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阿克苏的印记

标签:
转载 |
分类: 魅力龟兹是我家 |
![[转载]阿克苏的印记 [转载]阿克苏的印记](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阿克苏的印记
浙江援疆干部手记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2010年6月12日指挥部揭牌的感人场景,虽然还历历在目,可我却要告别工作生活了上千个日日夜夜的“白水之城”阿克苏,即将返回“江南水乡”杭州。
回首往事,不禁自问:三年援疆岁月,对自己的人生旅程而言,究竟留下了哪些永恒印记?读懂了哪些人生真谛?
阿克苏的苹果,让我读懂了“风霜”
阿克苏苹果,以其著名的“冰糖心”特色闻名于世,并在2007年8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评选中,荣获苹果类唯一的一等奖。据介绍,为确保阿克苏苹果的品质,当地红旗坡农场将采摘上市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10月25日左右霜冻期过后,生长周期较其他地区要多1个月。正是这1个月深秋风霜的侵蚀,果实生长经历了悬殊的昼夜温差变化,白天糖分由核心向果肉散发,夜间糖分又快速凝结,如此反复循环,累积的糖分就在果核周围形成了像蜜糖一样的聚集圈,最终造就了高贵的“冰糖心”品质!
阿克苏的苹果,让我懂得:没有经历风霜的苹果,不会甜蜜;没有经历挫折的人生,不会完美。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锻炼人;越是反复的锤炼,越能造就人!
阿克苏的胡杨,让我读懂了“扎根”
胡杨,维吾尔语称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胡杨,南疆百姓称之为“英雄树”,是坚韧的树种,刚冒出幼芽就拼命地扎根,她的根茎很长,能深达几十米,在极其炎热、干旱、盐碱的恶劣环境中,能够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汲取地下的水分,并深深植根于戈壁荒漠之中,顽强地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色,成为“沙漠的脊梁”!
阿克苏的胡杨,让我懂得:只有深深扎根大地,努力汲取水分,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只有真心俯下身子,努力接上地气,才具有无穷的创造力!
阿克苏的塔河,让我读懂了“和谐”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南疆人民的母亲河,各族百姓千百年来在她身旁繁衍生息。塔里木河在南疆形成了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护佑着整片流域的城镇、乡村、农田、道路、基地。但前些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了下游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天然胡杨林大片枯死,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两大沙漠逼近合拢。2001年,国务院果断批准了总投资107.39亿元的流域综合治理一期规划,实施了九大类治理措施,使下游河道长期断流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塔里木河“绿色走廊”的生态环境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阿克苏的塔河,让我懂得:大自然,既造就人、包容人,又约束人、报复人。只有真正做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她才肯提供人类生息繁衍的空间环境!
阿克苏的兵团,让我读懂了“执着”
1949年,人民解放军奉命挥师进疆。大军开进后,改编国民党起义部队,剿灭乌斯曼匪徒,建立民主政权,开展生产自给。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兵团人进疆后一直坚守“不与民争利”的原则,近90个农牧团场守卫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最前沿,近60个团场驻扎在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线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团场分布在戈壁和盐碱滩上。从成立那天起,英雄的兵团人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和报国的热情,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铸剑为犁、执着耕耘,敢叫日月换新天,在天山南北不断创造出新的“人间奇迹”!
阿克苏的兵团,让我懂得:执着,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只有怀揣梦想的人,只有执着追求的人,才能真正领悟人生的真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心中的“中国梦”!
感恩美丽的第二故乡阿克苏,感谢宝贵的三年援疆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