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玉 “白骨贵族”的庄园

标签:
场所年代白布看什么路东 |
分类: 看南疆喀什和田 |
墨玉“白骨贵族”的庄园
夏合勒克庄园的统治者——15名“胡加”(即庄园主)为了达到欺骗人民、统治人民、奴役人民的目的,编出这样一套谎话说:胡加的骨头是白色的,是“白骨贵族”;而奴隶的骨头是黑的,理应受压迫。胡加自称祖籍在阿拉伯,其祖先准备东行时,有神示意说,手杖长出了枝叶的地方就是你们的居住地。于是,其祖先拄着手杖一路东行,均不见手杖长出枝叶。当来到墨玉扎瓦这个地方时,因要做礼拜,就把手杖插在地上,并随手把“赛兰”(缠头的白布)放在手杖上。做完礼拜后,一看手杖上居然长出枝条,顶起了“赛兰”。于是这个地方便开始称夏合勒克,成了胡加的居住地。
胡加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经济剥削相当严重。全农奴领一份地、一把坎土曼、一个口袋,所有的收获都要交给胡加,胡加赏赐给农奴一份口粮。半农奴则减半。农奴还要承担各种劳役、税赋、宗教粮及开荒任务。农奴对胡加有人身依附关系,胡加对其子女有任意驱使、买卖的权力。胡加春天把蛋发给农奴,秋后按蛋数收鸡;春天发蚕种,夏季收生丝;春天发羊羔,秋后收皮毛和肉。胡加整日花天酒地,农奴只能过着半年桑椹半年粮的日子。
胡加处处显示高贵。别的地方维吾尔族女子的名字,一般要加“汗”字,如阿衣木汗、帕坦木汗等。但在夏合勒克,胡加认为“汗”是至高无上的字眼,只能归自己所有。因此胡加名字后面均缀有“汗”字,如买买提力汗、叶海亚汗等。普通人是不能叫“汗”的。夏合勒克的农奴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不能有其他花色。农奴、半农奴如在路上遇见胡加走来,必须先让路,立在路旁躬身弯腰,以手抚胸,目光下垂。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15户胡加基本是亲连亲的一个大家族,其中势力大的有4个:买买提力汗最富有,以卫教士而自居,1949年因受惊吓而死;艾合买提汗独霸一方,血债累累,解放后在“减租反霸”时被人民政府镇压;吐尔逊汗号称开明人士,经常来往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经商做买卖,后在国外定居;叶海亚汗是唯一活到解放后的一个,解放后他不得不放下养尊处优的架子,开始从事生产劳动。14个封建庄园于上世纪50年代拆除,现存的是吐尔逊汗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