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2011-01-30 18:30:16)
标签:

罗布泊

塔里木河

罗布人

楼兰古国

分类: 巴州克州阿克苏

 散文 <wbr> <wbr> <wbr> <wbr>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的歌   作者:庞曰皎

四季交替,周而复始,春天来了......

时光流逝,岁月飞驰,春天走了......

我听见了罗布泊的歌,有一方豪情,一种忧伤,一份执著。我眼前呈现了罗布泊,一片歌的沙漠。没有了村妇棰棒的笑骂,没有了河边汲水姑娘的甜润情歌。只有一片沙黄和风的诉说。

罗布泊,流走了世间多少繁华,带去了几许梦中的吟哦!

                                散文 <wbr> <wbr> <wbr> <wbr>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春天赋予了你新的生命,你奔腾、向前。为何这样急促,为什么不休息一会儿?难道只是为了那句誓言,和那苍白的许诺?是她告诉我,你会在梦里,化作天边的云,去亲吻她那洁白的额。

醉于柔似水的月下,拜于香似雾的花前。冬天,冰冻了你的生命,也冰冻了你的奔腾,和那句誓言。

苍天有泪,只留下苍凉的背影,大地无情,却也留下了世间最繁华的江河。或许,你只在梦里。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具具的尸体,一具具倒下的胡杨树,化成了木乃伊。

多想拼凑起那破碎的梦境,只想保留心中的那份美好于感情。然而,我似乎又看见了唱歌的沙漠。

罗布泊的歌,静静地聆听。一向颇具想象力的我,看到了眼前的沙黄,却怎么也想不起昔日的美丽。

昨日的美丽只是一个奢侈的梦吗?似乎我们不配再拥有,没有理由求它再回来,可是,我真的想赎回我们的罪恶,但愿再听到罗布泊的歌......

想起冬天里那个破碎的童话,难道只是蒙蒙细雨的飘逸,和满树的枯黄?只可惜在罗布泊的歌里,连满树的枯黄也不会再见到了。

我们仿佛又听见有一处地方,成为了歌的沙漠,而这里,已经不再有死寂的轮回......

                散文 <wbr> <wbr> <wbr> <wbr>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情牵罗布泊
     罗布泊,一个充满诱惑和沧桑的名字,一个迷一样的世界,其本身蕴含的神奇和奥秘,总拨动着我强烈好奇的心弦。

    罗布泊原是塔里木河的终点湖,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其名有多水汇集的湖泊之意。我实在想象不通,历史上曾经水面广袤,烟波浩淼的湖泊,现在竟完全干涸,面目全非。我也弄不清是自然之势,还是人类之罪……

    一个曾经波光粼粼,白浪翻滚的神奇之地,在我们的眼中,变成了我国最干旱、最荒芜的一隅,沙丘、盐泽、雅丹成了它另一种心酸的容颜。其中之痛,不光在人心,怕是老天也会扼惜滴泪。

                  散文 <wbr> <wbr> <wbr> <wbr>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早在6000年前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古国楼兰,处在古塔里木河下游入注罗布泊的入湖三角洲上,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楼兰古绿洲勤劳的先民们,由游牧在此定居,建成廓,拓耕地,种田放牧,楫舟打渔,成为天府之国。我不清楚楼兰何时建国。在全盛时期,东起敦煌阳关附近,西到尼雅河畔,南至阿尔金山,北到哈密一带,均为楼兰古国疆土。楼兰古国在汉晋时期发展西域的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张骞出使西域后,正缝楼兰古国繁荣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自敦煌到罗布泊楼兰一带,建了烽燧亭障。后汉昭帝又派傅介刺死楼兰国王,改名鄯善。汉安帝年间,班勇率士卒入驻楼兰,始设西域长史,管理西域。自东汉始,至魏晋和前凉,古楼兰跨越绵延几个世纪的繁荣,成为丝绸之路上敦煌向西之外,又一个商贾辅辏、使节不断的重要的交通要道城市。然而在四世纪时,楼兰突然从中国史书中消失。盛极一时的楼兰文明,逐渐的无声无息的被层层流沙掩埋,逐渐的从人们眼中消失,从人们记忆中淡化……

                      散文 <wbr> <wbr> <wbr> <wbr>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楼兰的辉煌,像风一样掠过,像梦一样逝去。楼兰的文明,今天只是定格在了古城遗址、佉卢文木简、丝绸织物、陶片、钱币、李柏文书、奇异的死文字、孔雀河古墓、小河故事及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上了。一个繁华了几百年的地方,到隋唐时,已彻底废弃了。原来的商贾使节的往来不再,丝绸之路上相望于途中的热闹景象不再。代之的是寂寥的荒原上漫天飞舞的黄沙和狂风凄厉的吼叫……

    罗布泊也不全因楼兰的消失给人们带来太多的沉重。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震彻苍穹。蘑菇云翻滚上升,宣告了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中国人扬眉吐气。全世界人的目光又聚焦到了罗布泊……

    莽莽罗布荒原,诱惑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科学家、探险家、艺术家们前往。1982年6月17日,三次参加罗布泊综合考察的科学家彭加木失踪罗布泊,后又有徒步旅行家余纯顺,最终没有穿越过生命禁区,葬在了罗布泊与其相依相偎。人们义无反顾,为的是解开其中之谜。而罗布泊之谜,却似乎不断层出,未有群尽。

    对于这块神秘的土地,我无法用语言来倾诉其莫名的情怀。站在我的家乡敦煌向西眺望,我仿佛又看到了沿着丝绸古道向西缓行的商贾使者的驼队;仿佛又看到了平静如练的罗布湖旁,热情的罗布泊人载歌载舞,宴请他们尊贵的客人;还有那胡歌和幽怨的羌笛……

            散文 <wbr> <wbr> <wbr> <wbr>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英雄树 (陈一明)

  常人提起塔里木,总有“走马西来欲到天,平沙万里绝人烟”的臆想,仿佛“蛮荒”二字,便能概括塔里木的全部意义。是的,塔里木缺乏生命,缺乏我们值得讴歌的许多美好的东西。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在自古以来的诗文里,文人墨客只对它投入了少得可怜的关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荒原野径空寂寞,天光暗淡凝寒氛”。其中固然包含美的成份,然而美则美矣,这单调的辽远浩瀚,雄浑和悲壮,实在不能长久地获得人们的青睐。

  这莽原多么寂寞,多么僻远,我们面对它,只能是在面对荒凉与贫脊悲怨,而大漠又这多风沙、这多黄色,分明是一处缺少开拓与创造的空间。看看这些被称为胡杨坟墓的居民吧,它们或虬枝狂舞、或仰天长啸、或醉卧沙场,给人一种即使死亡了,也要努力叙说什么的强烈印象,是对曾经辉煌过的生命扼腕叹息,还是对残酷的生存环境发出绝望的呐喊。

      散文 <wbr> <wbr> <wbr> <wbr>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作为存在,生命在塔里木这个地方显得尤为崇高而珍贵,因为只有少数耐得住暴戾的生命可在这里维持延续。

  在我们向这些生命行注目礼的时候,它们注定应该受到更多人的赞美,在最没有生命的大漠荒原,生命却有着最美丽而迷人的光环。冲破地老天荒的重压,沙尘的扼杀,冲破瀚海的寂寞,荒野的辽阔,在秋季,这些生命顽强而清纯,自信而坚韧,被称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淡水河的塔里木河是这一切强悍生命之源。

  它穿行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鲁克沙漠之间,所到之处溢洪都在浇灌着荒原,都在滋润着生命,人类自然也在她的庇护之内。

  历史在从容地向前走着,但塔里木河却在毫无信心地往后退缩,塔里木河的最终归宿是在罗布泊,但在罗布泊逐渐干涸的一千多年里,生活在这一水域罗布人,不能再随着水泊飘移,就只好跟着羊群放牧。在一处又一处的沙漠飞地里,罗布人以胡杨为伴,演绎起沙漠游牧的人生。

                               散文 <wbr> <wbr> <wbr> <wbr>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水域养育的楼兰古国象谜一样消失了,就象一条源于雪峰、渗于沙漠的内陆河,它有值得礼赞、夸耀的源头,却没有让人放心的结局。当塔里木河不顾罗布泊的苦苦企盼,罗布人的痛苦呻吟,在距罗布泊以外500公里某个地方嘎然而止时,当代人开始震惊。其实,楼兰的阴影始终在这片荒原上幽灵般的游荡,游荡在自然的残酷时空中,游荡在人类不顾及他之外物种感受的现实里。

  奔腾不息的塔里木河究竟流淌了多少年已无可考证,然而,与之唇齿相依的胡杨已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6800万个春秋。

  胡杨是英雄树,也是会流泪的树,它们或独立于沙岗、或群居于河畔、或结成几平方公里的茂密林海,遮天蔽日,组合成地球上最大的胡杨林带,蔚为壮观,尤其是秋季风和日丽,胡杨展示出的景致美不胜收,那醉人的金黄把塔里木河的秋韵极尽渲染,仿佛就是达到极致
   据说胡杨的寿命应该是3000年,站着生1000年,站着死1000年,倒地不朽又1000年,可谓生得烂漫,死得静美,它那长满疙瘩和树结的躯干吮吸了贫瘠土地的全部忧郁,不为唤起人们的敬意,只想提示另一种存在,因为在自然或人造的残酷环境里,胡杨在被称为英雄树的时候,同时又是被遗弃的部落,是孤独的树。

  造物主没有歧视我们的生存环境,当它造就了塔里木这片土地以荒凉、贫瘠时同时又赋予其宝藏富有,于是现在就有了绵延500公里的沙漠公路横贯塔克拉玛干南北,人们就可以自由涉足死亡之海的腹地,去体验作为征服者的自豪与快乐。英雄树描绘出的景观离普通的人也从此不再遥远。去亲眼目睹、真切感受、不带任何雕饰的塔河秋韵是纯天然的,她永远不会拒绝人们的审视,并会使你一往情深。

              散文 <wbr> <wbr> <wbr> <wbr>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插画  龟兹胡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