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着捍卫我们主权的铁门关

标签:
路拐刘锦棠纪念塔古月之年间 |
分类: 巴州克州阿克苏 |
见证着捍卫我们主权的铁门关

身临铁门关和身临长城古北口喜峰口、大别山下武胜关一样,身心总是有一种很异样的感觉。按今人眼观和感观而言,这里本该是一处很好的休闲之地,可是因为曾经发生在它身上的一段段悲壮的历史,我们不得不来敬仰它凭吊它,因而我不得不到历史的文海里去查找一些符号,来补充我的感观和眼观。
据史家考证,铁门关名扬天下始于西汉的张骞西行,是张骞这位两千多年的古人为探求当时西汉王朝对古月之的破敌之策西行之时发现的,当然当年这个地方并不叫铁门关,也没有人出于某种目的要在此设关。但是古丝绸之路的出现张骞功不可没,而铁门关的出现,古丝绸之路功不可没。古丝绸之路本是一条商业之路利益之路,沿途坐地户们均想从这种油水路上分得一杯羹,于是小者截道小取,大者截关豪取,小者截道是为求生,大者截关是为求利。求生者谓之本能,求利者欲使其利益最大化势力最大化,于是深谋远虑者设关据险。古丝绸之路路上的铁门关就此而诞生。
古丝绸之路本来是一条双边获利甚至是多边获利的利益之路,是一条能沿途百姓带来福祉的路,但是因为求利者的存在,利益之路变成了战争之路,不知当年的张骞作何感想,也许当年他出使西域就是为了战争。公元前60年,控制天山以北的匈奴日逐王,率众一万二千人投汉,就是从这里出关的。铁门关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闻名天下的。
唐代诗人岑参在任时留下了的名诗“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关门一小吏,终日对石壁。桥跨千仞危,路盘两崖窄。试登西楼望,一望头欲白。”可以说这首诗只是一种感伤,在他看来,这条丝绸之路人气应该是非常旺盛的,只因铁门关这种军事重镇在此,所以行人就少了,而守在门洞里的小吏也是无所事事,只有看着眼前的石壁,数着岩石上的荒草。原本是风情极盛之处,却让人心欲慌头欲白。
民族之间的融合是伴随着民族之间的战争而进行的,因为文化上的原因,经济上的原因,信仰上的原因,冲突在所难免,战争在所难免。从晋代起,兵家就在这里的险要之处设立了关口,并取名铁门关,峡谷从此就叫铁关谷。铁门关因其重要因其险要,从兵家发现之日起就成了冲突双方战争双方的案板,不管谁是刀俎谁是鱼肉,搁在案板上就能见分晓。史载在这里发生的第一场战争应该是前凉时沙州刺史杨宣发动的,当时他进兵西域,其部下张植曾抢先占据这个峡谷而取得胜利。
最能见证这个地方后来所发生的史事的就是门前的将军楼。铁门关本来只是一处关口,只因为清光绪年间发生过一次大的战争,就有了将军楼。清光绪十三年即公元 1887 年10月,清军一举攻克铁门关,祸乱天山南北的侵略军头目阿古柏自杀身亡,清军将领刘锦棠为了纪念这次攻下铁门关的胜利,设置将军楼,并为铁门关题写了“襟山带河 ”四个大字以资纪念。
民国年间,到新疆办差的财政部委员谢彬在《新疆游记》说这个地方“两山夹峙,一线中通,路倚奇石,侧临深涧”并有“一夫当关之势”,可以想像铁门关在军事上的重要性由来已久。
铁门关既上演过悲壮,也铭刻过柔情。至今在铁门关还流传着“塔依尔与卓赫拉”的爱情传说故事。传说古焉耆国王的公主卓赫拉和牧羊人塔依尔相亲相爱,阴险毒辣的丞相卡热汗唆使国王抓了塔依尔,并欲将他处死。公主得知后,设法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丞相发现两人逃跑立即派人追赶。
这对情人夜奔出关时,不幸连人带马坠入了深涧。后人为缅怀这对为爱情和自由而死的恋人,在铁门关对面山岭上造了坟地,纪念塔依尔与卓赫拉的爱情,因而铁门关对面的山岭又称之为公主坟。这段爱情故事或多或少给了铁门关一些人情化的色彩。铁门关并不只是嘶杀,还有绵绵情意,尽管这段绵绵情意的结局是悲惨的。
’看来,无数的先贤志士早已含笑九泉了。”友人说:“不对,这是先贤志士告诫我们,不要忘记为了国门、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尊严,他们曾付出过的艰辛和生命,让我们一定要捍卫好我们的铁门,捍卫好我们的国土,捍卫好我们的主权。”大家都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我也不再争论了。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