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妃与皇宫里的清真饮食
翻阅资料,发现清真食物来头不小,尤其是到了清朝乾隆间,清真饮食在宫廷御膳中的规格是最高的,这里头得益于一个人:香妃。乾隆最宠爱的香妃是一个穆斯林。香妃是维吾尔族,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香妃因家族有功而被召进京,时年26岁。随同进京而住在宫外的还有香妃的哥哥、叔叔、侄子等一些亲属。

香妃进宫后,备受乾隆皇帝的宠爱,不久就由贵人升为嫔,继而又晋升为容妃。乾隆皇帝十分尊重香妃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专门在宫中配备了一名叫努伊玛特的维吾尔族厨师为香妃做饭。香妃最爱吃的家乡饭有“谷伦杞”(抓饭)、“滴非雅则”(洋葱炒的菜)等。据清宫御膳谱载:“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勤政殿进早膳,用折叠膳桌摆油香一品(赏容妃)。”大家知道,油香是伊斯兰教传统食品,香妃喜欢吃,就命御膳房制作,逐成为宫廷御点。

香妃深得乾隆宠爱,在宫中享有特殊的地位。当她还是贵人的时候,皇帝赐给她的新疆哈密爪等贡品就比一般妃嫔为多。皇帝赐给她的御膳也都是清真的羊肉、鸡、鸭和素菜等。乾隆皇帝南巡苏州、杭州,东巡泰山、曲阜,香妃都是随侍在则的除皇后外的几个妃嫔之一。他们所到之处,都要寻求清真饮食美味,这样从客观上促使了当地清真饮食的发展和繁荣。所以清真美食的繁荣,还与一段真挚的情爱有关,与一个美丽的女人有关。这样看来,清真美食在我眼中,多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香妃在皇宫里度过了二十八个春秋,因病去世。乾隆十分悲痛,特地允许把香妃的衣物拿回她的故乡新疆去建一个香妃墓。除此之外,香妃在北京也有一座空墓,在北京的陶然亭畔石碑上面刻着“香冢”二字,石碑的背后还刻了一首很著名的诗:“浩浩怨,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琼瑶阿姨在写《还珠格格》说香妃化成蝴蝶飞走大概出处就在这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