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英雄的胡杨

标签:
转载 |
分类: 郭八一诗歌散文 |
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生长着一种英雄树,名字叫胡杨。胡杨,维吾尔语为“托克拉克”,意思是最美丽的树。胡杨,维吾尔语又叫“卡合热曼能的勒合”,意思是英雄的树。一种树,因为美丽而英雄,又因为英雄而美丽,这的确是一件十分罕见而有趣的事。怀着对这种树的好奇心,我踏上了探寻的漫漫长路。
这些年,我有意识的翻阅了一些涉及到胡杨树的文字,包括孟晓云的报告文学《胡杨泪》,那些优美的文字,那些掷地有声、铿锵响亮的描述一次又一次撞击着我的心灵。“胡杨三千年,活着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这是一个多么坚韧顽强的生命啊,如果单纯的从年龄上看,现在沙漠里许多干枯的胡杨,也许比孔子的年龄还要大呢。从《胡杨泪》这篇文章中,我还了解到胡杨是一种“会流泪的树”,当胡杨被砍伐了,或枝条受到了伤害,身上就会流出水来,不,这不是水,是血,是胡杨对伤害它的人的不满和抗议。不过现在好了,胡杨受到了人们的保护,随意砍伐胡杨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胡杨一身都是宝,它的木质坚硬,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它的嫩枝、树叶,含有大量的钙和钠盐,营养丰富,是牛羊爱吃的饲料,就是它流出的“泪”,很快就凝固成一种晶体,叫胡杨碱,可以食用、洗衣、制肥皂。胡杨自生自灭,对人类没有任何索求,却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类,这种完全彻底、无私奉献的精神,怎么能不令人素然起敬呢?
胡杨的生命力很强,能在沙土、沙砾土等各种土壤中生长;胡杨抗干旱,能在沙漠里四五十度的高温下生长;胡杨的根系很发达,能扎根到几十米的深处吸取水分和营养。胡杨耐盐碱、抗风沙,能抵抗沙漠地区八级以上的强风暴。胡杨种子的传播繁育能力很强,在适宜的条件下两天就可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为了进一步了解胡杨的生存和形态,我几乎走遍了阿克苏市近郊生长胡杨的地方,通过观察我发现胡杨的确是一种奇特的树,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枝,叶片如柳叶,这样非常有利于保存水分,树长大以后根扎深了,树皮变厚了,树叶就变的又大大阔,就像杨树的叶子,这样又有利于吸收阳光和养分。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生长在这些土地里的胡杨,大多都得到了人们的眷顾,定期有人浇水灭虫,生长的比较安逸。特别是柯柯牙绿化工程栽种在路边的胡杨,那简直就是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花枝招展、人见人爱了。
这几年,我又多次专程沿沙漠公路深入到沙漠腹地,观看了生长在那里的胡杨。那一望无际、千姿百态的胡杨天地啊,那千军万马,顽强拼杀的胡杨林啊,你们多像似一队队持枪而立,勇往直前的战士,在书写着生命的奇迹,宣示着生命的真谛。生长在沙漠里的胡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胡杨,才是胡杨中的伟丈夫。《自然科学概要》一书中,对生物的进化是这样描述的:“在有生命的物质向细胞发展过程中,生物界开始分家,出现了原始的单细胞植物和单细胞动物。动植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是由原始的有鞭毛的单细胞生物分化而来的”。既然人和胡杨曾经共有一个祖先,那么毫无疑问,人类的英雄好汉就是沙漠中的胡杨,沙漠的胡杨就是人类的英雄好汉。
南去的劲风,请你告诉我,沙雅县魔鬼林里干枯的胡杨已经站立了多少年。风儿无语,匆匆而去。可是从这些干枯的胡杨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苏武、张骞、班超,仿佛看到了林基路、毛泽潭、陈潭秋,仿佛看到了一队队屯垦戍边的先驱们。胡杨树啊,我敬仰的胡杨树,你们不就是这些先贤英模的化身吗?你看你们的身姿,多像是一只只展翅高风的雄鹰,你看你们的形态,多像是一只只准备下山的猛虎。
沙雅县世界胡杨公园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园了。生长在这里的原始胡杨林北邻塔里木河,南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像一把巨扇一样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边展开,千百年来就这样在这里演绎了一场沙进树退、树进沙退的殊死战争,一批批老树干枯了、倒下了,又有一批批新树成长起来,冲上前去,至今不分胜负。但是它们却用自己的坚守、奉献和牺牲,保护了南疆这片土地的生态平衡,保护了各族人民的繁荣发展。
这几年,胡杨树的名气越来越大,专程坐着飞机、火车到新疆来采风、度假,来给胡杨照像、摄影、画画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就像蜜蜂、蝴蝶一样翩翩而来,又像胡杨的种子一样,四处飞去,使胡杨这篇文章越做越大。
胡杨春天的美是妖艳之美,这时,一片片干枯的树枝,仿佛是一夜之间便穿上了鲜亮的新衣,塔里木河被绿意葱茏的火焰包围了,岸边的胡杨被阳光抛撒进河水里,河水更绿更稠了;这时,塔里木河里的水是清澈的、宁静的,一湾一湾缓缓流动的塔里木河两岸,不时可以遇见前来垂钓的游人,微风吹来,烤鱼烤肉的香味让人陶醉。
胡杨秋天的美是壮烈之美,美的辉煌、美到极至。这时的胡杨林是皇室的庭院,皇家的宫殿,一片金光灿烂;这时的胡杨林是丰收的稻谷,是那样的恬静甜美;这时的胡杨林是凯旋而归的将士,旌旗烈烈、锣鼓震天。金色的胡杨林给塔里木河水镶上了两条金色的花边,胡杨林像两条金黄色的巨龙横卧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胡杨林上的天空盘旋着敏锐的雄鹰,在把狡兔的行踪搜巡,一群群大雁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向南方飞去,割舍不下的是这片多情的胡杨林。胡杨林里一队队牛羊咀嚼着落叶,都它尔的琴声多么清脆,牧羊女的歌声多么迷人。
千百年来,人们敬仰胡杨、赞美胡杨,是因为它生于贫困、长于磨难,虽百死而不屈,经百战而不馁,与风沙、干旱、盐碱、冰冻做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君子之风吗?不正是我们无数边疆各族人民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真实写照吗?我新疆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既然历史把我们定位在了新疆,既然党和人民让我们坚守在新疆,把新疆发展稳定的这付重担压到了我们肩上,那么就让我们像胡杨一样,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把根深深的扎下去,再扎下去,开花结果,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