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克苏的棉花 温州的人

(2012-08-21 13:32:25)
标签:

滕敏力

阿克苏

棉花

沙雅县

温州人

杂谈

分类: 巴州克州阿克苏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阿克苏的棉花 温州的人
 
    提到阿克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棉花。这个位于新疆西
南部的“塞外江南”,因其盛产的长绒棉,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棉花集散地。目前在阿克苏大约有2万温州商人,近八成从事棉花收购和加工。在阿克苏的温商中,大多是入疆20来年的永嘉弹棉郎。阿克苏地区314国道西大桥是个扎花厂非常集中的地段,仅国道收费站附近,就集中了14个棉花加工厂,这些工厂里有13家是永嘉人开办的。当年的弹棉郎,早已嬗变为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如今他们又渐渐将视角转向棉花之外的领域,有的甚至重新回归到农业中去。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棉花 温商至少占据七成份额1983年,在家中排行老四的滕敏力,在哥哥的带领下,来到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在那里,滕氏四兄弟开始他们的事业。从开鞋服店到棉花销售,再到棉花加工,如今滕氏兄弟的产业链已经延伸到纺织、农场、水利、金融等。在阿克苏尤其是沙雅县政商界,大家都知道从温州来的滕氏四兄弟,如今老四是阿克苏温州商会会长。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1993年,在沙雅县经营商店已有10年的滕敏力,和县领导也有了一些交往。那一年,沙雅县棉花滞销,每吨7200元都无人问津。心急如焚的县领导找到以精明著称的温州人商量,问滕敏力有没有办法帮忙把这批棉花给销出去。

滕敏力察觉这是个机会,东部地区这么多棉纺厂,一定需要棉花的,不管怎么说,人总是要穿衣服的。他决定去试试,把沙雅县的棉花销出去。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于是,他以一分五的利息向亲戚朋友借了20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购进了7个车皮的棉花。沙雅县领导获悉后,决定再赊给他3个车皮的棉花。滕敏力押着10个车皮的棉花到纺织业发达的郑州去试试。结果,10个车皮的棉花很快就销售一空。他也因此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30万元。

从那以后,滕敏力正式开始了他的棉花生意,随着生意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温州棉商也闻风而来,扎根阿克苏。如今,滕敏力名下有10家公司,其中6家与棉花有关。

滕敏力说,近年来,不管国际棉花价格如何波动,温州人始终占据着阿克苏棉花行业至少七成的份额,棉花已经成为阿克苏温商最重要的基业。但在此基础上,温商还要积极拓宽投资领域,更深入地扎根当地。这也是近年来阿克苏温商正在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商业 步行街上80%鞋服专卖店是温州人开的在阿克苏,凡是看到一些比较好的酒店、商店,或是比较热闹的商业街,一打听,答案大多都一样:温州老板开的。在阿克苏最繁华的温州路步行街,其开发者新疆国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老板正是乐清人徐祥龙。他还在阿克苏的温宿县建造一家五星级酒店。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阿克苏最豪华的酒店之一温州会馆,自然也是温州人经营的产业。“阿克苏温州路步行街上,80%的品牌服装鞋帽专卖店,都是我们温州人开的。”这名在新疆出生长大的温州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农场 开荒戈壁滩,动辄成千上万亩年少时跟着老乡从永嘉山区出来,弹棉花弹到了新疆,渐渐地在新疆站稳脚跟,成了收购棉花、经营扎花厂的棉老板。这是20多年前进入新疆的温商们,几乎相同的经历。经过20多年岁月涤荡,他们大多已是事业有成。如今,这些做了20多年老板的人,又纷纷做起了农民。不同的是,不再需要亲

自下地了,他们做的只是一个公司化的农场。

      李林春,这名1987年入疆的永嘉人,多年来一直以加工棉花和棉籽为主业,名下有几家棉花加工厂和炼油厂。如今,他那张印满公司名称的名片上,第一排最醒目位置上却是新疆浙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他说这才是自己接下来要花心力去做的事情。今年7月份,他和五个股东合资在拜城注册了一家投资1200万元的新疆浙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五个温州老乡原先从事的主业都是棉花,随着新一轮援疆政策的出台,他们感觉农业更有前途。李林春说,拜城是农牧业大县,特色产品很多,农产品质量好,更需要好的营销团队把这些农产品销到外地去。自从拜城与温州结对后,两地有了一些交流与合作,“浙农”希望通过公司运作,使这种交流合作更为广泛。把拜城的农产品销售到浙江甚至全国,同时也可以把沿海地区等的特色产品销到新疆来。

按照李林春的计划,“浙农农业”要在拜城兴建一个农贸市场,专门做农产品的物流。目前还在规划设计阶段。另外还在拜城物色合适的场地,利用拜城畜牧业的优势,把畜牧业也一起做起来。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出来二十年,又做回了农民。”李林春对自己的新角色很满意。

据阿克苏温州商会统计,像李林春这样在新疆转向农业产业的温州人不在少数。在新疆大片经营农场的,大多是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人。像种植红枣、核桃这类果木,一般要5到7年才能结果,这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般人在资金上会吃不消。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新疆地方实在太大了,随便一圈就是成千上万亩的地,近几年很多温州商人都去开垦戈壁滩,把荒地改造成农场,除了种棉花就是种红枣、核桃等这些具新疆特色的瓜果。”阿克苏地区温州商会办公室主任潘新民这样说道。


阿克苏的棉花 <wbr>温州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