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可爱幸福的一家
我可爱幸福的一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479
  • 关注人气:1,2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2012-09-15 19:23:14)
标签:

转载

分类: 昌吉哈密吐鲁番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千万不要以为旅途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昌吉回民餐饮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回民文化色彩,现有回族风味的中华餐饮名店8个,中华名小吃37个。倘若果真为此错过了周游一圈,实在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号称全疆第一条回民小吃街。回民小吃街的建筑风格以传统伊斯兰建筑风格和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相结合,以古色古香为基调,采用绿色的瓦顶,青色的砖雕、铁红的镂空门窗和青石地面为特征。小吃街共分为三个功能区,即:特色饮食区、旅游购物区和回民花儿休闲文化娱乐区,是一条集观光、旅游、饮食、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街。目前,羊羔肉,丸子汤、椒蔴鸡、粉汤、拉条子等回民小吃都已入住一条街。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林则徐和地方官员赵秀及穆斯林的阿訇共进九碗三行宴的铜雕栩栩如生,九碗三行宴中的角菜、丸子、袈裟,也如真菜一样惟妙惟肖,旁边回族小娃娃端上甜美的葡萄招待远方客人的情景,既展示了传统回民席面的样貌,也展示了昌吉人自古以来就热情好客的生动形象。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青砖绿瓦、琉璃飞檐,加上铁红色镂空门窗、青石地面,小吃街的建筑小巧里透着精美。很多食客饭前茶后,常常被小吃街精美的砖雕吸引。这些来自青海、宁夏等地的砖雕图案,集中反映了回族建筑的艺术风格,小吃街用他山之石,丰富了自身的回族民俗文化气息。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登上小吃街西北角34.6米高的仿古观光塔塔顶,整个小吃街和昌吉市人民公园的景色近在眼前,塔上的“昌吉城回民风情一揽眼底屯河边美食佳肴享尽口福”的对联,精准地评价了登塔给人带来的观感。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在回民小吃街,与民俗有关、和美食相连的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花儿戏台。花儿戏台设置在室外,遇到大型活动时,花儿戏台都是昌吉州的花儿歌手们争相表演的舞台。每逢周末,这里就成了社区彩色周末的小舞台。秦腔、豫剧、京剧加上花儿,这里俨然成了各民族文化的汇聚点。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小吃街有21家餐饮户,每个店里都有菜品获得过“中华名小吃”“新疆名小吃”或者“昌吉名小吃”,进入每家店,你都能看到挂在店内的获奖牌和获奖菜品。这是回民小吃街对所有店的统一要求,把自己的获奖菜品用精美图片展示出来,可以让客人一目了然。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因为当初是按照小吃的方式设计的,小吃街能接待大型宴会的地方不多,但生意都很好。”回民小吃街管理科科长韩春燕介绍说。欧麦尔餐厅的九碗三行子、榆树沟丸子汤、老朋友椒麻鸡、马氏羊羔肉、马旦子烧烤等店每天都保持着较高的翻台率。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到来熏马肉、张福学羊羔肉、麦客来糕点、老张家胡辣羊蹄、油炸糕、马氏火烧,要是顺着回民小吃街转,这些享誉昌吉的美食让人目不暇接。“如果天天到昌吉回民小吃街吃两餐饭,一个星期,可以不重样。”韩春燕自信地说。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小吃街大门南侧楼上,是小吃街的政务接待点。这里的接待因简朴、具有浓郁的回族特色、可以吃到小吃街的所有名吃受到客人的青睐。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如果你想吃到地道的凉面凉皮子,小吃街的伊斯玛凉面凉皮、犁铧尖凉面烤肉就能满足你的需求。”随着韩春燕的引导,记者来到了伊斯玛凉面凉皮店。店主一家人正在忙着准备晚上的夜市食材,后堂烤炉的火烧得正旺。

  “我家凉皮子的味道已经传承了30年,今天你吃了我家的凉皮,几年后再来,我保证你吃到的还是原来的味道。”听说是采访,店主赵同岩这样夸他家的凉皮。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粉汤是回民的传统美食,回族有句谚语“百家粉汤百家味儿”,到回民街吃粉汤,你能深刻体会这句谚语的意思。九碗三行子里有粉汤,老朋友椒麻鸡、马旦子烧烤、马氏粉汤店都有粉汤,这些店的粉汤虽然都是牛羊肉烩粉块儿和菜品,各家却都有各家的讲究。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马氏粉汤店老板的女儿告诉记者,她家的粉汤是她母亲按照自家传统的方式制作的,很讲究营养搭配,一碗粉汤,各种调料和食材要放多少,都有严格的规定。2007年,她家的店和小吃街一起开业,虽然时间短,但因为粉汤独特的口感和回民特色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阿布都抓饭、马氏羊羔肉、巴哈古丽杂碎店,各民族的清真美食,在这里都有他们的店面。

  “小吃街的点心很有特色,也是宣传小吃街的一个窗口。”听着韩春燕的介绍,记者很好奇,糕点怎么成了宣传的窗口。仔细询问,原来是几个因素使然。

  马氏雨明火烧店每天最少卖2000多个火烧,节日期间可以卖五六千个火烧呢。这些火烧人们吃了还要买了带回家去。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乌鲁木齐的客人带的最多,人多的时候我们还人限购20个呢。”店里正在忙着加工火烧的回族妇女马燕萍说。

  与火烧店的生意一样红火的还有她家的邻居马氏绿色饮品油糕店。店主马殿英介绍她家的油糕店卖得最多时,一天可以卖7袋天山面粉。而近180公斤的面粉只是油糕的皮儿,油糕的馅儿都是优质醇香的黑芝麻。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麦客来回民糕点坊、阿依舍杂粮店的几十个品种的回民糕点,随着客人们的礼包走出昌吉,走向全疆各地甚至走向内地。带上一份糕点,就带出了一份小吃街传统美食的名气。说它是回民小吃街的宣传员,一点儿也不为过。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建一个回民小吃街,看起来只是一片建筑,或者是一个小商业街,但它带给昌吉人对美食的归属感和创造力却是难以想象的。

  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一条街道,挖掘出了沉寂在大街小巷、千家万户的美食;

  一条街道,向人们推介了昌吉清真饮食文化的气息;

  一条街道,传承了回族美食的特有味道。

[转载]昌吉,品“清真文化”有条街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