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 边境一线上的亮丽风景

标签:
小山村环境美总体规划资源优势总面积杂谈 |
分类: 兵团和塔里木人 |
硕果累累的杏园,笔直平坦的林阴道,绿树掩映的砖木住房,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清洁幽静的院落,喝上甘甜的自来水,闻着花香入梦乡……这些构成了叶城二牧场四连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四连到处一派荒凉景象,职工职工出行走土路,住在土坯房和地窝子。自本世纪初实施“金边工程”以来,该连抓住机遇,在改善职工住房、出行条件的前提下,提出走文明生态小康连队之路,以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并实施连队建设总体规划,把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的长期性做到规划先行,并把远景目标和近期任务结合起来,认真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创建规划,使创建活动远有努力目标、近有任务规划、创有具体要求,连队绿化、净化、美化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目前,营区生态环境面貌有较大的改观,形成房前屋后树绿、遮荫风景秀美花常开的“园中连、连中园”的文明生态小区,实现营区绿化面积39.9亩,基本实现了营区绿化美化,人均拥有绿化面积0.32亩,营区绿化覆盖率75﹪以上。
本着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该连坚持即要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又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既要整体推进,拓宽领域,又要重点突破,敢于创新;既要坚持先易后难,典型引路,又要坚持常抓不懈,充分发挥优先建设连队的示范辐射作用,集中力量从职工群众最迫切、收益最直接的生产生活设施、人居环境改善起步着手,让职工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件一件具体实事、一点一滴的具体变化中,真切地感受和享受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创建的成果。
在原来的基础上,连队进一步完善公共事业,近两年投资15万进一步完善连队硬软件设施;投资2万元为连队配备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一套;投资1万元,完善了连队的两级联创的各项制度版面;投入3.5万元配备全新办公设施。目前,职工户均拥有砖木结构住房96平方米,常明电通到各户,有线电视覆盖率100%,连队通网络宽带。
通过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创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如今四连的生活环境变了,职工住进了舒适的砖房里。2012年,连队职工克依木、吾休毛拉住两户住上了楼房,克依木还开了商店。
叶城二牧场四连位于昆仑山北麓,海拔2400米,全连总人口188人总面积1216.2亩。
为巩固和深化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这几年四连抓住毗邻叶城二牧场万亩人工草场和万亩杏园基地的地缘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兴林、扩草、增畜”, 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杏、黑桃等特色林果业和生态养殖业,走出了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路。
连队党支部书记曹新敬说,为保证杏园产量,连队制定了强制有效的管理制度,督促职工加强杏园田间管理。同时,连队党员干部、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给职工传授科学管理果树的技术,指导职工对果园进行科学的施用农家肥、浇水、修剪、拉枝。通过科学的管理,这两年果品的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2011年,该连产鲜杏、杏干230吨,同比增产80吨。2012年,全连预计产鲜杏、杏干250吨,目前正在加紧采收。
一杏独秀不是春,百果方能春满园。
2011年,四连充分利用果园空隙套种红皮甘草350亩。预计3年后,亩产红皮甘草1000-1500公斤,职工亩增收3000-45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