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2013-09-22 07:27:29)
标签:

还是

大雪封山

宾客

度数

内心

旅游

分类: 伊犁塔城阿勒泰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呼麦是蒙古族一种特殊的喉音演唱艺术,在内蒙古草原已经几乎绝迹,然而在新疆的喀纳斯,图瓦人仍然在努力地传承这项民族瑰宝。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图瓦艺人为我们表演了神秘的图瓦乐器---“苏尔”吹奏。苏尔,也译为楚尔,被称为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是一种只有极少掌握的、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训练也许才可练成的一种只在新疆一带流传的古老民族乐器。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山上冬季漫漫,图瓦人在寂寞的冬天就是靠吹它来打发漫长的严冬的。据说最有名的一位擅吹苏尔的老艺人,还曾经在央视一个节目中被报导过。随着他的去逝,如今会吹这种乐器的人是少而又少了,目前面临即将失传的境地。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这是一种需要巧妙运用丹田气才可能吹出来的奇特乐器。三个孔,看上去和笛子很象,但不是竹制的,而是用一种粗壮的苇子管做成了,拿在手里,极轻。据说有多少游人试过来吹它,尚无一人能吹出声音来。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吹的时候艺人更象是轻轻斜斜叼着管口,并不感觉他在吹,口也不用鼓劲,只是悠悠地,不知从哪里那音乐的声音就出来了。那声音不太大,听上去悠远,很古,很好听,有一些蒙古音乐特质,但又不同,它相对不那样辽远旷达,而是轻轻的,静静的,那声音听上去就象是一个人内心倾诉。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最奇特的是,吹出来声音竟是一种合音。一个是相对低沉也比较含糊的象背景音乐一样的“呜呜”声,另一个是相对清晰也更响一些的主旋律的乐音。两股声音听起来很容易辨识,但合在一起却很和谐,听上去声音很丰富而且有层次感,伴随着婉转深情却有些淡淡忧伤的曲调,想象着在长达半年大雪封山的山上,图瓦人在家里静静吹着苏尔的样子,不知道那时的人们心中是什么样的感受。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苏尔音乐悠然,悦耳,入心,听者也如醉如眠,心驰神往,不知所在。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现在有学者认为“苏尔”就是现存的古代音器胡笳。胡笳在古代流行于塞外和西域一带,最早的胡笳是“胡人卷芦叶吹之”,后来则用芦苇制成哨,装在无孔的木制管上吹奏,多表现悲凉的情绪,如蔡文姬长诗《胡笳十八拍》。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图瓦人也有他们的冬不拉,两根弦的。艺人弹起它来伴奏唱歌的时候,马上气氛就显得欢快轻松起来,与刚才的苏尔音乐的忧伤寂廖全然不同。猜墙上着的兽皮是什么动物?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一位中年女子迎了出来,我们踏着红色的地毯走进屋子,一张小桌子上,摆满了奶酪、酥油奶茶、马奶子酒等自制食品。待我们坐定,大家端起酒碗,感受着她们的热情与好客。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图瓦人都对自己和的未来满怀憧憬。图瓦人,这个喀纳斯湖畔的传奇,还将一代一代地续写下去…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按照图瓦人的习俗,客人进门都要敬上奶酒以示欢迎。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现代文明走得越近,自然却走得越远。当苏尔离自然越来越远时,是不是也离心灵越来越远?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在座宾客将奶酒一饮而尽。图瓦人奶酒的特点是“打腿不打头”,意思是喝多了奶酒后腿软,但是人的头脑是清醒的。常人喝两三斤,酒量好的喝四五斤都没问题。因为它的度数只有8-10度。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一杯奶酒下肚,气氛也变得热闹起来。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当成吉思汗西征的铁骑在滚滚烟尘中远去之后,驻留下来的兵将的后裔依山傍水,垒木为室,形成了这个把历史书写在植物茎杆上的民族。我想,以放牧为生,一直生活在深山湖泊旁的叶尔德西,他吹奏的苏尔应该是吹给湖水听的,吹给蓝天听的,吹给自己听的……不,也许还有林间的野兽、枝头的小鸟会驻足倾听。


 

闭上眼,听图瓦人吹“苏尔”
     进图瓦人家的时候是右脚进左脚出,不能踩门槛,家里面全是地毯,还要光着脚。他们离不开酸奶疙瘩,传说还发现了印第安人血统。还说是西伯利亚迁过来的,又说是成吉思汗留下来的后人,至今还是个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