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中国“浓缩的新疆”
哈密是新疆的东大门,是新疆连接内地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素有“西域襟喉”、“中华拱卫”、“新疆门户”之称。东与甘肃省酒泉市相邻,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西与吐鲁番、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设有国家一类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边界线长586公里。辖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伊吾县,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6.78万人。有汉、维、哈、回、蒙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1.8%,城镇人口占58.3%。辖区内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
天山山脉横亘于哈密,把地区分为山南山北。山北风光秀丽,森
林、草原、雪山、冰川浑然一体,山南的哈密盆地是冲积平原上的一块绿洲,被气势磅礴的戈壁大漠环抱萦绕。横跨天山南北的独特地貌使哈密地区地区,素有“新疆缩影”之称。
2007年,有国家A级景区11个,其中3A级景区6个。拥有旅行社7家;星级宾馆16家,已开发旅游景区(点)38个。

巴里坤古城门
主要自然景观有:天山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雅尔当风景旅游区(也称五堡魔鬼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
;
历史遗址和人文景观有:
哈密王陵、拉甫却克古城、大河唐城、白杨沟佛教遗址、五堡古墓群、哈密王府(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伊水园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等。
2007年接待国际国内游客1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3%,其中接待境外游客2.01万人次。
哈密曾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地处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汇之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自然景观星罗棋布,融南北疆景色和气候于一地,有“新疆缩影”之称。哈密东天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的开发,使其与吐鲁番、敦煌以历史文化为主的旅游区互为补充,东西连成一线,独具特色。

哈密回王府
哈密回王府曾是新疆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风格最独特的一座宫廷建筑。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伊斯兰教传播者买买提夏.霍加用武力推翻了蒙古人的长期统治,成为哈密地方的宗教首领和封建领主。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买买提夏.霍加的儿子额贝都拉因生俘准噶尔叛乱头目噶尔丹之子并把他献给清廷有功,被康熙皇帝正式封为“哈密回部一等札萨克达尔汗”。从此开始,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去世止,历传九代,233年。所以,哈密回王是清代以来在新疆维吾尔族封建王公中维持统治时间最长,并且在新疆及哈密历史上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倍受清朝政府的赏识。民国初年,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网罗党羽,还赐给哈密回王双亲王的头衔。
由于哈密地理位置优越,接受内地文化影响较多,致使哈密回王在配合清朝政府平定新疆叛乱,维护祖国统一方面曾起到积极作用。哈密回王是清代哈密维吾尔族地方政权头目的统称,实际上只是到了四世回王玉素甫时才被封为郡王,七世伯锡尔死后又被追封为亲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