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二道桥     诗歌散文

(2011-02-02 15:08:32)
标签:

刀郎

维族

达瓦孜

关于二道桥

孜然

分类: 乌鲁木齐及周边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孜然飘香的二道桥     沈苇

  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喀什老城、和田大巴扎等一些孜然飘香的街区,孜然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一座城市的门。借助孜然的香味和感官的陶醉,我们似乎能一下子抓住城市的灵魂。因此,我称这些地方为“孜然街区”。它们常常是城市最古老的部分,是热闹的商业饮食区,同时也是最具魅力、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不少旅行者是通过气味来发现并喜欢上乌鲁木齐的。这就是这座城市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的烤羊肉串、各色馕饼、热腾腾抓饭的香味,尤其是孜然这种首席香料的气味。它先是抓住你的嗅觉,继而征服你的胃口。就像普鲁斯特笔下的小玛德莱娜点心,多年之后当你在别的地方闻到类似的气味时,会情不自禁回想起在新疆旅行时度过的难忘时光。

  作为乌鲁木齐最著名的维吾尔族聚居区,二道桥是中亚美食博览中心,是一席流动的色彩、音响、气味的盛宴。当然,我更喜欢那个“沿街为市”的老二道桥,街上人头攒动,烤肉炉烟雾缭绕,建筑(尤其是几座木结构的清真寺)有时光的沧桑感,给人一种踏踏实实、真真切切的“在人间”的感觉。而改造过的二道桥,尽管洋气了,现代化了,却多了些刻意的香艳的色彩,少了些原初的朴素和世俗化的亲切。假如有一天,烤肉炉和馕坑纷纷向室内转移了,古老的街区将变得面目全非,留下的只有叹息了。

  在二道桥,孜然独特的芳香来自烤肉炉、馕坑,来自快餐店、宴会厅,来自调料铺、药材店……孜然无处不在,它的芳香四处飘游、弥漫。是孜然激发了维吾尔饮食的特点:质朴、浓郁、热烈。这种特点与新疆大地呈现的气质和风格是一致的。一个地方散发的气味和气息也会打上这片地域的印记。

  我不知道孜然这种波斯香料是什么时候传入西域的,但回顾人类的历史,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对异域香料的需求和热爱由来已久。马可·波罗在描述13世纪的杭州时说,这座城市一天就运来了5吨波斯胡椒。“香料滋润人们的生活,使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它是药品,可以治病;是调料,使饭菜更加可口;是香水、润肤剂和春药,可使人心旷神怡。”马斯格雷夫在《改变世界的植物》中说。

  爱德华·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一书中指出,几乎所有的香料都经历了一个从神坛走向世俗的过程。古时候人们常常在祭祀用的酒和肉中加入香料作为调味品,目的是为了防止祭品腐坏,增加祭品对于神的吸引力。后来,香料渐渐世俗化了,走下了神坛,搬上了贵族的餐桌,甚至还进入了寻常百姓人家。

  我不知道孜然是否也经历了从神坛到世俗的演变。但细究孜然的风格特点,它绝对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那种。它的芳香浓郁而热烈,紧贴着大地。天生就属于民间,属于大众,属于世俗生活的光阴和食谱。

  在新疆城市街头,烤肉是最为普及的风味快餐。一只烤肉炉,一点细盐、孜然、辣椒面,就能烤出美味可口的羊肉。滋滋冒油的肉串,孜然的香味,还有烤肉师傅的吆喝声,成为一幕幕生动的街景。三五朋友,围着一只烤肉炉,喝着地产的啤酒,海阔天空地聊着,不亦乐乎?不亦快哉?

  一只烤肉炉不仅用来烤羊肉串,还能用来烤羊排,烤羊杂,烤牛肉,烤鸡肉,烤鱼,烤玉米,烤蔬菜,等等。一只普普通通的新疆烤肉炉,轻而易举就能烤出一席街头盛宴。

  烤,古称炙,作为烹饪法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2200多年前的有关饮食的遗策中,就有“牛炙”、“豕炙”、“鹿炙”、“鸡炙”等烹饪法。《诗经·瓠叶》写道:“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描写了士大夫宴饮宾客的情景。诗中的炮和燔就是炙,是烧烤。随着农耕的兴起,烧烤法渐渐在内地退场了,只有在西北畜牧业地区,特别是在新疆,继续在发扬光大。据说山东出土的东汉时期的《庖厨图》,图中的烤肉炉,与现在新疆普通的烤肉炉造型酷似。如今,随着新疆烤羊肉走向(重返?)内地,越来越多的人对孜然有了认识。孜然飘香,勾起了人们旅行中的新疆记忆,也激起了尚未到过的人们对新疆的神往。

  在二道桥,我常常感到孜然的香味不仅仅来自各种美食,还来自别处:来自古老的维吾尔音乐,来自艾德莱丝绸的绚丽,来自民居里的壁挂和地毯。还可能来自几家旧书摊,在那里,我买到过维文和汉文对照的《弥勒会见记》、12本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和汉译《纳瓦依诗集》。那么,孜然的香味有可能来自纳瓦依的诗集,来自诗中的新月、美人、花瓣和露珠……

           关于二道桥散文:  二道桥巴扎     孙玉亮  

新疆行见闻录   

 我们去二道桥巴扎(自由贸易市场)购物,知情人讲:那儿是维族人聚集的商业贸易区,如果你看中的东西,而且你和摊主搞好了价钱,最好你把东西买下。否则,维族商人会认为你是一个不诚实的人。

    我和张总、朱厂长是早上九点多钟去的二道桥巴扎,在乌市来说,这太早一点了。我们到了那里,市场才开市。到卖工艺刀具的地方,我们就被热情的维族商人给拦下了。维族的工艺刀具,我看有匕首、短刀、短剑和马刀等等,做工考究精细。我们三人商量一下,觉得工艺刀具很有民族风格,倒不失为馈赠朋友的佳品。

    经过一番与维族商人的讨价还价,这位经营工艺刀具的商人说了,早上才开市了,成交了。于是,我们各自买了,交钱成交。我们知道,带这东西出疆坐火车和乘飞机都不行,属于管制刀具。幸亏市里派到新疆有一台大货车,是送参展产品的,我们买的这刀具只有靠这台货车带着出疆了。

    很想买一些葡萄干之类的土特产品,我们找了几家后,被一位维族小伙子给留住了。我问:葡萄干怎么卖?小伙很爽地说:才开市了,一口价,一公斤二十块!我说:哪不行!十八块一公斤。不行,我们就走了。小伙马上讲:就这样了,成交了。并抓住我的手,狠狠的拍了一下,意为“可以成交”了。我的手掌被这位维族小伙拍得生疼。于是,我说:每样三份,三一三剩一了。维族小伙说:我知道了,一人一份了。维族小伙手是真麻利,一边把台秤从里面拿出来放在我们的面前,一边给我们秤葡萄干,一边还给我们介绍他经营的品种:这是天山乌梅,你们尝一尝吗!我问,什么价钱?维族小伙说:三十块钱一公斤,卖二十八块钱好了,交个朋友吗!还有这个无花果,你们也尝一尝吗!这样吃,煮稀饭也好啊。在维族小伙的张罗下,我们都买了一公斤。维族小伙又介绍了一个新品种:这个,天山的开心果了,不吃这个,等于没有到过新疆了!我们说:太贵了,不要了,我们没有钱,买不起了。维族小伙倒也干脆:你们不要,我也不勉强了!当我们付钱时,维族小伙一口清,把账已经算好:一份八十四块钱了。我们每人拿出一百块钱交给维族小伙,等他找钱。可是,这位维族小伙又接着说了:开心果我赔钱卖了,十六块钱一市斤,凑一百块钱整数了。买好新疆的土特产,维族小伙很快地把盛有东西的袋子都扎好,分成三堆,还帮着我们把买好的土特产放进我们随身带的兜子里。

    我看这位维族小伙顶多有二十岁,瘦瘦长长的个子,挺精明的生意人。我们走时,我对维族小伙讲:老板啊,你还能发财,我们预祝你发大财了。后来,我听说,二道桥巴扎下午和晚上最热闹,衣食住行和工艺品什么都有,我们去的太早,要是下午或晚上去就好了。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关于那首二道桥   慧君

  是什么,如此长久回旋,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是什么,这般凄婉悱恻,令我深深眷恋不已?
   刀郎的歌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关于二道桥》了。 初次听这首歌,是在刀郎518演唱会唱片里。上一曲终了,刀郎气息未定。浑厚的嗓音又传来:接下来,这首歌,关于,二道桥。他垂着的手臂微微扬起又放下,怔地盯着屏幕。前几个音符古朴又神秘,仿佛自天际又似从心底传来,直击耳膜。那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呢?不要问,正是不知道,不了解才更生出这样美的距离感,这带着距离感的美。
     刀郎陶醉在他熟悉的音乐中,闭上眼睛,手指在琴键上辗转,如一场漫无止境的跋涉。
     他身后的深蓝中,两位如天使般漂亮的姐姐的声音清扬婉转,也如天使的嗓音一般清亮呢。
    “为了十年前二道桥你迷人的一笑,十年后我徘徊在这无人的街道。”刀郎深沉的嗓音响起,一瞬间似乎一切都静下来了,只有电子琴叮咚叮咚紧随歌声一下一下砸在听众的心上。
    “如果不是天上的月儿牙象你的眉毛我决不会在寂静的夜里听到我心跳。”我屏住了呼吸,怕惊动那无人街道上徘徊的失意之人,怕破坏这深蓝灯光营造的孤寂气氛。仰首望,月如钩,心跳骤然漏了一拍。
    “不是每一个多情的男人都为爱放弃,放弃曾经拥有的一切远舍千万里。”这一句心痛的表白深入心底。如哽咽,如叹息,这远舍千万里的深情啊!
    “也许你会轻轻的问我究竟多爱你,也许十年的时光流失能表明我心意。”刀郎的歌声渐渐隐去,两位天使姐姐的伴唱又如彩霞般扬起。尔后音乐渐渐响起,如感情的逐渐升华,瞬间喷薄:
    “如今这条繁华的街道越来越美丽,人来人往的巴扎儿上却看不见你身影。”声音由高转低,“却看不见你身影”,恰唱出了无尽的落寞与哀伤。那么哀伤之后呢?他低声唱起:“我从寂静冷清的夜里等到了黎明,不知第一缕晨曦能否点亮我的爱情,我的爱情……”如失落中仅仅握住的一丝温暖,要盼望那即将出现的第一缕晨曦点亮这份爱情,挽救一颗被伤悲浸透的心啊!
      而后是低沉、浑厚又压抑的男声伴唱,如晨钟暮鼓的余音一样苍凉,连绵不绝。
   一首歌的背后,是怎样的一份情感,怎样的一个美丽传说。今二道桥非昔二道桥,那“穿越了戈壁”、“丢失在伊犁”的心还能回到最初的洁净吗?繁华的二道桥市场人来人往,伊人何方?再看不见你身影!“厚积薄发”,我只能找到这个词形容这首歌。酝酿已久的感情,充足的力量,如海深情却细细流淌。好一首《关于二道桥》呵!该是怎样的意志与情感的投入,才令歌声这般撼人心灵啊!
   又或者,远涉千万里重回二道桥,不仅仅是寻找那“迷人的一笑”吧,更是来寻找当年一份纯,一份真,想洗去满身世俗的尘埃回归自我,重拾当年那涉世未深的感受。然而失去的哪还能回来!物非人亦非。于是,情感的惆怅,心灵的孤寂,岁月的疼痛齐涌心头,在这冷清的夜里,心一片荒凉。对着那一弯寒月泪流满面!
   也许打动我的不仅仅是歌声,也许真正令我心痛的是那天刀郎唱这首歌的表情。沉静,隐忍,最终还是皱紧了眉头,满含泪水……
   我总觉的518演唱会上的刀郎才是真实的刀郎。他欢笑,时而跳跃;他悲伤,时而流泪。台上是他并肩作战的战友,台下是懂他爱他的刀迷——台上台下都是一路伴他走来的知己!那晚,刀郎的歌声,刀郎的情感,如冰山上的雪莲颤颤绽放,触动了每个刀迷的心。
   思绪拉回,一曲《关于二道桥》接近尾声。刀郎沉默,低头。手指在琴键上辗转,似拂过千山万水,那般辛苦、迷离。怅惘在指尖蔓延。
   那沉默中,似有千言,有万语。

                《难舍的情结》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女孩都有着一种凄美爱情的情结。

       在刀郎的情歌中,让我第一次听就爱上的,并且一直最爱的,便是那首《关于二道桥》。恐怕与这种情结脱不了干系。

       歌中那个疲惫又孤独的男人,为了十年前二道桥一个令自己心动的微笑 ——“迷人的一笑”,十年后他舍弃拥有的一切跋涉千万里,回到最初的地方去寻找曾经的留在这里的一份温柔。十年不算长,却也令二道桥大大变了模样。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却再难以觅到她熟悉的身影!冷月无声高悬,除了自己的心跳声他什么也听不见。弯弯月儿恰似她多情的眉,更勾起揪心的酸楚……每想到这里,心中满是不忍:那该是怎样的一种空洞、凄凉啊!

      然而,我想不止我一个,会在心底向往这凄凉的深情吧。

      曾在《关于那首二道桥》里题记说“是什么,如此长久回旋,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是什么,这般凄婉悱恻,令我深深眷恋不已?”

      现在,我知道了,正是爱情的凄凉,真爱的动人心魄,或许还有千丝万缕的恋刀情结让我久久为之感慨吧。

      仍是常常在自习课上愣愣地,一遍一遍地听《关于二道桥》。闭上眼睛,仿佛自己一次次地站在那人群散去、萧索无依的街道。我躲在渐转渐浓的夜色里,我融在缓缓涌升的雾霭里,看着那个男人,他失魂落魄地徘徊在深蓝色的无望中。在那个寂静冷清的夜里,一份爱情正经受着怎样的煎熬?一颗心正忍受着怎样蚀人的痛苦?

     也常常立在闪烁的霓虹旁,沉默地凝视着一片未知的虚无。人来人往,不知这人海中可有属于我的一份如海深情?怅惘地眺望远方,勾勒自己模糊的未来的轮廓。深蓝色的沉寂中,可有谁为我守候,守一份温暖如春?

      “如果不是天上的月儿牙象你的眉毛,我决不会在寂静的夜里听到我心跳。

          不是每一个多情的男人都为爱放弃,放弃曾经拥有的一切远舍千万里……”

    纵容自己醉在这歌声中。叹这歌也好,爱这人也罢,不希望爱情终是无望的花蕾。

   自怜也好,矫情也罢……刀郎,这难舍的情结啊

                    达瓦孜的传说

       维吾尔族的老人们常常这样讲述“达瓦孜”诞生的故事:传说两千年前,阿克苏地区的乌什县涌出了一眼大泉。泉水灌溉农田,禾稻飘香;泉水流进牧场,牛马肥壮。但奇怪的是,这眼泉水的中央长了一棵大树,在太阳出来之前,如果爬上树去,就会发现远处的山上,有许多繁华的城市、亭台、楼阁、殿宇,还有行人的鲜明服饰等。有一天突然来了三个老婆子,看中了这眼泉,想独占它。为了驱赶这里的人群,她们施展魔法,一会儿刮风,扬沙吹打人面,一会儿下雨,冲毁良田。这个坏消息传到西边的一个地方,有一名叫乌勃利沙拉的青年,为了弄明白灾难的原因,只身赶到乌什县。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正当老百姓们向乌勃利沙拉吐诉苦难遭遇时,忽然雷电又起。乌勃利沙拉昂首仰望天空,发现云端里有三个狞笑着的老婆子。于是,他对众人说:“妖孽在云端里,捉住他们”。“天上地下相距十万八千里,有什么办法?”人们忧郁地问。乌勃利沙拉机警过人。他说:“我们可以用绳子绑起木杆子,一直插到云端里去。”第一次,木杆子不够高;第二次,仍然差一点;第三次,终于竖起一根直插云端的木杆子。从杆的顶端扯起的一根长绳,一直系到地面。乌勃利沙拉手持一根木杆,沿着绳子,一步一步登上了天空。一场星空大战激烈地开始了。乌勃利沙拉有进无退,跌倒了爬起来,累了喘口气,继续战斗,经过斗智斗勇,他终于打败了魔鬼老婆子。天空变得晴朗起来,大地重新长出了稻禾、牧草,乌勃利沙拉成了大家崇拜的英雄。后来,人民为了感激这位青年,就开始练习“达瓦孜”。

    达瓦孜表演多在喜庆节日期间举行,高空走绳表演起来惊心动魄,兼有体育和杂技的双重特点。达瓦孜表演场地独特有趣,它需占地面积100×60米,中间耸立主杆高30米,最高处扎有牌楼,彩旗迎风招展,似空中楼阁,特别使人注目。牌楼横杆两端栓有吊杠(秋千)和吊环,供表演者使用。80米长的主绳像一条长蛇头尾相连将地面和牌楼接为一体,显得格外壮观。达瓦孜表演通过地面动作到高空走绳和空中吊杠的组合技巧,展现达瓦孜的全过程。

     达瓦孜表演多在露天进行,其特点是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搬到数十米高空的绳索或钢丝上演练。演员表演时更加引人入胜,男女青年"达瓦孜"个个伸手不凡,表演者手持长约6米的平衡杆,不系任何保险带,在绳索上表演前后走动、盘腿端坐、蒙上眼睛行走、脚下踩着碟子行走、飞身跳跃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技艺。在维吾尔族民间乐曲的伴奏下,高空走索演员踏着节拍跳舞歌唱,迅速替换着高难技巧,表演幽默,场面热闹非凡,极富特色。整个表演惊险动人。今天的"达瓦孜"表演通过地面动作到高空走绳和空中吊杠的组合技巧,展现"达瓦孜"的全过程,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随着"走绳"艺术上的日趋成熟,技巧也有了重大突破。如表演时,女艺人沿着接地的斜绳逐步向上,登上横绳,开始技巧表演,这一传统动作至今保留在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和我国的其它地区。在技巧上,除了表演俯仰身躯,前进后退,舞蹈翻腾之外,又创造了一些更难的动作:借绳的反弹连续向上跳起;在大索上急速地跳绳;两位艺人绳上对剑格斗,斗剑时还能互换位置,较之"两倡对舞,切肩不倾"大大进了一步。

     达瓦孜早先流行于和田、莎车、英吉沙和喀什一带,后传至库车、吐鲁番、哈密、伊犁和乌鲁木齐。当今表演达瓦孜的明星当数新疆杂技团的空中王子阿迪力·吾守尔,他是达瓦孜表演世家的第6代传人,其家族表演此技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阿迪力·吾守尔不但创造了在高空钢丝上小顶倒立、劈叉、骑独轮车、弯腰采莲等创新性的高难技巧,而且于1997年和2000年两次刷新了高空走钢丝的吉尼斯记录,成为众人关爱的空中勇士。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混血的城     沈苇

  让我写写这座混血的城
  整整八年,它培养我的忍耐、我的边疆气质
  整整八年,夏天用火,冬天用冰
  以两种方式重塑我的心灵
  它被叫做“美丽的牧场”
  青草疯长成楼群
  一顶顶毡房突然膨胀为城市
  街上驶过杂色汽车
  如同牧羊鞭下的一群
  身披尘土,来自各自时间的黑暗……
  它远离大海,远离浪涛拍岸
  另一种浪涛拍打我——
  热的血、浓的血、清洁的血、泥泞的血
  在大十字和小十字相遇,融会成
  同一种赤诚的血
  现在,我缓步进入人群
  我要记住一双双流动的眼睛——
  那蓝色火焰的摇曳和凝视
  无论是汉人、维吾尔人、哈萨克人、蒙古人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是时间中的兄弟姐妹
  被同一种夜色覆盖眼帘
  又被同一种晨光唤醒
  从小西门到二道桥,从一种繁华
  到另一种繁华,我的听力拒绝喧嚣
  但我记住鼓声,咚咚咚发自城市的胸膛
  是真正有力的心跳。还有——
  孜然飘香,送来烤肉的尖叫
  一串肉在火上尖叫就是一只羔羊
  在火上尖叫,是一百只羔羊在火上尖叫
  ——多少羔羊葬身人的口腹之坟
  “啊,愿你们安息。”我低声默祷
  沿丝绸之路走来了
  东方的贵客,西方的嘉宾
  你们要在汗腾格里停一停
  看鸽群如何围着一轮清真的新月盘旋
  嘴里发出咕噜咕噜的赞美
  仿佛它们早已熟读了《古兰经》
  夏天,请从郊外摘来玫瑰
  献给首府最美的女人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但美丽的女人太多,令人眼花缭乱
  晕头转向,以致于浪费了玫瑰
  冬天,我决定抓住你的魂魄不放
  让时间的脚步慢下来,驻足稿纸
  我要用火热的诗句拦截一场大雪
  而每日的餐桌上,要有一份
  传统的食谱:土豆、白菜和萝卜
  构成感恩的朴素理由
  让我再来写一写那些通宵达旦的聚会
  烈酒唤醒头脑里的精灵
  也惊动骨子里的恶魔
  一次,当天才的程娃放肆地亵渎圣灵
  我在他身上浇下半瓶伊力特
  以便盛开一朵液体火焰

  圣灵岂能亵渎!瞧,虔诚的基督徒大可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如何克制着内心的愤怒
  这座城市已染上一点孤寂
  一点享乐的虚无和忧伤的快感
  我说:“出发吧。”它起身驶向未来
  一路推开阳光、风沙和罕见的雨水
  在无始无终的时间沙漠里
  像海市蜃楼,出现,然后消失
  将一具真实投进我的诗篇,充实我的表达
  整整八年,我,一个异乡人,爱着
  这混血的城,为我注入新血液的城
  我的双脚长出了一点根,而目光
  时常高过鹰的翅膀
  高过博格达峰耀眼的雪冠……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天池      雨非天涯 
  西天的彩云依旧,
穆王的车驾在历史里走远 ,
王母惜别的歌吟 ,
仍留在清波粼粼的水面 ,
落日,一团腾空的烈焰,
为看水而来的人群 ,
谁把一颗热恋中的心脏
举在天空燃烧,
运送梦想的红云,
将我未出口的诗句,
投影在多梦的波心,
夕阳中挺直躯干的古松 ,
我最忠实的兄弟 ,
你们用这种姿势站立了几千年,
就为守护一个美丽的故事,
水,天上的水
圣洁的水
我把自己的影子泡在水里
用仙人的方式沐浴
心灵的凡尘渐渐剥落
我双手合起封存贪念
环立周围的雪山
绽成一朵冰洁的雪莲
行走在闹区的阿妹
我闻到你唇膏上的腥膻
我真想用这水
洗涮你浓艳的晚妆
和被熏染的灵魂
此刻,我有种羽化的感觉
水的柔唇抚慰着我灵魂的投影
我的心在飞,梦在飞
整个身躯在飞
我不再是一条失水的鱼
在映满晚霞的湖水里
留下了我本能的写真
是天拉开一道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乌鲁木齐的夜晚     胡杨
望着夜空的时候
有一种思念的向往
看着远方的时候
想起了故乡的爹娘
望着雪花的时候
想起了古丽的脸庞
看着红山的时候
相起了相约的地方
乌鲁木齐的夜晚是多么的漂亮
漂在北门的雪花
像花儿一样的绽放
乌鲁木齐的夜晚是多么的漂亮
二道桥的姑娘
散放着迷人的芬芳

望着夜空的时候
想起达坂城的月亮
看着远方的时候
想起草原上不落的太阳
望着雪花的时候
想起了故乡的歌谣
唱起情歌的时候
想起美丽的楼兰姑娘
乌鲁木齐的夜晚是多么的漂亮
漂在北门的雪花
像花儿一样的绽放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乌鲁木齐的夜晚是多么的漂亮
二道桥的姑娘
散放着迷人的芬芳
离乡的人不要再流浪
孤单人不要思念他乡
乌鲁木齐的夜晚是多么的漂亮
乌鲁木齐的夜晚是多么的漂亮
漂在北门的雪花
像花儿一样的绽放
乌鲁木齐的夜晚是多么的漂亮
二道桥的姑娘
散放着迷人的芬芳
散放着迷人的芬芳

                  关于二道桥 <wbr> <wbr> <wbr> <wbr> <wbr>诗歌散文
                                         红山       沈苇     

      红山位于乌鲁木齐市中心。他悠然自得,享受着高原慷慨的阳光和来自天山无拘无束的风。山顶上有佛庙和佛塔,在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心城市的核心,修了佛家的建筑,或许有其他考虑。红山属于边城青年,属于爱情,是艘将倾的爱情泰塔尼克号,东面的山坡和树林是船尾,已经沉没;西面的悬崖是高高翘起的船头,等待爱情的纵身一跃,下面是滚滚的乌鲁木齐河,演绎着一个个凄美的爱情事。                                    插画    龟兹胡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