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与舞的婚礼 火堆上的婚礼

标签:
闺房婆家门槛伴郎礼物 |
分类: 新疆游记与杂谈 |
婚礼上的关键程序是尼卡哈,由阿訇证婚,阿訇手捧《古兰经》诵念过经文之后,分别询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要连问三次,连答三次才算“过关”。得到响亮而明确的回答以后,他高声赞美真主,用手指蘸一蘸碗里的盐水洒在馕上,新郎及其伴郎、新娘及其伴娘一拥而上,争抢这个洒过盐水的馕,新郎和新娘谁先吃到这块馕,在婚后的日子里就是谁当家。现在阿訇在主持婚礼的时候,他面前一边放着《古兰经》,一边摆放着结婚证。尼卡哈仪式后,四位男青年抬着地毯的一角,把新娘抬出门,这期间新娘的脚是不能沾地的,这是维吾尔人的婚礼中各地相同的习俗。新娘要坐在地毯里哭,新娘的母亲等跟出来放声大哭,表示新娘与家人感情深厚。
迎亲队伍簇拥着新郎,分乘七辆彩车,过去都使用马车,现在城里人大多数改用大轿车、小卧车了,车上的男女青年兴高采烈,一路上吹着唢呐,打着手鼓,载歌载舞,引得市井百姓纷纷驻足观看,热闹非凡。人们认为这样可以把魔鬼吓跑,保证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当婚车抵达男方门前时,一群小伙子就在婚车门前铺上一块红纱巾,等新娘双脚踏过纱巾后,小伙子们便一拥而上,抢夺纱巾,顿时将纱巾撕成碎片。抢到纱巾碎片的小伙子,将来一定也能娶上如花似玉的漂亮的妻子。
新郎与新娘的家人还有争优势、争权威的风俗,明争暗斗几乎贯穿了婚礼的每个环节。新郎下马的时候要踩一脚新娘的马跳下来,认为这样才能镇住新娘;在一对新人跨入自己家门槛的一刹那间,藏在门背后的伴娘和新娘的女友要将新郎的脖子按一下,表示新娘取得未来家庭的主动权;新娘入洞房后,新郎要借故爬上屋顶在新娘头上走一走,达到取得家庭的优势。把新娘抬入洞房过门槛的时候,小伙子们往往要把新娘往门槛上蹴一下,表示今后这是你的家了,为此新郎家的小伙子要抢着抬新娘。麦盖提县的刀郎人习俗特别,新娘在进婆家门的时候要从一堆火上跨过去,这缘自对火的崇拜。
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婚礼
只有跳过火堆,新娘才能进入新房。
众人将新娘抬过火堆,据说可以“辟邪”
蒙着面纱在闺房等待婚礼的举行
维吾尔族的婚礼,是歌的婚礼,舞的婚礼,火堆上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