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东北到大西北,却因缘份走到了一起;不同两个民族的人,打破世俗的眼光,患难与共、心灵相犀成就了百年好合。
20年的风雨坎坷,20年的美满婚姻。从白手起家到幸福生活,从跨越世俗到超越自我,他们共同携手以真诚相待,践行着人生誓言,并用民族大爱演绎着大家庭里的和谐篇章……
“她是维吾尔族村庄里唯一的汉族人,也是维吾尔小伙当年从东北讨来的漂亮媳妇!”记者来到库车县阿克吾斯塘乡博斯坦村刘建芳的家里,聆听了他们坎坷的经历,也目睹了他们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维吾尔族村庄里的东北媳妇
葡萄架下听故事
笔直的柏油马路通往库车县阿克吾斯塘乡博斯塘村,在乡间公路两旁绿树成荫;村子里炊烟袅绕,一阵阵美味佳肴的香味扑鼻而来;在美丽的葡萄架下村民们正在谈论什么,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
走进一个农家小院那杏子的芳香非常诱人,梨树上结满了丰硕的果实,绿茵茵的核桃也快成熟了,院子的女主人正在忙着做家务活儿,整个农家小院充满了生机勃勃,让人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由此可见这个农家小院的主人是那么勤劳,把院子布置的有条有理,门口的两亩地计划地如此丰富,让人感觉一切应有尽有。主人看见客人的到来,停下了手中的家务活儿,把客人请到院里的葡萄架下,摆上了西瓜、甜瓜、杏子、手爪羊肉、馕等美味佳肴。
“1989年,我20岁那年,看到村里有人到东北卖烤肉,他们买了小轿车,盖起了新房,都挣到了大钱,执意央求堂兄带我到东北打工。之后,我就怀着美丽的梦想来到了长春市一个街道上帮堂兄卖烤肉。”卡合热曼·沙塔尔情不自禁地说。
到了长春市,卡合热曼·沙塔尔被大都市的繁华和发展建设惊呆了,没想到大西北和大东北及内地的发展是无法比拟的。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好好挣钱,将来回家干一番大事业。
新疆特色烤羊肉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堂兄的生意做得很红火。同样,周围也有几家新疆烤羊肉,这样就形成了竞争,有时为了招呼顾客,卖烤肉的同行就会引起争吵。
有一天,卡合热曼·沙塔尔在热情地招呼客人,没想到旁边一家卖烤肉的也非得拉客人到他们的烤肉摊上。他因多说了一句话,却引来对方的一顿毒打。
这时,刘建芳刚好从家里出来,看到哥哥商店旁的邻居新疆小伙遭到毒打,她不顾一切地上前护住了卡合热曼·沙塔尔。看到周围很多人都上来劝架,对方才停止了对卡合热曼·沙塔尔的殴打。
刘建芳知道卡合热曼·沙塔尔是个不爱说话、心底善良的小伙子,尽管民族不同,语言不通,在刘建芳的内心里还是对这个新疆小伙子充满了好奇般的好感。
看到卡合热曼·沙塔尔头部有几处伤口,刘建芳就赶紧拉着他到附近医院进行了包扎。在养伤的日子里,她把家里的一些药品送到卡合热曼·沙塔尔租住的房子里,并嘱咐他按时吃药。每天,刘建芳都要来看看这个新疆小伙子,经常还给他带些好吃的东西。
提起这件事,憨厚的卡合热曼·沙塔尔挠挠后脑勺嘿嘿地笑了。他说:“那时我真的很感动,她对我这么好。让我在异乡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记得刚到长春,我的汉语说得也不好,她还经常教我说汉语帮我识汉字。从那以后,我也慢慢喜欢上她了,心里想要是能娶上这样的媳妇,我会一辈子幸福的……”
爱情冲破重重阻力
“当女儿说喜欢上一个新疆小伙子时,我们全家都极力反对,毕竟新疆离我们万里之远,维吾尔族对我们来说非常陌生再加上不同语言更是障碍,家还在新疆的农村,我就这一个女儿,如果嫁给他不是受罪吗?”说到当年女儿的事情,刘建芳70岁的母亲朱秀兰老泪纵横。
7天前,朱秀兰带着高考后的孙子千里迢迢到新疆看望女儿来了。她没有想到新疆这么遥远,整整在路上颠簸了5天才辗转来到女儿的家里。直到现在,她还在心里埋怨女儿:“看看,这么老远,还生活在农村,你这是图啥呀!”
在刘建芳的眼里,卡合热曼·沙塔尔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伴侣。她看上的就是这个新疆小伙子踏实能干,不会油嘴滑舌,为人忠厚老实。
那时,尽管家里反对和卡合热曼·沙塔尔来往,刘建芳还是偷偷地去看望他,有时帮他穿羊肉。夜市上,他们俩人一起招呼客人,把堂兄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父母看到女儿不听话非常愤怒,每天出门就把女儿锁在屋里。刘建芳态度坚决,父母不让自己出门就绝食,她非要嫁给这个新疆小伙子。看见女儿日渐消瘦,强力拒绝家里介绍的男朋友,朱秀兰的心也软了下来,只好不再勉强女儿和卡合热曼·沙塔尔的交往。
“我是铁心要嫁给卡合热曼沙塔尔的,那时,如果家里再极力反对,我就会和他逃婚到新疆来。婚姻法上也明文规定,民族之间可以自由通婚,这么好的新疆小伙子,我不想放弃!”刘建芳坚定地说。
有情人终成眷属
“1990年,家里发来电报说母亲患病,我和她一起就回新疆了。然后,我们在库车领了结婚证,我们家里都很高兴,说我娶了个漂亮媳妇。”不善言语的卡合热曼·沙塔尔笑着说。
在家的几个月里,刘建芳守在婆婆的病床前,她忙前忙后伺候婆婆,翻一些医疗书籍学习医疗常识,她还经常给婆婆进行穴位按摩,很快婆婆就康复出院了。
刘建芳和卡合热曼·沙塔尔的婚礼是在博斯坦村举行的,当时她家里亲人没有参加,只有丈夫的亲戚和朋友及邻居参加了他们的婚礼。虽然民族不同,但村里人也非常欢迎刘建芳这个汉族媳妇。
办完婚事,他们又回到长春市,自己开了一家新疆风味烤肉店,生意做得很红火。经过辛辛苦苦的努力,他们也有了不少存款,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她的孝心感动大家
1995年10月,刘建芳的婆婆患癌症去世。她和丈夫又回到新疆操办婆婆的丧事,剩下家里80多岁的公公又需要照顾。他们就这样每年往返于新疆和长春,所挣的钱也花在了路费上。
从东北回来时,家里的房子都是土坯房,为了让年老的公公能够安度晚年,刘建芳夫妇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盖了抗震安居芳,买了一辆货车来维持生计。平时,卡合热曼·沙塔尔在外面跑货运,刘建芳一边照料公公,一边还要照看家里的14亩地。
据卡合热曼·沙塔尔的邻居阿合买提买合木提说,他和卡合热曼沙塔尔一起到长春卖烤肉的,如今,他已经挣了500万元,不但在城里买上楼房,还买了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农用车;而卡合热曼·沙塔尔母亲生病花了很多钱,如今父亲病重也急需要钱治病,家里困难重重,经济陷入困境,这么多年来,刘建芳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一心一意地照顾家里的婆婆公公,真是难找的好女人。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有酸有甜,有苦有咸曲折不平。2007年,公公患脑血栓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我和丈夫放弃了经营红火的生意,毫不犹豫地回到新疆伺候躺在病榻上的公公,这次我们不打算再到长春去了,毕竟公公已经90多岁了,还需要我们照料……”刘建芳说。
刘建芳带着真诚的孝心回到博斯塘村,来尽一个儿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刘建芳没有想到的是,公公不但生活不能自理,就连大小便都要在她的帮助下才能完成。“记得第一次,公公想大便不好意思开口,后来弄到裤子、床上都是,刘建芳闻到一股臭味就问他是不是想上卫生间?他的脸红了,我帮公公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床单,还帮他洗澡。每天坚持背他到院子里晒太阳,替他按摩四肢……”刘建芳在回忆中欣慰地笑了。刘建芳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他的公公竟然奇迹般地站起来了,老人拉着刘建芳的手,
“要不是我儿媳妇无微不至地伺候我,我也活不到今天,她让我的晚年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我们村很多老人都羡慕我有这么孝顺的媳妇!”刘建芳的公公沙塔尔·阿木塔尔自豪地说。
“月亮姑娘”待村民似亲人
如果没有人说刘建芳是个汉族人,她不说汉语,你很难分辨出她是个汉族女人,她的装束和维族少妇一样,能歌善舞村里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活动中随处可见她和村民们融入在一起的场景。说到高兴之处,刘建芳给大家表演起维吾尔族优美的买西来甫,她的舞姿像蝴蝶翩翩起舞美丽极了,难以让人相信一个汉族姑娘能把买西来甫跳的如此地出神入化。她的语言也是地地道道的维语。她操持家务的双手显得粗糙,脸上也被太阳晒得黝黑,完全不像一个从东北大城市来的妇女。
20年过去了,40岁的刘建芳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她清晰地记得刚来村里公公给她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阿依努尔,因为刘建芳是个善良、美丽地姑娘,在维语中阿依努尔像月亮一样美丽、纯洁,村民们都这样叫她。
村民吐地亚森告诉记者,刘建芳成了我们村的种植技术“医生”,哪家要打药都要让她看说明书,谁家的果树有了病害,她都知道怎么去防治;更让我们感谢的是,她懂一些医学常识,经常帮助村民医疗药物说明书。
博斯坦村党支部书记托乎提·尼亚孜介绍,刘建芳是我们村的好媳妇,她和村里人相处得都很融洽,得到她帮助的村民很多,有的村民家里困难些,向她家借钱,她从来不拒绝,至今村里人向她借的2万多元未还,
她说谁家都会有困难的时候,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助一下,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村民们告诉记者,刘建芳就
“在民族大团结这个家庭里,刘建芳是我们乡最典型的一个,她连续3年都被乡里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同时,她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爱戴和尊敬,并切切实实证明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民族兄弟都是一家人!”
库车县阿克吾斯塘乡党委副书记阿依古丽·买合木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