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匹马、一面国徽,一个草原上移动的法庭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同事,很多人都认识他, 2009年他被评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
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2011年被评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前不久他又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巴里坤县法院的马合沙提·扎依甫法官,一直以来我们都亲切的称他马庭长,他就是我们身边的学习榜样。
巴里坤县属于偏远的牧业县,这里地广人稀,居住得非常分散,交通极为不便,这给当地群众诉讼带来很多困难。在巴里坤法院院领导的支持下,马庭长主动提出以“巡回法庭”的方式办案。在处理涉案当事人地处偏远的案件时,他常常同书记员把这类案件集中起来,直接到当事人所在地开庭审理案件,由于路途遥远,山路崎岖,汽车去不了的地方,就常常骑马,
马庭长的足迹遍布全县3.8万平方公里的18个乡镇牧场, 饿了就啃几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就在雪地上随手抓一把雪塞进嘴里,
就这样,他和他的法庭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他也被草原上的农牧民亲切的称为“马背法官”。
故事一:智斗自残装病嫌疑犯
2002年10月5日,犯罪嫌疑人达××××准备好麻绳,到萨尔乔克乡吴昌沟村,将牧民哈依木提家中的一头黑色6岁土种乳牛偷走,随后一路牵牛南行,翻过天山大坂,将牛赶到100公里外的哈密市德外里都如克乡,将价值2000元的牛以700元的价格卖给当地养殖户。
第三年年初,此案被公安机关侦破,犯罪嫌疑人达××××被依法刑事拘留,然而正当案卷从检察院移交到法院,准备择日审理时,却传来了县公安局于2004年3月31日对其作出取保候审的决定,原因是该犯罪嫌疑人在看守所关押期间患有严重的二级高血压病,并附有县医院和地区中心医院分别开出的《诊断证明书》,两级医院共同建议其住院治疗。
事已至此,换了一般人也就放过去了,但对历来崇尚“有疑不判”的马合沙提来说,却较真起来,他找到院长别德力提出自己的疑问:第一,此人是个惯犯,曾因偷羊被判过缓刑,第二,此人是一个36岁的棒小伙,能翻山越岭把一头壮牛从山北的吴昌沟赶到100公里外的山南卖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严重高血压病人呢?
经院长批准后,马合沙提从院里开出搜查令,带上法警李元福一起赶到看守所去实地察看,从达××××的床铺里翻找出几捧“土盐”来,马合沙提顿时想起猛吃含硝的“土盐”会使人的血压大大升高的话来,他走到偏僻处打手机请教医生朋友,得到了证实。于是马合沙提要求看守所不准达××××再到厨房帮工使其没有偷盐机会,明天带他到县医院检查诊断。
第二天下午,看守所的电话打了过来,正如马合沙提估计的那样,县医院的检查结果出来了,达××××的血压很正常。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达××××吃“土盐”升高血压的伎俩被马合沙提戳穿后,又制造出尿液含血“4个+号”的闹剧,马合沙提仍然不信邪,他拿着这份诊断书亲自去找医生,医生刚一看很惊讶,因为按照常规,尿检里有4个+号的话,人随时可能休克,听马合沙提介绍了此人曾用土盐提升血压的“聪明”办法后,医生也基本判定:此人在血上做了手脚。
第二天,马合沙提通知看守所派专人现场提取达××××的尿液到县医院检验,结果却是一个+号也没有,经过审讯后得知,犯罪嫌疑人在上次检查尿液时乘着看守人员不在场,偷偷用大头针刺破手指将血滴到尿液里。
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面对这位铁面无私、关注细节、有疑必究的办案能手,那位“智慧型犯罪嫌疑人”甘拜下风,2004年8月9日,以马合沙提为成员的合议庭作出判处达××××有期徒刑一年,罚款2000元的(2004)巴刑字第23号刑事判决书,达××××不再上诉,甘心服法。
这件“铁案”,不仅法院的同事们人人佩服,就连相关部门的人员都赞叹不已,现任县政法委副书记的原县公安局副局长哈列列·赫孜尔别克,作为当年的知情人对此案记忆犹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马合沙提的办案能力赞不绝口。
故事二:揭穿团伙伪证
2007年4月,马合沙提参与审理被告人吾××××、胡××××、孜×××三人团伙盗窃案。在庭审过程中,三名被告的律师均向法庭提供了有关证明材料,证实在案发后被告人及其家属已经给失主退赔了实物和现金,补偿了失主的经济损失,说明被告人已积极退赔,请求从轻处罚。
马合沙提经过认真审查,认为退赔证明可能有问题,便向审判长提出进一步核实,于是他带着书记员乘车去找失主了解,由于当时失主都已转到冬草场放牧,加之居住比较分散,雪厚路难走,他们经过3天的奔波,对从奎苏镇三十户村到北山一直到130公里外的三塘湖乡的共14户失主逐一落实,最终查明:绝大多数证明是失主在被告及家属的多次说情,要求先写证明,待日后退赔的情况下才写的,失主们并未得到任何赔偿,马合沙提将所调查的材料在第二次开庭时出示后被告方哑口无言。
对于这起案件,当时的主审法官、县法院刑庭庭长高长青,向记者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是大吃一惊,从那以后,自己和刑庭的全体法官都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把深入现场核实作为一项规矩,今年自己主办的一起类似的案件,就学习马合沙提主动到几个失主家一一核对。

故事三:鉴牙巧断骆驼案
2008年2月26日,家住县城东河坝小区50号的退休人员达×,起诉称萨尔乔克乡自流井村养殖户夏×侵占了他在亲戚家代牧的一峰骆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归还骆驼。而被告则辩称骆驼是自己家丢的,不是原告的骆驼。
开庭审理后,马合沙提发现原告和被告述说的骆驼个头、毛色、耳记等特征几乎一模一样,两人出示的证人证言也是重叠的,到现场去看骆驼、找证人,情况也相同,案情顿时陷入僵局。
然而,擅长抠细节的马合沙提敏锐地注意到:原告和被告说的骆驼岁数不一样,原告说自己家的骆驼年龄为10岁,是1998年生的,而被告则说自己家的骆驼是1996年生的,12岁。从小在牧区长大的马合沙提知道,牲畜的牙齿能显示出年龄。
于是,马合沙提于3月27日向县兽医站发出鉴定委托书,很快,由总兽医师徐国辉、兽医师努尔别克两人签名、盖有县兽医站公章的鉴定书报过来了:根据骆驼牙齿的磨损程度和牙齿变化,我们确定此骆驼出生于1998年,或者说已经10岁。
第二次开庭时,被告方对这一鉴定不予认可,为了让被告心服口服,马合沙提拍了十几张骆驼牙齿照片,又申请委托自治区畜牧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再次对骆驼的岁数(口齿)进行鉴定,其结果是:根据照片上的12根骆驼牙齿的磨损程度及牙齿变化,确定此峰骆驼年龄为10岁(1998年出生的骆驼)。
虽然被告对判决不服,上诉到地区中级法院,但二审时合议庭一致认为一审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判决得当,因此于当年8月27日作出维持原判的最终裁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