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乎拉苏草原景区——五媳妇沟
老家单位来人,陪他们一起到草原上看看,伊宁县6000多平方公里,草原、高山占其中的一大部分,但由于前山海拔较低,大部分地方都是一个山包接一个山包,只有后山少数较高的山之间由于地质运动和水流的作用,冲出一条条峡谷,在这里高山、悬崖、雪松、溪流、草原都能呈现在你的眼前,营造出一个多层次的景观效果,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才能领略到什么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能深刻体会流连忘返的真正内涵,托乎拉苏草原五媳妇沟就是伊宁县境内具备这一切条件的极少数景区之一。
不巧的是,出发当天天气不好,天气预报说是阵雨转多云,真希望他报错,但事与愿违,上车前半小时,县城下起了雨,雨势虽大但没持续多长时间,行程已定,只能祈祷山上不要这样,尽管知道按常理这是不可能的(当地人说山下小雨,山上一般大雨,高一点的地方甚至会下雪),收拾好装备,随大部队上山去。
景区距离县城约50公里,从吐鲁番于孜乡下吐村的麻扎路上山,路上的景色开始让我对这次行程的圆满越来越产生怀疑,乌云满天,且大有伸手可摘之势,前山能见度尚可,既来之则安之,不管是什么天,相信都有不一样的景色,趁停车休息的间隙下车感受大自然的吧。
车在盘山公路上缓缓前行,这条路是去年刚开始修,今年还没有完工,路边不时还遇到工程队在施工,路况时好时差,加上到地势较高处,大雾笼罩,不禁让我对前面的路产生些许的畏惧。
到一个山口,能见度已经降到10米左右,车只能缓缓爬行,还好山路边上不是悬崖,但我可断言同行的女同志还真是有点怕的,毕竟对包括司机在内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第一次。
刚过大雾路段,车队就不得不在大雨中停下来等候,原来前方在修过路涵,临时把路挖开安放管道,时间虽不长,但由于下雨,外面的风景是不可能看到了,只能在车上等了。
宾馆的几个工作人员也乘一辆车和我们到景区去,平时大家经常见面,我长相也像维吾尔族,他们和我关系也蛮好,看到都亲切的打招呼,还特意让我拍了一张照片。

一个小时后,路终于通了,雨也停了,车队继续前行,翻过一座大山后,远远看到一片白色的毡房,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那就是托乎拉苏草原大本营,我们在五媳妇景区衣食住行的中转基地。
远处可能看不出车行的艰险,但开车的和坐在车上的人真正体会什么叫寸步难行,在内地是无论如何没有这样的感受的,下到平路,远远看到路边有个突兀的小土坡,听当地人讲是一位乌孙将军的麻扎(陵墓),不由心生感慨,一生戎马倥偬,死后能长眠于这么秀丽的景色之中,而不必马革裹尸葬于荒野,且让后世之人缅怀的又能有几人呢?
我们去的五媳妇沟风景区还在离大本营很远的地方,车队没有停留,继续前行,路上淌过几条河流,前面开奥迪这哥们估计要心疼死,但还好,起码已经建了漫水桥,车子过河还算平稳,没遇什么危险。再行四五公里,远远就看到我们的目的地--五媳妇沟景区了,当地旅游部门领导真有眼光,选址位置绝佳,只不过由于机子和天气的原因,再加上在颠簸的车上拍摄,没有拍出很好的效果,但至少还能体现大概方位及周边环境。
到达景区,一场大雨刚刚肆虐而去,空气格外清新,我们紧绷的心情也大为放松,毕竟到家了,虽然是临时的,但至少有个安身的窝了。
稍事休息吧。
托乎拉苏草原游记(中)
虽然只有50多公里,但由于山路崎岖,加上路上又停了近1个小时,到达景区的时候已经到了午饭时间,大家肚子已经咕咕直叫,于是直奔主题--吃饭去。
景区安排最大也是位置最佳的毡房给我们休息和吃饭,为什么这样说,不需我解释,大家只要看图片就了解了,这就是临渊羡鱼的境界啊!
午饭很丰盛,由于下午还有活动,就没有多喝,感谢一下服务员妹妹,特地留一个影。
年纪稍大的去毡房休息或打牌去了,几个年轻人不约而同相约到对面山坡爬山解酒去,临行合个影,真像七壮士,哈哈!
一路上都是风景,同行的哥们张医生也是摄影爱好者,于是一起寻找创作灵感,颇有意思,毕竟,援疆三年,一人离家万里,这里只有靠这些弟兄相依相伴,大家互相帮助,有共同爱好一起打发时间真是一大幸事。
景区给我们安排了骑马体验活动,两匹马,每人都有机会试一下,我们的哈萨克骑师给我们示范起码的要领,哈萨克人被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非常精通骑术,这个师傅长得和我差不多彪悍,但在马上的动作却无比轻盈,让人不得不佩服。
同行的兄弟姐妹大多第一次骑马,开始也颇为害怕,但有两个胆大的弟兄先一试为快,且颇为熟练,于是都纷纷跃跃欲试,最后连这位胆子最小的小女生都架不住众人苦口婆心的劝说,跃上马背感受一下骑士的风采。
看到这番情形,先前一再推脱的钱局再也按捺不住了,在师傅的帮助下艰难的跨上马背,好歹也体会一下,不枉来此一回。
我在荷尔蒙分泌加速的刺激下,也跨上一匹骏马,本只想拍个照片,谁料两个弟兄一人拍马的一边屁股,马受惊狂奔而去,开始很害怕,旁边一个人也没有,只有马的脚步声,我不懂如何驾驭,没办法,面子要紧,只得死抓住马鞍前边的那个突起,一张照片也没有能拍下来。好在马也有智慧,到了山坡边,它慢慢停下脚步,斜着慢慢走下山坡,我们费很大力气才爬上的山坡,它用了两分钟不到就到了山下,我适应着跟着它脚步的节奏放松肌肉,居然也没有那没害怕,就前行了约2公里,但没拍到照片的遗憾只能留到下次骑马时来弥补了,幸亏机会还有的是。
刚才我说过哈萨克人都能骑善射,下山的路上遇到中午帮我们服务的服务员,一个哈萨克姑娘,她骑在马上真有大将风范,令我们这些男人汗颜。
托乎拉苏草原景区——五媳妇沟总不能不留个记色吧,刚才摄影的哥们帮我拍了一张颇具地方特色的照片,这张照片事后被我老婆称为马仔,我很晕!!但有一点还是有自知之明,就是再不减肥,这么大的帽子也会撑坏的!
天色渐暗,爬山加上骑马也很累,早点休息,明天早上继续吧!
托乎拉苏草原游记(下)
山上夜里温度很低,晚上就盖一床薄被子,五点多钟就冻醒了,盯着手机到六点钟,天刚蒙蒙亮,实在熬不下去了,看外面虽然乌云密布,但至少没下雨,决心再出去看看,幻想着说不定能拍到日出呢!
走到毡房的最南边
,看到人工搭建的观景台,铁皮做的,个人感觉有些不太经久耐用,走在上面有点晃晃的感觉,路边的树上不知有意安排还是无意为之,挂着一个貌似马的头骨,把我吓了一跳,定下神来才感觉别有一番韵味。
下山的路太陡,加上夜里下雨,台阶太滑,没敢一人贸然下到深谷,权当留作下次再来时的探险项目,拍照做个纪念。
天上的云层很厚,但透出些许亮光,让人的心情不再那么晦暗,毕竟才六点多钟,天气会好起来的,但我们即将踏上归途了,晴空万里的托乎拉苏只能等下次再来体会了。
天一直没有放晴,也就没心思再等日出,下到后山一个小山坳里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玩意,在一坨牛粪上找到两朵不知名的菌类,还有一片盛开的小花,也算小有收获,不枉此行。
要赶回去吃午饭,所以不管太阳出来与否,都要暂时与五媳妇沟告别了,有点意犹未尽,临别拍张毡房的照片,回去有个念想。

回来的路上,一直没有下雨,但由于乌云密布,能见度不是很好,也没有抓拍到很好的风景,车行大半路程,又遇到施工队将路面挖开准备安装排水涵,看样子还要一会才能恢复通行,一帮年轻人都按耐不住,纷纷下车徒步。
虽然天气不好,但一路的空气仍然十分清新,且行行摄摄,走了4、5公里都不觉得累,直到道路复通,车子赶上我们,巧的是一上车,车外就下起了雨,大家不约而同为车子的及时赶到而鼓掌庆祝,也为我们这次的托乎拉苏之行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总要留些遗憾,下次再来体验!
暂别了,托乎拉苏!下次来时,你一定更美丽,我也将把你的美再次展示给世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