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2013-04-07 16:14:56)
标签:

内涵

是我们

自然

单于﹐约

场景

分类: 昌吉哈密吐鲁番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新疆巴里坤县歌舞团的演员在天山脚下的兰州湾子大月氏王庭祭祀坛,以舞蹈形式演绎大月氏人的生活、祭祀、狩猎等情景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初夏天山山脉进入了最佳的季节,处处风光妖娆!但是有一处景致是你无论如何都不该错过的地方,它就是处于东天山脚下的巴里坤大草原!
     巴里坤曾是古代西域36国之一的蒲类国所在地,这里也是神秘的大月氏先民们的主要聚居地。6月15日,在巴里坤县开满野玫瑰的兰州湾子村将重现3000年前大月氏王庭祭祀天神的神圣一幕,并重新演绎久远的王庭古乐。
    伴随着古老的乐声的缓缓响起游客们会看到,庄重的天神祭祀、剽悍的部落首领、身着兽皮的古人类舞着原始的舞蹈,眼前的景象一定会让游客产生跨越3000年时空的错觉,感受到大月氏游牧民族的气息与灵魂。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距县城4公里,座落在巴里坤山脚下的兰州湾子,虽为乾隆年间形成的自然村,这里却集聚了多处史前文化古遗址,有青铜器时代大月氏的石结构王庭,有散落在草原各处大大小小的岩画,岩画内容有狩猎、生殖、图腾崇拜等不一而足。
     加之兰州湾子古朴的石头墙和石头房屋,村内小桥流水,一派田园风光.和漫山遍野看也看不完的黄灿灿的野玫瑰,相信这一处正在被人注意到的景色优宜人、民风淳朴小城一定会成为你夏季体验乡村游乐的上好去处.,如果你现在就行动说不定能赶上该县举办的兰州湾子石头村的开园仪式,那时你不仅可以大饱眼福还能大饱口服,因为同期举办的还有巴里坤地方特色小吃展示会,就在6月15日以后哦!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撩起史前游牧民族神秘祭祀的面纱

    史前人类的祭祀活动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清明节”,新疆巴里坤县歌舞团的演员在兰州湾子古人类聚落遗址旁,以舞蹈形式演绎大月氏人生活场景。这台舞蹈根据考古发现和大月氏遗存岩画创作编导,生动再现了3000年前大月氏人的生活场景。
   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望山》,拍摄基地为什么选择这里呢?就因为这里保存了很多的原生态的文化现象。那一排排石砌的围墙和各种棚圈,不就是远古石头文化的渗透和再现吗?不就是一个石头文化的缩影吗?古往今来只要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论是哪一个民族,无论是古代人或现代人都在石头上做足文章,因为这里的石头太廉价了。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大月氏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古代民族。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通西域、佛教东传,都与大月氏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现在我们在这里演艺一场场大月氏人的祭祀舞蹈,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遗址文化、这里的石头文化。我们用肢体语言讲述这里发生的历史和演变;用舞蹈的形式展现那段历史故事。就像王建新教授说过的,“巴里坤是亚欧草原的十字路口,是中西文化、汉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汇之地,这里文化积淀很深,上下有5000年之多,与中华民族文明同步。”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这里不再寂寞,这里不再平静,这里的文化一天又一天地被外界认可,一天又一天地被专家和学者揭秘。仿佛这里的石头将闪烁出它原有的文化信息和内涵。
    兰州湾子石头文化将带来更多已知和未知的文化信息,这里的石头文化将展示一个博大的信息天地,一个巨大的文化信息平台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一个巨大的游牧民族王庭生活的场景将展示这里发生和有过的历史故事。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走进巴里坤县兰州湾子,刚刚绽放的野玫瑰分外娇艳,空气中弥漫着玫瑰的花香。在田间地头、农户的房前屋后到处都可观赏到绽放的野玫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
    兰州湾子村道路两旁的墙壁上绘着色彩艳丽的农民画,让人领略着农耕文化的朴实自然;岩画区、石结构古遗址则会感受到古游牧民族的文化、生活气息。来这里游客可以赏玫踏青,尽享原生态的自然美,可以摘野菜、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尽享田园生活。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新疆巴里坤县的哈萨克族牧民在表演“赛骆驼”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哈萨克族牧民在向游客展示民族服饰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大月氏王庭祭祀坛说、突厥说、印欧语族说、波斯说等。由于他们没有文字,而且月氏本身的记录亦不齐全,现时我们要了解他们,只能透过中国史书里的片面记录。而我们从中国史书里所知道的,月氏居于约当今甘肃省兰州以西直到敦煌的河西走廊一带。大约远在战国初期,月氏便在这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秦及汉初﹐月氏势力强大﹐与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从两方面胁迫游牧于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匈奴曾送质子于月氏。秦末﹐匈奴质子自月氏逃回﹐杀父自立为冒顿单于﹐约在公元前205~前202年间举兵攻月氏﹐月氏败。可能从这时起﹐月氏便开始弃河西走廊而向西迁徙。公元前177或前176年﹐冒顿单于再次击败月氏。据冒顿单于于公元前174年致汉文帝刘恒书中说:“故罚右贤王﹐使至西方求月氏击之。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力强﹐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月氏这次败後﹐更西迁到准噶尔盆地。至老上单于时(前174~前161)﹐匈奴又破月氏﹐月氏乃更向西迁移到伊犁河流域。当月氏离弃河西时﹐有一小部分越祁连山﹐“保南山羌﹐号小月氏”。这部分月氏人日後长期留住该地﹐与青海羌人逐渐融合。伊犁河流域原久为塞族所居住。


巴里坤,感受史前的“清明节”
大月氏王庭祭祀现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