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在黑色里风骚、放荡
——克拉玛依印象
文 /ToGame.Net
他们目送我们向着乌鲁木齐的北方走。在313公里的距离内,目光一一经由大片大片的葡萄园、向日葵、玉米田、棉花地、戈壁滩、油田,终至整洁、安静、建筑物铺满马赛克的石油工业小城克拉玛依。对克拉玛依的印象,先前全部来自于一首《克拉玛依之歌》。而这印象,主要是音乐旋律,不是歌词内容。似乎,那些语速急促的内容,仅是为了让人们记住旋律的一种方式而已。但此行得知,这首歌原本就是想象力飞翔的产物,词曲作者们此前从来未到过这里。
维吾尔、哈萨克、回人、图瓦人……有特征鲜明的面孔,在潮水般涌动的人流中,既普通又突兀。迟迟不肯落山的夕阳,用金色的光芒刺穿空气,如城市上空一束束绷紧的神经。也许,它们仅仅来自于我们的想象。

绿,在黑色里风骚、放荡
插画
龟兹胡人
有隆重的社交场合。各色面孔流水般在眼前淌过去,记得住的有两位,一个隆鼻凹目标准如腊像标本的维族先生,但从头至尾,不见他曾与任何人说任何话,只是点头、微笑、鼓掌、欠身,体面而耐心地坐着。另一位戴了顶白色的帽子,则说个不停,他都说了些什么?毫无印象。只记得,自己当时不断地自我提醒: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呀,注意礼貌,注意习俗,千万千万不可以失礼!然而,后来在手机里竟接到过他的声音,那顶白帽不是穆斯林的,而是顾城式的,是一个道具,用以引人注目,同时做自我标注。与顾城一样,这是一个格外害怕被人群淹没的人。不过,顾城总还另有内心,这一位呢?
暮色四起,渐深渐浓。
灯光强烈,人声鼎沸。马路上,有摩托少年呼啸而过;路边电话亭,有俏丽少女蝴蝶般停栖。整个城市的热烈气氛,仿佛是一个深沉的梦境,是对某种年深日久的集体活动的追忆。满街摩肩接踵的人,诱出游客的联想,却是它的反面——因为个体生活的贫瘠,转而对集体生活的依赖——这夜晚的城市,四周正被无垠的戈壁与荒漠包围着,眼前的热烈,可是一场对无边黑暗的抗御?

克拉玛依——一个花园中的城市
|
啊,克拉玛依
文
/ 尚崇龙
石油的克拉玛依像戈壁滩上升起的朝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个与我毫无相干的城市,却时时让我想起她的年轻和美丽:啊,克拉玛依,我多么喜爱你,你那油井像森林,红旗像鲜花,歌声像海洋——这首唱了四十多年的《克拉玛依之歌》,今天依然让我心动。

克拉玛依钢管舞培训中心
尽管我在新疆生活已有二十年了,却没有一次真正地走进她,第一次走进克拉玛依,整个城市在哭,那是在那场大火之后,我站在被燃烧过的友谊宾馆废墟前伫立了很久,然后离去。我的心里一片荒凉,这原来是一个多么有生机的城市啊,可在此时,我转过脸向着别处去。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想起他一次次扑向火海救人,想起他壮烈的死,想起他曾经一次次地邀请我去克拉玛依做客,想起他高而壮的身躯每次光临我的办公室与我讨论摄影问题,我无法看下去,无法再想下去。当我离开克拉玛依时,我和那里的人一样,不想再想那些伤心的事情。
啊,克拉玛依,当我再一次走进你,你还是这样鲜艳,这样美丽!

我知道这个城市在十年中经过怎样阵痛,然后又一次走向辉煌。去克拉玛依之前,事先与我的老乡何全民先生通过电话,他说你来吧,克拉玛依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其实我的朋友方章荣先生已经不至一次向我发出邀请,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局长,记得他从乌鲁木齐去克拉玛依上任不到一个月,就给我带来了一本摄影的册子,那上面全是从克拉玛依到喀纳斯的风景,太美了,那个冬天我一直很激动,写了一篇短文叫《朋友送我一片风景》,打算来年一定沿此线路走一趟,然而由于众多原因总是难以成行。

这次来克拉玛依还有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克拉玛依现在有水了,她不再是草不长鸟也不飞的地方。那天下午,还没有进入市区,先看到远离城区的戈壁滩上建起的幢幢别墅,先是一愣,这怎么居住?现在的人们在富有之后,大多修别墅在青山绿水间,唯克拉玛依别具一格,然仔细一想,既然克拉玛依人能在戈壁滩上建起一座城市,也许过不了多久这些别墅区就成了鸟语花香的好地方。何全民先生早已出了克拉玛依城迎接我们,果然不出所料,他说这些戈壁滩上的别墅地皮是当地政府以每块两万五千元的价格卖给私人,一旦别墅建起,人们自然会绿化自己的居住环境。于是,我们沿着宽阔的大道进入市区,碧绿的草地,湛蓝的天空,一切都是那么清新,特别是一股湿润空气,迎面扑来,让人有些躲闪不及。何全民先生说,引水工程改变了克拉玛依的整个气候,以前干燥的城市每年夏季气温都在30-40o;C之间,现在气温下降了七八度,气候湿润了,人也感到舒服,也变得漂亮了。在新疆人的心目中,克拉玛依属于贵族一类的城市,她因为出产石油人均收入排在新疆之最,而且所受教育之高也排在全新疆的前列,据我所知,克拉玛依这座二十多万人的城市每年还为国家创造几十亿税收。这得益于石油,也是克拉玛依几代人创造的奇迹。

何先生极为热情,他把我们领进九龙潭,这是克拉玛依引水工程进入市区的入口,九个龙头张着大口吐出清澈的水,在空中形成一个巨大的飞瀑,让人一下子想到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场面,那巨大的吼声,那气势磅礴的波涛,似乎在告诉人们克拉玛依美好的未来:石油的城市、环保的城市、人居的城市。到了九龙潭,我想每个人都会感到振奋,我们这一行有七个人,都是编辑和记者,每个人激动的心情难于言表,尽管大家平时走南创北,但是戈壁、沙漠见得多了,忽然在这干涸的戈壁上出现巨龙飞瀑,那种惊奇实在天真得可爱极了,一个个都有争着照像,问一些幼稚的问题,

|
何先生就像一个百问不厌的向导。走在龙头上的亭子和长廊,凉风习习,望克拉玛依市,大片的楼房就像镶嵌在戈壁滩上的象牙宝塔,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是那么鲜艳,那么雄伟,那么美丽,她不愧是大西北的一颗璀璨的宝石。近看,新疆北部流下来的水,速度极快,从龙口喷出的水汇成瀑布,形成巨大的力量,然后飞流直下,它们急匆匆地要亲吻这座城市,就像一个热恋的姑娘见到了久别的情人。从侧面走下去就可以上到龙潭的弓桥上,碧绿的潭水,让人顿感水气扑面,连心里都是湿润的。我们没有走近引水纪念碑,却远远望见那上面的题字:凿山架桥引额水,发展油田建城乡。我知道不久的将来,克拉玛依不但是一个英姿勃发的石油城,也将成为广阔的农业开发基地,因为郊外的土地开发已经开始,到那时克拉玛依也会成为一个粮仓,成为一个花园中的城市。

那天晚上,克拉玛依的朋友的热情让我感到特别兴奋,尽管我的朋友方章荣并不在克拉玛依,他的副局长和办公室的几位朋友却一见如顾,大家幽默风趣地谈笑,把情都浓于了酒中,本来我没打算喝酒,但听了他们唱出的《克拉玛依之歌》:啊,克拉玛依,我是多么地爱你——这比酒还浓烈的歌,已经让我感到沉醉。随后,大家一直要求,看看这座石油城市的夜景,以前只知道,克拉玛依是一个很洁静的城市,平时走在大街上很难能发现有一块纸片,但没有想到克拉玛依的夜晚会如此宁静。何先生带我们一起到了克拉玛依步行街,喷泉、霓虹灯、绿树、花草、溪流、雕塑等等,不知是因为我真的喝多了,还是因为这里充满了斑驳陆离,我感到像走进了一个迷宫,看到晚上在步行街散步、谈天说地、甚至谈情说爱的人们,我对老一代石油人充满了敬意。尽管我并不喜欢“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那些近于吹牛式的浪漫主义色彩,但我相信这一片荫凉。

当我发现自己爱上这座城市的时候,晚风在轻轻吹打着树的叶子,有一位父亲领着他的儿子在水渠中嬉戏,彩色的喷泉旁围满了照像的人,大地入睡,而人们并无睡意,在这样一个夜晚,我大声地朗读起《克拉玛依赋》,那是对这座城市创业者赞美,也是对这座城市赞美。我的同事说我醉了,我感到真的醉了。

也因了这首歌,每一个来这里的人,仿佛例行公事一样,要去区别它的旧貌与新颜,去看它的油田、河流、水库和防护林。它们恰如星罗棋布的景点,分布在城市的四周。

北面的防护林是一项施工极细密的工程,每株植物下面,都埋着一根滴灌的胶管,粗细如人体手臂上的动脉血管。这里每一棵树木存活下来的费用,相当于东部沿海地区供给一个大学生的花费。在防护林依稀的绿意前眺望,远方有一条绵延的山脉隆起:成吉思汗山。传说,这位纵横亚欧大陆的古代英雄,率领大军自西向东一路搏杀而来,就是在这里受了后来致他性命终结的箭伤。而在那山与这林之间,有一座公墓,是几年前一场著名的剧场火灾中遇难儿童们的墓地。
树木、山脉、公墓,在错落参差的记忆中,那一天炎烈的阳光,给每一件事物镶嵌着强烈的阴影。

而太阳的光芒收敛后的克拉玛依,让人有失忆感,更仿佛一座乌托邦之城。
市中心花园式设计的文化步行街,体现着城市精神的蓬勃、向上、自豪。还有它第一代居民的沧桑,第二代居民的骄傲,第三代小居民向日葵般浑然生长。然而,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苏俄黑白电影里的共青城,人们的心满意足间,漾溢出一种国家计划经济时期人人平等而满足的简易幸福观念。也因此,这海洋般的人潮中,欢乐的气氛落在初来乍到的外乡人眼里,浮荡着海市蜃楼般的缥缈感。

编辑插画
龟兹胡人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