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佳学基因】高度近视基因检测去哪里做?

(2022-09-15 14:12:04)
标签:

基因解码

佳学基因

基因检测

高度近视

佳学基因导读:据统计,世界上高度近视的发病率约为4.2%-21%,其中,我国高度近视的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有些家长属于高度近视,很担心会遗传给孩子,那么高度近视是遗传性疾病吗,导致高度近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邓超(化名)今年32岁,属于高度近视人群,双眼近视达1000+,邓先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有了300度近视,平时也是正常用眼,结果近视度数年年递增,直逼1500+,邓先生的爱人也是近视人群,近视度数在600度左右。

 

他们的孩子今年三岁,近期带孩子去办了入园健康体检,查了视力两眼都近视200多度,这让他们很震惊,这么小就开始近视吗?孩子在家只是偶尔看看电视,没有过度用眼,只不过孩子喜欢画画,会凑得比较近,他们也没有往近视这方面想,这结果真的无法接受!难道是父母近视遗传给孩子的吗?基因检测的作用

 

基因解码查病因

为了明确孩子的近视是否为父母遗传导致,他们联系到了佳学基因,为邓先生和他妻子进行了高度近视致病基因鉴定,查找是否携带高度近视致病基因,佳学基因工作人员对他们的血液进行了全面的高度近视致病基因分析,解码结果显示:邓先生在RAS*F1基因上发生了复合杂合突变,妻子在该基因上发生了杂合突变,该基因与高度近视的形成有关,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验证结果显示,邓先生儿子遗传到了父亲和母亲各自一个致病位点,有导致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后天一定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用眼过度。基因检测的作用

 

佳学基因提示,近视的发生深受遗传基因因素的影响,在通过佳学基因高度近视基因解码基因检测后,对有近视高风险的人群来说,后天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用眼过度很可能造成高度近视,此外,通过基因解码查找到导致家族近视的致病基因后,还可以通过相应措施避免后代遗传。佳学基因解码,致力于提供全面、准确、科学的基因信息解读产品与有效干预咨询服务。如果人们能够深刻了解自己的遗传和基因信息,那么对疾病的预测,特别是疾病易感性的预测将得以实现。基因检测的作用

 

导致高度近视的原因

 

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大于600度,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由“假性近视”(用眼过度而引起,可恢复)、低度近视(<300度)、中度近视(300-600度)逐步发展而来的,甚至还可发展为超高度近视(>1000度)。

 

从遗传因素来看 ,基因解码研究发现,父母近视是孩子近视的一大重要风险因素,其重要因素是近视眼遗传相关的基因突变导致的。RASGRF1基因在眼睛发育以及视觉信号向大脑的传递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基因一旦出现缺陷,眼球就可能过度发育生长,导致观看远处物体时发生视觉模糊,近视形成。因此,如果你携带近视基因,不注意眼睛保护的话,很可能发展为高度近视。基因检测的作用

 

目前基因解码专家已经发现数十个基因与高度近视相关,对付近视眼基因并阻止眼球过度生长的新型防近视眼药水将于10年内问世。

 

从环境因素来看,坐姿不正、光线昏暗、环境晃动、近距离阅读等不良用眼习惯,睡眠不足、营养不均衡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是促发近视,使得近视不断进展的原因。

 

高度近视并发症

 

高度近视是一种高致盲性眼病 ,其绝大多数属于轴性近视,也就是眼睛前后距离延长,眼球变大而导致的近视。 这时眼内血管也会被拉长、变细,相应组织缺血就容易发生病变。

 

比如出现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液化;视网膜萎缩、裂孔、脱离;黄斑部萎缩、裂孔等;还可并发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弱视,甚至致盲。

 

因此,高度近视的患者,一定要养成每6-12个月就去医院检查的习惯。

 

如果检查发现度数不稳定、周边眼底存在变性,或者存在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家族史,就要缩短至每3-6个月做一次检查。

 

期间如果出现眼前黑影、闪光,有部分看不清楚,视力突然下降等情况,也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高度近视的应对方法

 

佩戴适合的眼镜  

 

高度近视的患者配眼镜与中低度近视不同,不应过于追求清晰度,应该首先以舒服、能够匹配双眼视力为前提。

如果是首次配镜,需要先散瞳验光,14岁以下选择慢散,14岁以上可以选择快散。

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眼镜,最好先配一个低度数的,逐渐适应后再提高度数,以避免出现眩晕,影响生活。

 

手术治疗

 

治疗高度近视的手术,广义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角膜激光手术  

 

是利用准分子激光使角膜消融气化,或者利用飞秒激光直接切割角膜,在角膜上嵌入一个如同眼镜一般的凹透镜来调整屈光的手术。

目前主流的角膜激光手术又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 表层手术,适用于700度以下的近视。是利用准分子激光制造“凹透镜”的一种手术。

第二种是 半飞秒激光手术,适用于1200度以下的近视。

是先用飞秒激光切割出一个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再用准分子激光进行消融,然后将角膜瓣复位的一种手术。

 

第三种是 全飞秒激光手术,适用于1000度以下的近视。

 

是完全采用飞秒激光进行切割,在角膜基层和基质浅层各扫描1次,形成透镜状角膜组织薄片后,通过一个2mm的微切口取出的一种手术。

相对来说,全飞秒更微创,由于切割少、伤口小,损伤和风险以及引起干眼症等并发症的机会也就比较小。

当然,半飞秒也有其优势,对于一次手术并发症的再处理也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第二类,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又包括两种:

 

一种是 有晶体眼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保留自身原有晶状体,然后再植入一个人工晶体来调节视力。

 

另一种是晶 体置换手术,也就是摘除自身晶状体,用人工晶体进行置换。

 

第三类,后巩膜加固术  

 

后巩膜加固术,是通过使用一些材料“兜住”眼球后部,对眼球进行固定,同时引发免疫刺激,促进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液循环,起到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

但狭义来说,后巩膜加固术不属于可以去掉近视度数的治疗方式,只能帮助延缓近视发展,不能让人摘除眼镜。

具体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还要根据自身意愿,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及建议下进行选择。

 

详情请咨询:https://www.jiaxuejiyin.com

本内容由以下平台转发和分享

|| 微信 || 微博 || 博客 || 网易新闻 || 佳学医生集团 || 佳学基因官网|| 知乎 || 腾讯网 || 搜狐 ||

【佳学基因】高度近视基因检测去哪里做?

 

生化检测---检测聚因成疾的风险;
功能检测---检测与时聚变的风险;
基因检测---检测可能的疾病风险;
基因解码---发现潜藏的疾病隐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