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躺在克拉玛依的“金丝玉”

标签:
宫殿克拉玛依市于古全国民俗 |
分类: 新疆话语和故事 |
谈论石头界里的新宠:金丝玉。
金丝玉又名硅质“田黄”是产于中国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魔鬼城、戈壁滩、沙漠等地域,为非常具有潜力,可供雕琢艺术品的玉石品种,因产于古丝绸之路,玉石为金黄色,内部带萝卜纹而得名金丝玉,为中国独有的珍贵玉石品种。
石友们一个传一个,把它媲美“田黄”美玉,大家常开玩笑地说:它是“石龄久远‘入行’迟”,不知道它算“老人家”还是“年轻人”。似年糕?似蜜糖?看着它,彷佛过年的感觉犹在,它的一抹黄彩、温润甜腻,“甜到入心”,是让人一见钟情的最大理由。
说到金丝玉,很多石友还没听说,何况我们外行人。不过提到它,名字几乎都和寿山石的极品“田黄石”连在一起,石质神似,连当初被挖掘,也是因为被误打误撞为田黄。
常言道“黄金易得,田黄难求”,据介绍,民国时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这几年,买少见少田黄的价格更是上了一个新高度,一方几十克重的田黄,动辄几万、十几万元,件头稍大的上品田黄,甚至达到上百万元,非一般收入者能消费。
初时迷恋寿山石的石友易俊华深知这一点。
虽然他在10年前玩石,陆续收藏了不少寿山石,不过对田黄,都只能“眼看手勿动”———观赏为主。周末的时候,他经常四处寻宝,记得第一次见到金丝玉,是他平时逛开的石品店。看到那一块籽玉(即原石),色泽、石质极似田黄,易俊华以为肯定要五六万元,怎料开价却只要500元。当时他以为捡到了便宜,马上欢天喜地地买了回家。后来拿到玉石鉴定检测机构检验,才发现这是与“田黄”特性不一样的矿物,其物理名称为“硅质田黄”。后来为了以示区别,美名其曰:金丝玉。
如果把石头比作恋人,田黄始终是石友们难以忘记、遥不可及的“前任女友”,“现任”金丝玉有如“前任”的化身,有着“前任”的各种优秀品质,在行内名声“年轻”,价格只要田黄的百分之一,可以收归私有、握在手中的真实玩物。
其中,河卵石状的五色植物化石、沙岩结核石、石英质彩石等在全国都颇有名气,特别是五色玛瑙质植物化石、沙岩结核石在其它地方尚未发现,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考古、观赏、收藏价值。在起伏的山坡地上,布满着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遗珠,更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
千百万年来,由于风雨剥蚀,地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垛蝶分明,形似古堡;这里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那里象宏伟宫殿,傲然挺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