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普希金和芭蕾舞剧《泪泉》

标签:
转载 |
http://s8/mw690/001ZR6iHzy7157rJri7f7&690
哈萨克斯坦2009年发行的一枚哈萨克舞剧小全张(题图),其上的6枚邮票自左至右自上至下分别是:梅里科夫的《爱情的传说》、亚当的《吉赛尔》、明库斯的《堂吉诃德》、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阿萨菲耶夫的《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和赛尔克巴耶夫的《"Tilep and Sarykyz".》。可以说这6枚邮票,每枚都是精品力作,但最令人期望的是阿萨菲耶夫的《巴赫奇萨赖的喷泉》(图1),因为这是这出根据普希金诗作创作的舞剧在邮坛上的初次露面。
http://s11/mw690/001ZR6iHzy7157xOkH01a&690
本文拟对这方面作一些介绍。
一.巴赫切萨拉伊喷泉
在俄罗斯的巴赫奇萨赖(克里木州城市,或译为巴赫切萨拉伊)有一座喷泉,被称为“泪泉”,普希金曾根据自己实地参观的感触,写成长篇叙事诗《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苏联音乐家阿萨菲耶夫据之创作舞剧《泪泉》。
二、克里木汗国和基列汗王
克里木汗国:13世纪蒙古人侵入欧洲,在俄罗斯地区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人称之为金帐汗国。15世纪金帐汗国内讧解体,1427年,金帐汗国在克里米亚半岛地区部分成立克里木汗国,名为基列王朝,都城定于巴赫奇萨赖,建有王宫,1783年为俄国所灭。王宫成为遗址,现称为可汗宫。
图2是王宫遗址。
在王宫内有一座喷泉,建造这座喷泉有一段历史故事:在克里木汗国历史上有一位汗王契利姆·基列(Qirim Girai,?-1769,1758-1764及1768-1769两度在位)有一位美丽妻子,名叫玛利亚·波托斯克,原是波兰女俘,他深爱于她。不久玛利亚憔悴死去,尽管基列具有因残暴征战造成的铁石心肠,他亦为之悲伤乃至落泪。为此,他特地定制了一座大理石喷泉,意思是让石头像他一样也会哭泣。
这座喷泉名叫巴赫切萨拉伊喷泉,亦名“泪泉”,泪泉位于庭院的一角,由一块长方形大理石雕刻而成,典雅而素淡。大理石的正面雕刻成拱门的轮廓,泉眼就处在拱门上方的中心位置。下面则是数个盛接泉水的石头托盘。冰冷的石头和潺潺而出的泉水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无尽的感伤(图3)。
http://s10/mw690/001ZR6iHzy7157yHSYh19&690后人在庭院内装饰以一座普希金半身雕像(图4)。
http://s3/mw690/001ZR6iHzy7157zlPDsc2&690
图
三、普希金叙事诗《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
1820年5月6日,普希由于写反对政府诗被流放到叶卡捷琳诺斯拉夫(今第聂伯罗彼特罗夫斯克),在英佐夫将军监视下工作。5月末,拉耶夫斯基将军来此旅游,普希金随拉耶夫斯基将军一家出行。9月7日,参观了巴赫切萨拉伊可汗王宫及“泪泉”。普希金对此喷泉早有所闻,这次实地游览,印象很深,1821年春开始创作长篇叙事诗《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在诗篇中,他增加了一位格鲁吉亚女郎莎丽玛,使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诗篇于1823年完成,1824年3月10日付印。
在诗篇前,普希金加上十三世纪波斯诗人沙地《布斯坦》中的诗句“许多人和我一样,来看过这个喷泉;但是有些人已经死了,又有些人流散在远方。”作为引语。在1824年付印之际,普希金创作一首《致巴赫切萨拉伊喷泉》抒情诗,诗中写道:
“爱情的喷泉,永生的喷泉!
我为你送来两朵玫瑰。
我爱你连绵不断的絮语,
还有富于诗意的眼泪。”
在查良铮先生在《普希金抒情诗选》(下)的译文是:
“爱情的喷泉,灵活的喷泉!
这里是两朵玫瑰,我的礼物。
我爱你的不停的絮语
和你的诗一般的泪珠。”
·
|
Фонтан любви,
фонтан живой! |
|
后来,这首情诗被广泛流传,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载体。现在,为缅怀这位伟大诗人,巴赫奇萨赖汗宫的管理员每天都要在盛接泉水的托盘上放上两朵玫瑰(图5)。
http://s5/mw690/001ZR6iHzy7157AonYw64&690
苏联发行普资封一枚,封图是喷泉示意图,盛接泉水的石头托盘层次较少,托盘上俄两朵玫瑰清晰可见(图6)
http://s2/mw690/001ZR6iHzy7157CnSSZb1&690
四、舞剧《泪泉》
普希金逝世后,有不少有关《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的作品:
1837年,普希金逝世当年,切尔涅佐夫兄弟创作画作《普希金在巴赫奇萨赖王宫》。
1909-1910年,普洛坦扎诺夫将之拍摄为一出短电影。
1910年,俄国音乐家A.A.伊林斯基(1859-1920)根据普希金的诗作创作了四幕歌剧《泪泉》。
1934年,苏联音乐家阿萨菲耶夫创作芭蕾舞剧《泪泉》,编舞扎哈诺夫,脚本沃尔科夫。
以上这些作品中以舞剧《泪泉》最为著名。
1934年,苏联作曲家阿萨菲耶夫根据普希金的叙事诗《巴赫切萨拉伊的喷泉》创作出舞剧《泪泉》,编舞扎哈诺夫,舞剧脚本是沃尔科夫编写的,脚本对原作的情节作一定的扩展。
剧情简介:鞑靼王基列可汗是个多情又残暴的君主,他率领军队入侵波兰公主玛利亚的家园,此时玛利亚正接受亲友祝福她的订婚仪式,眼看基列和他的军队杀害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她悲愤异常。当基列举刀刺向玛利亚时,被她的美貌所打动,并把她掳走囚入后宫。
基列希冀获得玛利亚的爱情,玛利亚因失去亲人对他怀有巨大仇恨,无法接受,在撕搏中,基列的小帽掉落在地。
基列爱妃莎丽玛潜入后宫,向玛利亚陈述自己对基列的深情,玛利亚向她表示自己但求一死,莎丽玛发现基列掉落的小帽,嫉妒之心大发,刺死玛利亚,基列将莎丽玛交给卫士将她处死。
尾声:基列独自坐在“泪泉”旁沉思,玛利亚的灵魂出现在他的眼前,给人以无限遐想。
六、舞剧的重要演出历史
1. 《泪泉》舞剧1934年9月28日在列宁格勒基洛夫歌舞剧院首演,剧中主要人物玛利亚、莎丽玛和基列分别由乌兰诺娃(图7)、
http://s3/mw690/001ZR6iHzy7157GtU9cb2&690
奥尔加·约尔丹(Olga Iordan)和米哈伊尔·杜德科(Mikhail Dudko)饰演。
2. 苏联在1953年摄制了一部名叫《俄罗斯芭蕾之星》的电影,包括《天鹅湖》、《巴黎的火焰》和《泪泉》片段,1954年参加法国戛纳电影节。也在我国放映,1953年16期《大众电影》的封二上刊登有《天鹅湖》和《巴黎的火焰》影照。
电影中的《泪泉》中的玛丽亚、莎丽玛和基列分别由乌兰诺娃、普利谢茨卡娅和古西耶夫饰演。普利谢茨卡娅是继乌兰诺娃后成为国际最高首席女芭蕾舞演员,她俩同台演出这是第一次,也可能是仅有的一次。
3. 1942年卫国战争期间,乌兰诺娃曾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歌舞剧院演出过舞剧《泪泉》,1943年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授予她“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人民演员”称号。正因为如此,哈萨克斯坦舞剧邮票才得以包括有《泪泉》(图1,玛利亚独舞,其形象应该是乌兰诺娃的演出场景)。
七、阿萨菲耶夫、扎哈诺夫和沃尔科夫
阿萨菲耶夫(Бори́с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Аса́фьев,1884-1949,图8)
http://s11/mw690/001ZR6iHzy7157HvKC68a&690
苏联作曲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音乐学奠基人。曾为多出歌剧和芭蕾舞剧作曲,其中舞剧有根据普希金诗作创作的《泪泉》、《高加索的俘虏》和《强盗兄弟》以及根据法国诗人、小说家(Félix Gras,1844-1901)作品创作的《巴黎的火焰》(图9,1932)等。
http://s5/mw690/001ZR6iHzy7157IgtAE7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