阔平坦的戈壁上举行,参加叼羊得人分成两组,参加比赛的大多都是善骑的年轻小伙。只见一匹匹骏马傲然地站立着,和它的主人一起,整装待发。
一望无际的戈壁上,叼羊比赛开始了,两群人先出一人一骑对叼。只见先出场维吾儿小伙把羊压在膝下,两手抓住羊后腿压在马鞍上,另一方出场人抓住羊的两只前腿用力地拉。强壮维吾儿小伙将羊抢走,策马飞跑,另一人拼命追赶,你强我夺,难分难解。对叼几回合之后,两组骑手一拥而上,便纷纷登场。一小伙夺得羊后,同组的其它人便做掩护,叼羊的小伙在队友的掩护下,把羊叼出人群。对方阵营里的人当然不会放过,于是又一轮争夺开始。这样几经反复,最后总有一个力战群雄的骑手持羊而奔,别人赶不上了就算他胜利。

虽然很不比赛并不是很正规,但围观飞人群脸上充满了喜悦,并不时报以掌声和叫好声。英勇的骑手双腿夹住马肚,俯身一个“海底捞月”,掉在地上的羊就到手了,他抬起身正要冲出重围,只见另外一名骑手从侧面策马飞奔而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多名选手的夹击中抢过14公斤重的羊,闪电般地奔向终点……这不是电影特技表演,而是10月19日,在尉犁县罗布人村寨举办的叼羊大赛上出现的一幕。

我看到,参赛的选手们配合默契,奋力在场上争抢羊只,大家如汹涌的潮水般,一会儿涌向这里,一会儿卷向他处。漠野之间,呼叫声和马蹄搅起的烟尘久久不散,这使得围猎的男人们更有了一种激情肆溢的心境。

经过45分钟的激烈角逐,最终墩阔坦乡队率先打败对手阿克苏甫乡队,获得第一局叼羊大赛的胜利。
赛场上选手们赛得紧张、激烈;赛场下,游客们也看得刺激、过瘾。许多农牧民早早就骑着马、摩托车,开着汽车来到现场观战,一些外地游客也纷纷驻足,为参赛选手们呐喊助威。

当天的叼羊大赛共有6支队伍参赛,每队8名选手,比赛共分为三场,两两展开对决,获胜队将获得1000元奖金。
比赛结束后,好客的维吾尔的主人热情地宴请大家,一碗碗羊肉汤冒着热气,香喷喷地……
据说叼羊活动起源于中世纪,那个时侯突厥诸部大多从事游牧,常遭遇狼害,牧人对狼刻骨仇恨,一旦猎获了狼便将狼驮于马上奔跑,然后大家一拥而上,争相抢夺,以此娱乐。后来这种开心活动就成了一种专门娱乐形式。并有刁狼改变为叼山羊。这是一种激烈的马上游戏。是一场力量和勇气的较量。多在节日和喜庆集会上进行。叼羊开始前人们宰杀掉一只两岁山羊,割头取蹄,扎紧食管,大概是为了争夺的时候增加力度或戏剧性。条件不便的时候,也有用羊皮代替山羊比赛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