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可爱幸福的一家
我可爱幸福的一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514
  • 关注人气:1,2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托克逊 一碗拌面的热情

(2013-08-25 22:35:04)
标签:

饭馆

传统

商家

全疆

故事

分类: 昌吉哈密吐鲁番

托克逊 <wbr>一碗拌面的热情

托克逊 一碗拌面的热情

 

    8月24日上午,以“拌面美食城色香托克逊”为主题的首届新疆(托克逊)拌面文化旅游节开幕。“拌面”又称拉条子,是深受新疆各族群众喜爱的最大众化的日常主食。托克逊县的拌面在新疆很有名,据悉,如今托克逊县现有大小拌面馆4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两千人。 


      我以为,肉至少可减去一半。店主周军对我的提议持否定态度。理由很简单:拌面是新疆大众的最爱,尤其是工薪阶层、农民的主食之一。其它拌面一盘子12块钱,过油肉拌面价格最贵。许多客人点过油肉拌面,目的就是美美地吃一顿肉,肉少了岂能叫过油肉拌面?

    拌面是新疆人钟爱的面食,个别地方也称菜盖面。走遍新疆,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关注:全疆各地好像都有以托克逊为名的拌面馆,托克逊拌面何以如此出名?3月末,我在托克逊县做了一番调查。

   托克逊 <wbr>一碗拌面的热情 

托克逊拌面拉面环节

 

“金牌”拌面

 

    托克逊县城不大,林林总总的饭店、餐馆却不少,尤其是名目繁多的拌面馆。初来乍到,我对这些拌面馆的名称颇有想法,匾额上怎么罕见“托克逊”字样?随后,我意识到自己身在托克逊县城内,这种疑惑未免太愚蠢。

    既然欲探寻托克逊拌面的秘密,就得多走几家。头两天,我随意找了三家拌面馆,先后品尝了过油肉、韭菜、小白菜等拌面,总的感觉是这些拌面的确名副其实。面随便吃,菜分量足,肉多,味道适合大众口味。

    第三天,当地朋友介绍了一家被称为“金牌”拌面的饭馆。来到该饭馆,我点了一份过油肉拌面。不一会,菜和面上来,我吃了一惊,菜简直就是一碗肉。在托克逊,这样的拌面一盘17元。

    我以为,肉至少可减去一半。店主周军对我的提议持否定态度。理由很简单:拌面是新疆大众的最爱,尤其是工薪阶层、农民的主食之一。其它拌面一盘子12块钱,过油肉拌面价格最贵。许多客人点过油肉拌面,目的就是美美地吃一顿肉,肉少了岂能叫过油肉拌面?

 

托克逊 <wbr>一碗拌面的热情

   

    换个角度思考,周军的观点的确有道理。

    那么此店何以被称为“金牌”拌面呢?不问不知道,一问颇感意外。托克逊县几年前意识到了本地拌面的品牌价值,成立了托克逊拌面协会。去年,协会牵头举办了一场全县范围的拌面大赛。周军的拌面一举夺魁,由此便落了个“金牌”拌面的名称。

    谈到获奖原因,周军谦虚地说,他根本没想到能获金奖。比赛那天,有些参赛选手紧张得腿肚子抽筋,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水平。他只有一个念头,自己的拌面馆不是为比赛而开的,按照平常的操作流程,认认真真地炒菜、拉面。结果真获奖了。
    水好菜好

 

    说起托克逊拌面名声远扬的原因,周军想了一会儿说道:“水好菜好。”再问,他说实在抱歉,这个问题就像他的拌面意外得金奖一样,他真的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讲。接下来,我在托克逊县城走访了若干不同阶层的人士,大家的说法基本相似,大多是托克逊的水好,其次是菜好,咸淡迎合了大众的口味,拌面分量足。

    吐鲁番盆地乃干旱炎热之地,托克逊县位于吐鲁番盆地西南部,该县境内除了少部分绿洲,大多区域是茫茫戈壁和荒山秃岭,当地人却偏偏说水好?

 

托克逊 <wbr>一碗拌面的热情

   

    我走访了该县水利局,总算弄清了其中缘由。托克逊县戈壁荒原的确占有相当大的面积,这种现实给人造成了该地缺水的印象。其实不然,按照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比例而言,托克逊排在了全疆前列。托克逊地表有9条河流,它们均发源于四周的高山冰川。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流淌着冰山雪水,水好当在情理之中。

    祖鲁木图沟、阿拉沟、鱼儿沟等地的山水最终均流向低洼的托克逊。用此等秀水做饭,滋味肯定不在话下。

    我还了解到这样一些情况:托克逊拌面使用的面粉不一定是当地面粉,但是牛羊肉,均为地产鲜肉。托克逊黑羊肉质名声早已在外,好水好菜好肉,拌上劲道十足的拉条子,再来几瓣新蒜,够味。当然,再好的水和菜如果没有好的厨师料理,也会弄砸了。任何一家好的拌面馆均离不开好厨师。

 

托克逊 <wbr>一碗拌面的热情

 

吃得尽兴的小食客:“托克逊拌面,好吃!”


 地理使然

 

    采访期间,我专程走了一趟甘沟,耳闻目睹一系列发生在甘沟的故事。我似乎发现了托克逊拌面成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托克逊县是进入连接南北疆公路天险甘沟的最后一站,从反面而言,这里则是司乘人员摆脱甘沟噩梦,抵达安全区域的第一站。高速公路贯穿甘沟之后,曾经的魔鬼之地变成了坦途,一般车辆两小时之内即可走完甘沟路段,但是,倒退十几年,情况则完全不同。

    甘沟之所以名闻天下,即在于沟深、弯急、坡陡。过去,甘沟内若无降水,短短70来公里路程,卡车耗时6小时左右可通过甘沟。一旦遇到降水或车辆故障塞车,车辆原地等待,根本没有准确的通过时间而言。于是,经托克逊县城准备过甘沟的司乘人员养成了从托克逊出发前饱餐一顿的习惯。最方便,而且耐消化的莫过于拌面。

    口碑就是最好的广告,往来甘沟的司乘人员走南闯北,念念不忘托克逊的拌面。精明的商家借此口碑将拌面馆开到了南北疆各地,托克逊的拌面岂有叫不响之理?

    据介绍,托克逊成立拌面协会及举办拌面比赛,目的就是将小小的拌面做成大文章。我以为,过去,托克逊拌面凝聚了托克逊人的淳朴善良的品质。未来,托克逊拌面将依旧保持这个传统。

 

托克逊 <wbr>一碗拌面的热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