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佳学基因检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基因检测

(2022-12-28 13:39:41)
标签: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基因检测

基因解码

佳学基因

健康

遗传病、罕见病基因检测导读: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PH)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征是草酸盐在肾脏和其他器官中积累。根据《泌尿科基因检测的科学依据》,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的发生与部分基因突变的关系已经明确:A**T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G***R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2型(PH2)) 和H**A1 (PH3)。在这里,佳学基因检测比较所收集的记录中原发性高草酸尿症355名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并使用全外显子组基因测序基因检测数据计算了患病率。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68.4% 的家庭)是最严重的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类型,而 PH3(11.0% 的家庭)肾功能下降最慢但症状最早。一组疾病进展与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3型(PH3)相似但未检测到突变的患者(11.3% 的家庭)表明存在更多的基因序列变化。佳学基因确认A**Tp.G170R 错误定位等位基因导致较温和的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 表型;然而,其他潜在的A**T错误定位等位基因会导致更严重(完全外显)的疾病。佳学基因确定了一位患有 ESRD 的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3型(PH3)患者;体内存在纯合的新错义突变。人口分析表明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比临床队列确定的更常见(患病率,大约 1:58,000;携带者频率,大约 1:70)。佳学基因检测估计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在非裔美国人中的流行率大约是欧裔美国人的三倍,因为常见的欧洲起源等位基因数量有限。预测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3型(PH3)与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 一样普遍,是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2型(PH2) 的两倍,表明 PH3(和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2型(PH2))病例诊断不足和/或不完全渗透。

 

发性高草酸尿症基因检测关键词

 

传性肾病,肾结石,分子遗传学,原发性高草酸症,尿结石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PHs) 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肝乙醛酸代谢缺陷,其特征是草酸盐过量产生和排泄增加。草酸钙过饱和会导致复发性尿路结石和/或肾钙质沉着症,由于肾损伤导致所有组织中的草酸盐沉积(全身性草酸盐沉积),肾脏清除功能减少。

估计的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患病率 <3:1,000,000,但在大约 20%–50% 的病例中,会在就诊前发生严重肾功能不全或移植后疾病复发。由于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的表型异质性,从婴儿肾钙质沉着症伴肾功能衰竭到仅偶尔形成结石(类似于特发性结石病),以及对这种罕见的单基因疾病不熟悉,可能会出现诊断不足。在《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基因检测》中,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有三种遗传: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3,分别与A**T 、 G***R和H**A1的突变相关。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 是由肝脏特异性过氧化物酶体酶丙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 (AGT) 缺乏引起的,是最严重的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形式,约占具有遗传特征的患者的 80%。它可以表现为婴儿型草酸盐贮积症,导致早逝,但更典型的病程是复发性尿石症伴进行性肾钙质沉着症和 20-30 岁时发生的终末期肾病。佳学基因《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的致病性基因突变》总共收录了超过178 种A**T突变;最常见的三种 p.G170R、c.33dupC 和 p.I244T 分别约占A**T的 30%、11% 和 6%突变等位基因;p.I244T 在西班牙/北非人群中很常见。

AGXT p.G170R 与 AGT 同源二聚体错误靶向线粒体以及相关的“次要”p.P11L/p.I340M 单倍型 p.P11L 线粒体靶向序列 (MTS) 的暴露有关。 p.G170R 患者的肾脏疾病较轻,对吡哆醇治疗有反应,吡哆醇是一种减少酶错误靶向的辅助因子。突变 p.G41R、p.F152I 和 p.I244T 如果存在于次要等位基因上,也会暴露线粒体靶向序列,而且基因解码证据表明 p.F152I 患者受益于吡哆醇治疗。检测需要次要等位基因 (MiR) 变异之外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因等位基因异质性和显着的表型变异性而变得复杂,无论是在家族内还是在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组合的无关患者中,都表明存在环境和修饰基因的作用。_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2型(PH2) 通常没有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PH1) 严重,但首次出现症状的年龄相似。它是由乙醛酸还原酶/羟基丙酮酸还原酶 (GR/HPR) 缺乏引起的,约占具有遗传特征的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病例的 10%。迄今为止,佳学基因原性高草酸尿症已收录了 28 种不同的突变,其中 c.103delG 和 c.403_404+2delAAGT 分别占突变等位基因的 37% 和 18%;c.403_404+2delAAGT 主要是在亚洲人中发现的突变。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3型(PH3)是最不严重的形式,大多数患者的肾功能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典型的表现是复发性尿路结石和第一个十年明显的高钙尿症,但后来结石形成不太活跃。H**A1编码肝脏特异性线粒体酶 4-羟基-2-氧代戊二酸醛缩酶 (HOGA),突变导致羟基-2-氧代戊二酸醛缩酶积聚,从而抑制 GR/HPR 功能。原发性高草酸尿症3型(PH3)约占遗传特征病例的 10%,其中一些携带者被发现是特发性结石形成者,表明对单倍体不足敏感。c.700+5G>T的突变有19个,约占所有H**A1等位基因的50%;p.E315del 主要存在于德系犹太人中。没有为原发性高草酸尿症2型(PH2) 或原发性高草酸尿症3型(PH3)建立等位基因相关性。


在这里,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基因检测使用来自肾结石联盟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登记处(RKSC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登记处)的大量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患者,评估了基因和等位基因水平的基因型-表型相关性。此外,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基因检测使用可用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来提供基于人群的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患病率估计。总体而言,这些研究为原发性高草酸尿症表型和特定等位基因的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见解。此外,它们表明携带率远高于临床人群的估计值,表明存在显着的漏诊和/或不完全外显率/可变表达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