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志学(龟兹胡人)和他的龟兹风情插画

(2011-01-14 21:48:56)
标签:

陈志学

龟兹

克孜尔千佛洞

插画

阿克苏地区

               

       陈志学(龟兹胡人)和他的龟兹风情插画

                                                                                小梁


    他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老人,却不像大多数老人一样——喜欢种花养草安度晚年,也不热衷于棋盘之争,但却对龟兹文化情有独钟研究之余,喜欢在电脑上创作以龟兹文化为背景的风情插画,不仅在阿克苏市举办过个人风情插画展,还是新疆龟兹学会会员更是中国插画协会会员。他就是家住阿克苏市香格里拉花园的陈志学老人。
    打开电脑在百度中输入陈志学三个字,弹出的链接是中国插画画廊的网址,其中载有陈志学的个人作品200余幅,在这些作品中多数都是以反映阿克苏地区的风土人情为主,陈志学创作的插画《克孜尔千佛洞》、《天山》、《天山神木园》、《我在阿瓦提》等作品点击率很高,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作品《拔河》曾获“感动人生”全国一等奖,《农夫与蛇》曾获自治区特等奖……。

    作画一生的追求

    陈志学在上学期间就对绘画情有独钟,素描、油画、国画都曾在没有老师指导下自己学习绘画特点、技巧……,时常利用空余时间将自己所想所唔的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正因为反反复复的练习,才给今天的龟兹风情插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直到毕业陈志学都是自学作画,工作后就更没有时间没有机会专门学习绘画了,“现在退休了,时间都是自己安排我可以做一些以前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也一定会把这些事做好”陈志学笑着说。
    陈志学告诉记者,退休以前就开始进行插画的创作,但真正接触龟兹风情插画的创作是5年前的一次偶然机会,当时陈志学看到了很多插画都是反映作者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的作品,但在阿克苏地区走访了解之后,发现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龟兹文化发源地却没有以龟兹风情文化为背景的插画创作,目前为止这仍是一片空白,这样的发现让陈志学很是震惊。如此美丽,拥有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阿克苏在风情文化插画的创作中不应该是一片空白,为了弥补这片空白陈志学开始了龟兹风情插画的创作历程。
    为了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反映阿克苏地区龟兹风情的插画,陈志学开始奔波于阿克苏的八县一市,拜城县的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县的龟兹古城遗址、新和县的温巴什千佛洞都留下了陈志学的足迹。每到一处陈志学定会细细观察,静静体会让心灵与这些悠久的历史产生共鸣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回到家中一个人在工作室里作画一画往往就是半天,一次不行删了再画直到满意为止……也才有了今天的《克孜尔千佛洞》、《沙漠·禅》、《  西域  》等成功的作品。
    不光阿克苏的龟兹古文化是陈志学作画的对象,在田间耕作的农民、反映农村的作品《抓饭》、《铁匠》也诞生在陈志学的手中,以反映阿克苏人民辛勤劳作、庆丰收的农民等为题材的农村作品目前已有20余幅。
    在对龟兹古文化创作的同时陈志学还以诗歌、散文为题材进行创作,一首名为《楼兰》的诗,诞生了插画《楼兰》,插画《望天山》也是出自诗《望天上》中……。
     到目前为止陈志学所创作的插画大大小小共有300余幅,陈志学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一个深圳的插画爱好者被陈志学的画深深吸引愿出钱买其中的几幅作品,但被陈志学拒绝了,“我的画不卖,这是我的爱好,但我可以送给你一幅”陈志学说。
     在儿女们的帮助下,陈志学不光有了与更多插画爱好者交流的QQ群,还在新浪网上开通了自己的博客,这个名为“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的微薄创建不到十天点击率已经超过400人次。陈志学说“我会把自己的最新作品传到博客上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更多的人知道“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陈志学(龟兹胡人)和他的龟兹风情插画我在阿瓦提          
  我想知道: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在阿瓦提托格拉克胡杨部落,我肯定不是来旅游的,而是在梦游。只想找一户人家,或一座村落,住下来,再也不走了!放羊,画画,晚上数星星,最好还能爱上一位维吾尔姑娘。今天是什么日子?我不想知道。我在想:高更在塔希提,我在阿瓦提,他忘掉了上帝,我忘掉了自己……我在想:怎样才能找到另一个——我自己,怎样才能娶到胡杨部落里最美丽的姑娘——阿瓦尔古丽!                    龟兹胡人  2008 年10月23日 于阿瓦提县多浪托格拉克胡杨部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