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转子姑娘”是塔城的宝

标签:
马上六十年代华侨芨芨草当地居民 |
分类: 伊犁塔城阿勒泰 |
“二转子姑娘”是塔城的宝

“二转子姑娘”则是另外一件宝贝。塔城与前苏联接壤,解放前就有一些老华侨与俄罗斯姑娘结婚,后来到塔城定居。塔城当地居民把这些俄罗斯妇女叫“洋婆子”,他们的子女就成了混血儿。五六十年代,塔城的混血儿相当多,大多长得很漂亮,吸取了东方柔美与西方妩媚的中俄混血的姑娘,就这样成为塔城街上最美丽的风景。
冰镇的卡瓦斯大桶
北疆的城市中,塔城有一种异于其他绿洲的气质。这种气质禀赋的深处来源于塔城本身的历史传承。其实,在新疆绿洲,这种传承是有着共性的。众所周知,新疆最早的居民有塞人、乌孙、大月氏、丁零、匈奴、羌人等。在狭义上的西域曾极度活跃于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和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各个绿洲。
而在广义上的西域,远至里海、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到中国鄂尔多斯大草原都忽闪着他们彪悍雄健的身影。考古学和人类体质学在罗布泊和哈密焉不拉克、五堡的发掘表明,在距今三千年的时候,新疆绿洲的人种混血、文化混血、宗教混血异常活跃,这使古代新疆充满了绚烂极致的色彩。而今,在塔城,我又见到了这种文化基因的沉淀。在感叹于塔城地域文化的开放、大气的时候,我更赞叹于这种多彩和谐。
姑娘美若仙,俊秀似婵娟。
雪照莲花绽,风吹芍药鲜。
寒梅争俏丽,桃杏斗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