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扶贫状元

(2011-06-24 07:18:00)
标签:

倪小龙

大柳树

宋体

乡里

对口扶贫

杂谈

分类: 郭八一诗歌散文

扶贫状元

 

扶贫状元

                               郭八一

当了几年的记者,也没有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眼看就要年终考核了,很是苦恼。

老同学一块聚会时,同学们都说我蠢,劝我说:“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要么当官、要么经商,你还玩什么高雅,写什么文章,写文章能挣几个钱?”也难怪同学们说我,我的同学当中,从政的正科、副科已有二十多人,经商的也大都小有成就,有了自己的店面和车子,而我还在这里爬格子,他们不笑话我,又笑话谁呢?

这天下午,一走进办公室的大门,一个办公室的小田就大呼小叫的喊:“刘文、你的电话”。我 赶紧接过电话一听,是我的同学倪小龙打来的,这个倪小龙小时候我们都叫他泥鳅,从小滑头滑脑的不干正事,可是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个人,现在已经是S县县委办的主任了。“喂、老同学,我给你提供点素材,今年我们县出了个扶贫状元,你妙笔生花,写篇文章给帮忙宣传宣传”。这可是一件好事,现在方方面面都需要扶贫状元,我一显身手的机会到了。

我回家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洗漱用具,在路边拦了一辆车便匆匆忙忙的往S县赶去。当天晚上,已坐到了S县的大酒店里吃上了倪小龙给我准备的接风宴。

第二天上午,倪主任放下了手头上的工作,专程陪我下基层采访。一路上,我一边看着道路两边的风景,一边听倪主任介绍这家贫困户由穷变富的情况。倪主任说:“这家贫困户以前很穷,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元,三年来通过对口扶贫,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了七千元。”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我催促着车开快一点,再快一点,我好早一点看看这户人家的变化。

事实正如倪主任说的那样,这户人家今年已盖起了一砖到顶的二层楼房,门前有鱼塘,圈里有牛羊,俨然一户富裕人家。

采访工作很顺利,一上午就结束了。这户人家很配合,说到党和政府的好处时,竟流下激动的热泪。这个村子的领导也很支持我的工作,提供了全部证明资料,并盖了公章。一篇“扶贫状元”的典型材料已在我的头脑中形成了。

午饭是在这户人家吃的,有鱼有肉,准备的很丰盛。倪主任和村主任越喝越近乎,两瓶五粮液,眼看着就要见底了。我因不胜酒力,吃了一碗饭后,就走出来到附近转转看看。一棵大柳树下,坐了五个乘凉的老汉,我便凑到他们的中间和他们闲扯起来。几个老汉听了我来此的目的后,气愤地告诉我,这叫什么扶贫,纯粹是糊弄人,这户人家的主人是个懒汉,就因养了一个好女儿,后来嫁给了地区一个重要部门的领导,为了要钱要项目方便,县上的刘副县长和这户人家结成了对口扶贫对子。其实扶贫的任务全都压给了乡里。乡里要求一个村给这户人家捐一只羊,一个干部给这户人家捐200元,鱼塘是乡里帮忙挖的,房子是乡里出资盖的,你说这样的人家不富裕什么样的人家富裕。我无言以对。

回到报社后,我辗转反侧,一晚上也没睡着,这样的典型写还是不写,我认为还是不写为好,免得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后来倪小龙打来几次电话,催我赶快把稿子写出来见报,并许愿说:“定当厚报”。都被我找了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推辞了。

几天以后我从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报道,S县的刘副县长被评上了年度扶贫状元,他的尊容在报纸上光彩照人,介绍他典型事迹的文章洋洋洒洒占了一版的位置。

 

扶贫状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