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龟兹故地——轮台和巴楚
龟兹最早是出现在班固的《汉书》中:“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七千四百八十里。户六千九百七十,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南与精绝、东南与且末、西南与酐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接。能铸冶、有铅。东至都护所乌垒城三百五十里。”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朝的时候,我们已经有很详细的文字记载着这个古国的情况了。其实,龟兹古国在东汉以后就已经成为西域的泱泱大国,她以库车为中心,东起轮台,西至巴楚,北靠天山,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现在新疆的库车、拜城、新和、沙雅、轮台县一带,都曾是古代西域龟兹国的领地,其势力范围可见一斑。
古代西域这块土地,最早的人类是何时出现的,似乎还没有一个定论,不过这应该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事情,与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里曾经是欧亚文明古国相互交融唯一的特殊区域,这里汇聚着古印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和我们古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至今保留下来的大量石窟和数以万计的出土文物仍可窥见龟兹文化的概貌。季羡林先生说过:“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四大文明在世界上惟一的交汇之处”,这种评价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无疑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它可以使现代人们产生出无限的幻想,幻想着龟兹过去是怎样一种国家呢?
龟兹故地——轮台和巴楚
龟兹胡人
龟兹文化以歌舞、古乐闻名,唐僧当年西天取经,走到龟兹,写下“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八个字。而且隋唐时期,龟兹歌舞、古乐一度风靡长安,连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都为之倾倒:“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篷舞。”这首《胡旋女》便是白居易先生在看完龟兹歌舞后,对“胡旋女”那令人痴迷的西域乐舞所作得维妙维肖之记录。另外,《旧唐书?西戎传》还曾记载龟兹“饶葡萄酒,富室至数百石”,这么多的葡萄酒仅靠当地的人是喝不完的,所以盛唐时期长安城里也到处都是胡人开的酒肆,当时的时尚人士,也是流行“笑入胡姬酒肆中”的。
美酒歌舞,是一种安定富足时期的文化表现,历史上的龟兹不仅仅是如此使人感觉美妙的。由于她在丝绸之路的位置,作为一个军事要塞也是非常厉害的。唐朝时,在龟兹设安西都护府,实际上就是对整个西域地区进行全方位管理的最重要手段,那个年代,西域就是边关,据说最多时军队人数能达到5万。其他朝代主要这一边关的敌人是那些还不清楚,突厥和匈奴?不过唐朝时吐蕃对这里的骚扰可没断过,那个可媲美敦煌的克孜尔石窟群,里面的壁画堪称是佛教艺术的经典,最后被僧人所遗弃的最主要理由就是吐蕃人的入侵所造成的。直到后来回鹘人占领龟兹之后,佛教便开始在此消失了。
龟兹故地——轮台和巴楚
龟兹胡人
龟兹这地方气候温热,盛产麻、麦、葡萄、梨、桃等。出良马,能酿好酒;山中有矿,以黄金、铜、铁等冶铸业闻名西域;又因处在丝绸之路干线上,中转贸易发达,龟兹锦尤负盛名。在伊斯兰化以前,一直以佛教为国教,是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龟兹的音乐从前秦吕光西征时传入河西,再入中原。隋乐有西国龟兹、齐朝龟兹、上龟兹三部。入唐后,龟兹乐又编为十部乐之一。应该是9世纪后,龟兹进入回鹘势力范围,人种也逐渐回鹘化,现在的维吾尔族的祖先就是回鹘人。大概到了11世纪后期,龟兹又脱离回鹘,归附喀什噶尔汗,信仰伊斯兰教,清乾隆年间定名库车。如此之地,实在向往矣。
轮台
轮台县因位于汉轮台古地而得名,是古民族语言的汉字谐音,轮台又名布古尔,原音为维吾尔语“雕鹰"之意俯视地图,轮台县侧卧于新疆腹地的天山南坡,头枕山巅,腰卧绿野,脚踏塔里木河,东距库尔勒175公里,西临库车县110公里,总面积14789平方公里,县域总人口11.3万人,有维、回等7个少数民族。
轮台白杏
轮台县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中心,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这里设立西域都护府,统摄天山南北,至此,新疆正式列入中国版图。现今,这里是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这里有壮美的世界级胡杨林保护区,有世界最
长的沙漠公路,有神奇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景观,有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母亲河,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欢乐无比的民族风情,新时代的轮台县城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热点,投资创业的乐园。
近年以来,大力开发以塔河大自然公园为纽带的旅游经济区,充分挖掘具有世界品牌的沙漠、塔河、胡杨“三位一体”的特色旅游资源,总投资2亿元的塔河大自然公园项目已列入国家计划,目前耗资3000万元的公园门前区、16.5公里景区道路和13公里森林小火车等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县都护府迎宾馆改造工程也已交付使用,中亚宾馆接近完工,三宝大酒店二期扩建完成主体工程。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推进,2006年共建成乡级直营店18个、加盟店2个,村级直营店46个、加盟店6个。新新路商业步行街、市民一条街、都护府大街、314国道商贸街、城镇集贸市场、轮兴综合市场、艾尔帆农贸市场等“四街三市”商贸服务业进一步繁荣,宾馆、餐饮等服务行业快速发展。辅以厚重的“西域都护府”文化和民俗风情文化,将形成旷世绝美的“金色轮台”旅游黄金线。

乌拉泊水库南面不远即为乌拉泊古城,为唐至元时期的轮台县城,古丝路北新道上的繁华重镇。古城城垣保存完整,平均残
高约4米,古城略呈方形,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80米,周长逾2公里。城内地面上
曾发现辽、元时期的文化遗物,如陶罐、陶盆、莲纹方砖、古钱币及玉器等。

轮台县祥瑞化工产品有限公司
|

巴楚
是巴尔楚克的简称。《西域图志》作巴尔楚克,《西陲要略》作巴里楚克。据《西域同文志》释:“巴尔楚克,全有也。地饶水草,故名。”维吾尔语称作玛热勒巴什,旧有玛喇巴什、毛拉巴什等不同译名,意为鹿首。
汉为西域尉头国地,三国、北魏时属龟兹,隋时属疏勒。唐代为安西都护府下属的尉头州。元代属别失八里行尚书省,明代属东察合台汗国,后属准噶尔。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叶尔羌办事大臣,巴楚归叶尔羌管辖,是阿克苏与叶尔羌、喀什噶尔间的军事、交通重镇。清光绪三年冬(1877年)清军刘锦棠率部平定阿古柏之乱,驻扎在巴尔楚克。乾隆年间设军台,称巴尔楚克台,为叶尔羌到阿克苏十六军台之一。道光十二年(1832年)筑玛拉巴什城。清光绪九年(1883年)置玛喇巴什直隶厅,属喀什噶尔道。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直隶厅改设为州,称巴楚州,隶莎车府,下辖八大庄。1913年,属喀什29年属喀什行政区。1943年属喀什督察专区。1949年后,先后属喀什专区、南疆行政区。1956年复改喀什专区,1978年后属喀什地区。
西海湾风景旅游区
位于喀什地区巴楚县境内,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东靠麻扎塔格山。
西海湾风景旅游区游区湖水清澈、湖面开阔、烟波浩森、沙滩绵延、海韵无限。旅游区内乔、灌木丛生,胡杨、柳树、榆树、沙枣、红柳、铃铛刺等参差有致,
巴楚县特色烤鱼
芦苇、麻黄草、骆驼刺点缀其间,大雁、天鹅、黄鸭、鹰、鸥、燕等数十种鸟类栖息于此,野兔、蜥蜴等野生动物时常出没。夏季时分,绿意无限,生机盎然;秋天到来,柳粉湖青胡杨黄,极富诗情画意,为一观赏游览、娱乐休闲的天然风景旅游地。
巴楚县特色烤鱼
编辑插画 龟兹胡人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