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传已久的故事
郭八一
老张今年六十八了,他一辈子老实善良,从来没做一件亏心事。为这,他非常感谢自己的母亲,母亲虽然已去世了,每年清明他都要带上祭拜的物品,到母亲的坟前哭一阵子,怀念母亲的养育之恩。
|
 |
老张三十岁成家,四十岁得子,由于对这个孩子企盼的太久,所以就特别溺爱。老张给孩子取名小龙,希望他将来快快乐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龙小的时候生的虎头虎脑,人见人爱,上学以后也非常懂事听话,从来不惹老张夫妇生气。可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小龙被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带坏了,学会了偷盗打架。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了这条街上的混混子,路边喝冷饮的、吃小吃从来不给钱,谁和他理论,他就打谁骂谁。为这事,经常有人找到家里来告状,老张就给他们赔钱赔物,许愿说:“小龙回来,一定把他好好打一顿。”等小龙一回家,老张的心又软了,想骂张不开嘴,想打下不了手,他对小龙说:“再不要出去惹祸了,缺钱我给你。”于是小龙就经常找老张要钱,老张常常是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小龙半个月花的。
几年以后,小龙犯事了,他和几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去偷通讯光缆,被公安机关抓住了,判十五年有期徒刑。要送到劳改农场的时候,公安机关的干警通知老张和老伴去见一面。小龙瘦了,眼神是那么混浊,无知无助,老张又心痛了,这时候老张猛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妈妈给他讲的一个故事,那一年他七岁,妈妈是在他偷了一个糖摊的三块糖后给他讲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影响了他一辈子。
老张抱着小龙痛哭流涕,他说:“孩子啊,你之所以有今天,都怪我,我为什么在你小的时侯不把你奶奶讲给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啊”,于是老张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家人,爸爸在外种田,妈妈在家里做活,四十多岁的时候,他们得了一个儿子,儿子小时候很好,深爱父母的疼爱,后来学坏了,学会了偷东西。有一天儿子偷回了一根针,妈妈夸他说我的儿子有本事了,这根针我正好可以用来给你缝补衣服。有一天,儿子又偷回了一块肉,妈妈又夸他说,我的儿子又长本事了,这块肉正好炒了给你爸爸下酒。在妈妈的表扬声中,这个孩子一步一步的发展成了一个江洋大盗,后来犯了人命案被抓住了,要杀头。临行刑的时候,这个孩子提出来,要见妈妈最后一面,县官就派人把他妈妈找了来。这个孩子说:“妈妈,我就要命赴黄泉了,临走的时间,我想吃妈妈最后一口奶。”对于儿子的要求做母亲的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妈妈就解开衣服,把奶头送进了孩子的嘴里,孩子一口就把妈妈的奶头咬掉了。孩子说:“妈妈,小时候我偷一根针的时候,你就打我、骂我,不让我偷,我就不会有今天了,我恨你。”
小龙听的目瞪口呆,可他马上就醒悟过来,他对爸爸说:“是啊,爸爸,这么好听的故事,你为什么不讲给我听呢,你早讲给我听了,也许我就走不到今天了。”老张说:“孩子啊,现在讲给你听也不晚,你到劳改农场以后好好改造,争取早日悔过自新、重新做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