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气短”的首府与“气化”的新疆

标签:
转载 |
分类: 乌鲁木齐及周边 |
“气短”的首府与“气化”的新疆
木沙·艾力是塔里木油田“气化南疆”工程的受益者之一。几年来,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五地州24个县市逾30万居民,都像木沙·艾力一样,用上了清洁的天然气。
今年,“气化新疆”工程全面启动,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是指日可待。天然气这股清洁、透明的气体,将强力拉动新疆经济增长,真正成为天山南北各族群众的“福气”。
“工程建成后,每年向北疆地区供气66亿立方米。到今年底,乌鲁木齐市各族群众将首次用上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享受西二线带来的‘福气’。”中国石油管道项目建设总经理吴宏的一番话,让在场的人倍受鼓舞。
在今年的自治区人代会上,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十二五”全疆实现城市气化的目标,“气化新疆”工程正式启幕。
“气化新疆”民生工程的战略目标是:依托新疆三大油田、国外进口天然气资源及管网优势,大力推进城市燃气项目。
与此同时,气源建设在天山南北全面推进。新疆油田彩南———乌石化输气管线即将投运,与首府天然气供气管线连接在望。吐哈巴喀油气田50万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建设步伐加快,项目建成后,吐鲁番、哈密区域和乌鲁木齐天然气气源将得到进一步落实。目前塔里木油田阿克木气田扩建工程进入收尾;洛浦、墨玉两县二期供气工程提前完成,新增用气居民1669户。
在另一“战场”,霍尔果斯首站至伊宁市70公里长的输气干线及城市管网,西气东输二线精河分输压气站至博乐市门站输气支线等工程正延伸,计划2010年建成通气。届时,西气东输二线每年将向伊犁和博乐两地分别供气3000万立方米和1000万立方米。
此外,乌鲁木齐及沿线地州市抓住机遇,规划好了天然气利用“路线图”,为迎接“天然气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利用境内外天然气资源实施‘气化新疆’,是国家加快新疆发展的重要举措。到今年底,通过中亚输气管道,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的天然气将入疆。就在几天前,中俄又签署了新的油气开采利用合作文件,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将首先受益。”
“有了国内国外这两股气源,到2010年,新疆天然气供应量将增加到67.24亿立方米,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全疆天然气需求。”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永明说。
“西二线全面建成后,每年向北疆供气66亿立方米,半数供给乌鲁木齐市。由此,未来20年乌鲁木齐天然气需求可得到充分满足,困扰首府的冬季‘气短’问题可望彻底解决。”自治区经信委油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薛连俊说。
据记者了解,到9月底,首府累计发展天然气用户70.6万户,其中居民用户为70.2万户,且每年以10万户的速度增长。在限制性发展的情况下,天然气汽车已突破2.1万辆,加气站有53座。
10月18日,在西二线北疆工程现场,记者看到,几座抓管机一字排开正在吊装管线,焊工认真操作着半自动焊机,现场机声隆隆、焊花四溅,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8月25日管道开展施工,从昌吉分输站分出两条管道,分别向14公里外的乌市王家沟和51公里外的乌石化延伸,两条管道年输送量达到60亿立方米,其余6亿立方米将由奎屯分输站输送独石化。我们正在快马加鞭施工,抢在冬季最冷之前接通管线,让首府各族居民早日用上境外天然气。”新疆油建公司经理黄鹤信心十足。
按照规划,到“十一五”末,全疆年产油气当量逾6000万吨,将超过“老大哥”大庆,跃居我国第一大油气产区。借这股“气势”,新疆加快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步伐,除了大力发展民用、燃气发电外,重点发展石化产业,天山南北逐渐形成独—克、乌鲁木齐、南疆、吐哈四大石化基地。依托这些基地,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的大乙烯、大芳烃、大聚酯、大化肥等石化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将形成巨大的能动力,拉动一批地方中小化工企业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