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提亚”——被复原的千古谜城
在新疆叶城县洛克乡叶依克村东南,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古城,名叫“锡提亚”。据《魅力叶城》丛书介绍:锡提亚谜城始建于十一世纪末,有人认为是喀喇汗朝之可汗城,十二世纪为西辽占据,1218
年在成吉思汗西征时被毁。周约5公里多,犹可见街市遗迹,西北有一高地,周约二三公里,四周亦散布有陶片及人骨。并发现北宋时期的有孔钱和许多两面镌有阿拉伯文的喀喇汗朝时期的钱币。

谜城考证
锡提亚属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城垣均秃,城内随处可见陶片、瓷片、灰土、红烧土以及人骨等遗存,遗址内黄土台子或为墙或为墓群。近年在遗址周边,农民开垦挖掘出各种大小陶罐、钱币、铜制品和装饰品。现该县文体局有一件约高18公分的铜尊,造型十分精美。

1900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到了这块神秘的地方。这让我们想起一本关于这名探险家为主人公的小说:《西域大盗》。里面详细介绍他到中国西域籍考古探险名义,一路肆意掠夺。古钱币、古文卷、古佛像……他把中国西域大地的宝藏私带回自己的国家,把中国西域文明的发源史的研究据为己有。
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来此考察时,收集到喀喇汗王朝铸造的有阿拉伯文字的无孔青铜钱币“提英”和北宋制钱“咸平通宝”(AD998-1003)、“天禧通宝”(AD1017-1021)、“元丰通宝”(AD1102-1106)。

黄文弼疑此城在11世纪末为喀喇汗王朝所建立,城中阿拉伯文化无孔钱即为当时所遗,并因而“知
此地北宋颇为兴盛”,进而据《文正西游录》“大军发于阗至可汗城,屠其城,使人诏谕鸦尔堪城王来降,至是隶版图,以封诸王阿鲁忽”的记载和“于阗西距叶尔羌之间的叶城为最大最富,而旧城遗址亦以此城规模最大”的推断,疑此城为成吉思汗1218年西征屈曲律由于阗进兵时所屠之可汗城。目前只能推测锡提亚谜城遗址为唐宋时期,确切年代所述有待考证。

“锡提亚”经翻译成汉语的意思为“不灭的悬崖”,意为永远不倒,不熄灭。从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想象它当年地势的坚固和位置特殊,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它变成一抔黄土呢?又为什么史料记载得那么少?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无法让人了解它过去的辉煌灿烂和曾经的苦难呢?

在四周葱郁的绿荫环抱中,那满目苍凉的废墟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千百年里,岁月和战争剥蚀了古城浮夸的雕饰,淡褪了古城炫耀的文明,坍塌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满地的碎瓷,寻不到有关它的形迹,唯见四周的新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茂盛得坦荡自在……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1.5--2公里。

古城城垣均秃,城内随处可见陶片、瓷片、灰土、红烧土以及人骨等遗存,遗址内黄土台子或为墙或为墓群。近年在遗址周边,农民开垦挖掘出各种大小陶罐、钱币、铜制品和装饰品。现文体局有一件约高18公分的铜尊,造型精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