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的“北庭古城”

标签:
气息史诗西大戈壁塑像 |
分类: 昌吉哈密吐鲁番 |

美丽中国的“北庭古城”

北庭故城位于吉木萨尔县城北12公里,坐落于天山北麓坡前地带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接壤的平原上,为古丝绸北道的必经之地。据史料记载,汉魏时期,此处就是车师后国王统治所在地,是两汉与匈奴争夺西域的古战场之一,南北朝至隋朝,这一带成为突厥系诸侯在东部天山北麓地区活动的中心。唐太宗时期平高昌、设庭州和金满县,公元702年置北庭都护府,成为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的最高军政中心。这是北庭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公元840年,回鹘由漠北侵北庭,成为高昌回鹘王国的陪都,历史上称“别失八里”指的就是这一段历史。元朝以后,这座故城史传中就难觅其踪了。

故城呈不规则南北长方形,城的型制和丝路上的其它故城基本一致,均系夯筑,城分内外两部,内城墙随外城墙的曲直而曲直,城外均有宽大的护城濠围绕,墙上置有用于观察敌情的“敌台”、“角楼”。城内的地面均已破坏殆尽,或为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土坑(这其中许多土坑是历代挖宝者、探险家们留下的杰作)。或已被平整成农田,城内原有的各种建筑物和道路、水系荡然无存,只有散落其间的陶片、莲花纹瓦等残块仿佛明澈的双眸凝视着我。
雪山还是那座雪山,戈壁还是那片戈壁,但已今非昔比,路已经变宽了,两边新安装无数采油机,绵延数公里。
“西大寺”。“西大寺”是高昌回鹘时期王家佛教寺庙,它的地位与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平等。

这座荒废千年的佛教遗址,就整个外部建筑的气势而言,已看不出当年的肃穆与非凡了。当工作人员领着我们打开一扇扇小门,经道口进入殿堂,这些被挖掘到阳光下的圣物,虽有大屋顶挡着风沙霜雪,却逃不脱苍天冷漠地阅读与撕咬。尽管如此,这里的壁画颜色依然鲜艳,大红、大紫、靛蓝、深绿、褐黄,有些塑像和壁画还贴金装饰,使画面和塑像更显得富贵堂皇,任你用想像拼凑昔日佛祖的肃穆或菩萨的和蔼慈祥。栩栩如生的高昌王及贵族供养像线条分明,形象逼真,更令人叫绝。最令人感动的是上层佛殿中的交脚菩萨,这些南北朝至盛唐的文化遗存,结构活泼、塑工精细,以形写神。它们是残缺的,却又是典雅圣洁、超凡脱俗的,看一眼都会让你感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和净化。

徘徊其中,极力找寻当兵时县城的影子,但哪里还找得到呢?古朴、宁静的边城小县,纳凉的人们三五成群,在县城标志性建筑——北庭园中心广场上游玩,凭空又增添了许多现代气息。

前一篇:[转载]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后一篇:亚洲 有个巨大的混血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