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玉 “白骨贵族”的庄园

(2013-05-03 20:26:07)
标签:

场所

年代

白布

看什么

路东

分类: 看南疆喀什和田

墨玉 <wbr>“白骨贵族”的庄园

 

 

墨玉“白骨贵族”的庄园


    夏合勒克地主庄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墨玉县城西南16公里处的扎瓦乡境内。夏合勒克一面靠戈壁沙漠,一面紧贴墨玉绿洲,如果从西面走公路来和田,这里是必经之地。

    这个庄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一直保持着典型的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形态。

    在1949年前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夏合勒克庄园集政权、族权、宗教权于一体,形成独特的统治体系。

 

 

墨玉 <wbr>“白骨贵族”的庄园

 

 

夏合勒克庄园的统治者——15名“胡加”(即庄园主)为了达到欺骗人民、统治人民、奴役人民的目的,编出这样一套谎话说:胡加的骨头是白色的,是“白骨贵族”;而奴隶的骨头是黑的,理应受压迫。胡加自称祖籍在阿拉伯,其祖先准备东行时,有神示意说,手杖长出了枝叶的地方就是你们的居住地。于是,其祖先拄着手杖一路东行,均不见手杖长出枝叶。当来到墨玉扎瓦这个地方时,因要做礼拜,就把手杖插在地上,并随手把“赛兰”(缠头的白布)放在手杖上。做完礼拜后,一看手杖上居然长出枝条,顶起了“赛兰”。于是这个地方便开始称夏合勒克,成了胡加的居住地。

 

 

墨玉 <wbr>“白骨贵族”的庄园

 

 

胡加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经济剥削相当严重。全农奴领一份地、一把坎土曼、一个口袋,所有的收获都要交给胡加,胡加赏赐给农奴一份口粮。半农奴则减半。农奴还要承担各种劳役、税赋、宗教粮及开荒任务。农奴对胡加有人身依附关系,胡加对其子女有任意驱使、买卖的权力。胡加春天把蛋发给农奴,秋后按蛋数收鸡;春天发蚕种,夏季收生丝;春天发羊羔,秋后收皮毛和肉。胡加整日花天酒地,农奴只能过着半年桑椹半年粮的日子。

 

 

墨玉 <wbr>“白骨贵族”的庄园

 

 

胡加处处显示高贵。别的地方维吾尔族女子的名字,一般要加“汗”字,如阿衣木汗、帕坦木汗等。但在夏合勒克,胡加认为“汗”是至高无上的字眼,只能归自己所有。因此胡加名字后面均缀有“汗”字,如买买提力汗、叶海亚汗等。普通人是不能叫“汗”的。夏合勒克的农奴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不能有其他花色。农奴、半农奴如在路上遇见胡加走来,必须先让路,立在路旁躬身弯腰,以手抚胸,目光下垂。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墨玉 <wbr>“白骨贵族”的庄园

 

 

15户胡加基本是亲连亲的一个大家族,其中势力大的有4个:买买提力汗最富有,以卫教士而自居,1949年因受惊吓而死;艾合买提汗独霸一方,血债累累,解放后在“减租反霸”时被人民政府镇压;吐尔逊汗号称开明人士,经常来往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经商做买卖,后在国外定居;叶海亚汗是唯一活到解放后的一个,解放后他不得不放下养尊处优的架子,开始从事生产劳动。14个封建庄园于上世纪50年代拆除,现存的是吐尔逊汗庄园。

 

 

墨玉 <wbr>“白骨贵族”的庄园

 

 

     因为吐尔逊汗经常往国外跑,所以把庄园修得精致“洋气”。现在保存的一套夏客房,包括了凉厅、藏经房、男客厅、女客厅。冬天套房于上世纪50年代拆除。

     我仔细看了一下房屋,墙体好厚哟,足有60多公分,想必是要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房屋内部的空间不仅大而且还高,上有漂亮的顶棚。门庭建有走廊,立柱也设计得十分精巧。总之,这幢房子即便是在今天看来,也丝毫不显落伍,甚至比当今的个别豪宅还要好一些,足见当年之奢华。

     毫不夸张地说,这座庭园就是一个大花园,园内有花、有草、有树,浓荫遮日。有几棵至今在和田还很名贵的树种,如双铃悬铃木、侧柏、皂角树、文冠果等,至今还生长得十分茂盛。据说吐尔逊汗讲究种果树不重样,桃、杏、梨、桑、樱桃、李子等样样齐全。

 

 

墨玉 <wbr>“白骨贵族”的庄园

 

 

     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如今园内果树虽然繁多,但一点也看不出兴迹旺相,感触更深的是沧桑,也许是缺乏修剪和管理之故。

    “看这个庄园一定要先搞清楚这段历史”。不然的话还真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墨玉,为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