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2011-04-02 16:23:49)
标签:

麦里龙

戈壁

恐龙化石

那些花儿

食草恐龙

旅游

分类: 昌吉哈密吐鲁番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恐龙的故乡 昌吉恐龙沟 
      恐龙沟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火烧山油田东北60公里处,新疆昌吉奇台县北部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沟,因出土过恐龙化石而得名。这里红褐巨岩的地质构造是中生代的产物。这里,是恐龙的故乡。

1985年,由我国和加拿大古生物学家组成的恐龙考察队,先后在这里发掘了4条恐龙化石,它们分别属于脚类、蜥脚类、龟鳖类和鳄龟类,既有食草恐龙,也有食肉恐龙。其中发掘的条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经测量每节颈椎长约1.5米,颈肘长达4米。据此测算,这条恐龙总长33米。高10米,重60吨,略次于在美国发掘的34米的地震龙”。

       1997年,在那里又发现了一条恐龙化石,它露出地表约6.5米,最大的骨骼直径约有20厘米,但未出土。

1999年开始,中加恐龙考察队又用四年时间,用雷管和炸药削去大十个山头,终于将—条冠名为“卡拉麦里龙”的恐龙化石发掘来,它仅存部分颈椎和比较完整的头骨。具十—节颈椎骨长1.6米,高1.2米,重300余千克,最长的一条肋骨1.5米,为世界罕见,据测算,这条“卡拉麦里龙”身长超过24米,躯高10余米,超过了美国发掘的“地震龙”,成为世界恐龙冠军。“卡拉麦里龙”发掘出来以后,分装成数百只木箱运到了北京。有专家指出:恐龙沟内还埋藏有许多恐龙遗骸,还会有更为震人的重大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中外众多考古专家们的考察研究场地。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来到恐龙沟,远远望去,那红色低缓的山岩却犹如一条火龙匍匐在大漠之中。据说若遇天气好,再加上海市蜃楼的出现,这条火龙就会腾空“飞”起,颇为壮观。恐龙沟呈东西向长不到10公里,最宽的地方只有约2公里,最窄的地方不足200米,在这么小的范围内能发现如此多的恐龙化石,恐怕要数世界之最了。

    从发现的恐龙种类看,既有1亿多年前生活在水中的恐龙,也有生活在陆地上的恐龙,还有水陆两栖恐龙。这说明如今这极为干旱的戈壁荒漠,在亿万年前应为大面积的海洋或湖泊,并有陆地与之接壤。从恐龙的食物分类看,既有食肉恐龙,也有食草恐龙,可以想象在亿万年前这里曾是生命生长极其旺盛的地方,否则,如此多的庞然大物便无法生存。然而,数量如此繁多的各种恐龙为什么会在同一时间消亡?它与这褐红色山岩的诞生是否有着某种因果关系?这是一个难解的谜。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恐龙沟的山虽不大,却沟壑纵横。据说当年中加考察队曾在此发掘了了五个坑,一号坑最大,深10米,长宽各10余米,出土时间长达4年。在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其余4个坑较一号坑要小些.4号坑在一个半山腰上,巨大的石头被掀翻开来,露出灰色的山岩,据说,在此发现了一条食肉恐龙化石。就在离4号坑不足5米远的石岩中,另—条恐龙化石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前爪、脊椎和健壮的胯骨都清晰可辨,它长约4米,高约1.5.米,牢牢地嵌于岩石之中,在风吹日晒中已经分化。在这里,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充满着神奇,因为这里保存的恐龙化石无论数量、质量,还是从种类上都令世界瞠目。把这里称为“恐龙博物馆”或是“恐龙的故乡”是绝不过分的。

      脚踏这红褐色的山坡沟地,稍加留神便会捡到已分化的恐龙化石碎片。不知道,如果仔细寻找,这些地方是否可能发现恐龙? 站在—个较高的山顶向东南极目远望,那里是—片无际的戈壁。据考,这褐色的荒漠只有数百年的历史,与恐龙沟的山岩相差1亿余年,这种特殊的地质构造与当年众多恐龙的存在消亡有无联系?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目前的发掘来看,这无际的戈壁同样充满着神奇。

       1930年秋,在袁复礼教授的率领—下,我国和瑞典科学家在距恐龙沟30公里的博尔腾戈壁发现了两具恐龙化石,这在亚洲尚属首次。后来它们被命名为“奇台天山龙”。此外,在这戈壁之中还先后发现了数百种海相和陆相地层生物化石。这些化石与恐龙一样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个古老的谜。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     插画  龟兹胡人

 

 


那些花儿(散文)


 红枫无颜

 

  就是那么不经意间,我一回首,看到路边的花开了。开了好多年的花,欣赏了好多年,却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只有粉红和雪白这两种颜色,开得单纯而妖娆。我站在办公楼上,感觉自己的思维,在那一树树雪白与粉红的花之间散步,并且随时准备将自己深埋于一朵花中,藏身于粉红色的罗幔之中,或者消匿于雪白的花香里。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不知道在自己的潜意识里,会有恋花的情结。一直都以为自己是一个只喜欢风云般飘逸的女人,却不清楚隐匿在自己骨子里的暗香。那是一种离我太远太远的感觉,似某个人幽幽的呼吸。那是一些艳红的唇,有芳香在唇边飞舞。而我只是一只轻薄的蝶儿,只有独自在阳光下叹息。

  阳光下低矮的栅栏,褪色的小屋。栅栏的四周,盛开着艳红的花儿。那些花儿如同青春的少女,亭亭玉立于清新的风里。屋子里总是黑的,一种寂静而神秘的黑。在那屋里,坐着一个黑黑的女人。她用那双粗糙的大手,为我剥过紫红色的鸡蛋壳。她曾经把那些热乎乎的鸡蛋,塞在我冰冷的小手里,于是在回家的路上,我的手一直都是暖的,感觉温暖在周身跃动。可是,我不记得她的眼睛了。我只得记得黑,那么巨大的一种黑,弥漫在房间里。我也不记得她的声音,可是我知道我怕,怕那些花儿泄露我的秘密。怕她的声音,像怕黑夜的到来一样。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每天,我都要去那个小屋里。去见那个黑黑的女人。看她卷着长长的烟卷,吐出浓浓的烟雾。看那一圈圈烟雾,像妖精一样舒展筋骨,然后化入无形。可是,我不看那个女人。也不看她的手。我看窗外那些花儿。那些妖艳的花儿,我看了它们好多年,熟悉了它们的体味,可是它们却不是我的。我的手,不敢去碰它们,怕它们的柔软会挫伤我坚硬的自尊。怕它们一个暧昧的眼神,陷我于万劫不复之地。每日里,我都是在颤栗中度过,一直在抗拒一日比一日更强大的诱惑。我看到那些花儿打开粉红色的门窗,在交头接耳。一只一只比我还要孟浪的蜂蝶,在它们的彩裙上飞舞。但妈妈天黑来接我回家时,我却要大步的从它们的身边走过,装得无动于衷。把它们嘲笑我的眼神远远的抛在身后。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当有一天,我确定自己背上了书包,可以独自回家时,我再一次绕到了那道栅栏前。那屋子里仍然是黑的,像是黑夜安插的一个堡垒,或者一双漆黑的眼睛。温柔的阳光此刻正在那些粉红色的软床上午睡。那是下午三点的阳光,柔软而芳香。

我终于敢用手去轻轻的触及那些绢绸一样的花瓣了,我想把它们一层一层剥开,让它的秘密荡然无存,我要变成一只优雅的蝶儿,长驱直入它们芬芳的领地。可是,慢慢的,我看到那薄如纸般的瓣上有了折痕,忽然地,我不忍再剥下去,那好奇如蜜一般洒落在我心底,又如风一般转瞬消逝。那一刻,我感觉到了黑色的注视,来得如此真切,让我惊慌无措。我感觉到有一双黑黑的手握住了我颤抖的小手。我闭上眼睛,阳光如雨一样落下来,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可是我的身体却在颤抖。四周寂静无声,仿佛一切都在停止,而我被定格在这个让我难过的下午。我睁开眼睛时,眼里还是那些微笑的花儿。那黑色的小屋并没有向我移动半步。其实我有好久没有走进那小屋了。好久没看到那个黑黑的女人了。其实,用现在话来说,她应该算是保姆?可是,这样并不算完全称呼。在我没有上学之前,妈妈每天上班前,都要把我送到她的家,由她来照顾我,而妈妈的工资要有三分之一是付给她的。而现在,我上学了,再不屑于走进那间黑黑的小屋里。可是我忽然很想念起那长长的烟卷,还有那像妖精一样散开的烟雾。这么多年了,我见过好多人吸烟,却都没有她的样子高雅。那是一种黑色的弥漫,黑色的魅力,平静而沉稳。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我最终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达成了我不敢示人的愿望。直到我确定自己远离了那所黑屋子,才停下脚步。手里的那几朵粉红色的花儿正在枯萎。我坐在路边,就那么看着那些花儿年轻的脸上渐渐生出皱纹,像是在看一个女人如花的一生,就这样慢慢变老。眼泪悄悄的爬上我的脸,这就是我一直要的结果。当我还是那么小的时候,它们在我的眼前开放,我就想要它们的美,想要把它们放在唇边,放在手里,放在怀里,在晚上搂着它们入睡。它们一直在我的意念里,从种子,直到花蕾。现在,它们绽放在我的手里,然后安静的睡去,如丝绸一样的睡衣包裹着它们芬芳的身体。

  那个下午,我很晚才回家。那些花儿我是不敢带回家的。我怕妈妈的眼神,如同那间黑屋子。我像黛玉葬花一样,把它们埋掉,只是没有那忧伤的诗词,它们的灵魂也没有漫天飞舞。

  现在过去了好多年,但我知道那间黑屋子还在,栅栏外面的花儿也开得正艳。可是那个黑黑的女人,她还在卷着那长长的烟卷吗?我想看到那妖精一样的烟雾,舒展开柔软的筋骨,再化入无形。其实,我想念那些花儿,那些妖艳的花儿,它们给了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个下午。它们用芬芳打造了我的骨骼,用花瓣做成的我的身体,却没有给我花之魂。它们一直在天堂,冲着我微笑,而我要过很久,才能放下早已经背上的书包。我知道,放下书包的那一瞬,它们就会来接我,直达天堂。

恐龙故乡的那些花儿(散文)


编辑插画  龟兹胡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