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武士

(2006-02-05 05:49:05)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评
其实,这是本年的第九部电影,却一直不肯写所谓影评.
因着我喜欢.
但凡喜欢的东西,我向来愫笔,如同往日可以嘻嘻哈哈恬躁无比,但是遇着真正可心的什物,我倒宁可选择傻笑不语.
THE LAST SAMURAI让我沉默.
 
说它的意境,史诗一般壮美,挽歌一样悲凉,应该不为过.
写时代更替时代的苦痛,写民族转型蜕变的挣扎,写丽人无语温婉的垂发,也写勇士嘶吼狂放的忠烈.东方文明传统的静与道,潺潺涓涓,浸在这部片的每一秒.
这是一部应该让日本人自豪的电影.他们用一种让所有人欣然接收的形式,含蓄而浓烈地宣扬着他们民族的精粹.东西文明糅合拿捏的恰倒好处.犹如揉进了白醋的寿司米团,合胃口的紧.这种电影,会让回忆历史只能回忆到自己外祖父那辈的美国人看了极度向往去日本寻找所谓的宁静心灵
.看似它仅是部电影,实际却是文化鸦片,生猛强进.
 欧美人,无知浅薄的很,一般人对东方文明的了解绝对不如我们了解他们了解的多.电影是现代年轻浮躁的欧美青年几近最直接了解东方的途径,日本人恰恰掌握了这点,用了那点子东方的静谧宁静而含蓄内忍的异域风情做刺身姜片,借以引诱西方人重金买来并狼吞虎咽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米团.那米团其实并无食者所向往的意境美味,但是却因赋予了所谓的"物语"而诗意悠长.反而对于一衣带水更为深远博光的中国文化,他们知之甚少.甚至觉得粗蛮晦涩进而难懂.
 
这是为什么?
 
我不清楚,或者如果我,不是中国人而仅仅和欧洲人那样从电影里去了解中国,我便只知道,红高粱,绿棉裤,土窑,酒坊,一群近乎愚昧的人守着一堆难以理解的土俗,过着近乎自虐压抑本性的生活.争取天经地义的菊豆的正当权利.或者前卫的令人难以琢磨的2046,或者飞刀.或者飞来飞去的女侠,或者让人不忍想到丧心病狂烧钱的无极,
我看不到所谓的中国的民族的东西,看不到所谓的气节,忠烈,大局,隐忍,博大,醇厚.
 
他国眼中的自己国家的形象,是无数国人苦心经营的形象.日本人所以会拍最后的武士,而中国人呢?
 
曾经一度绝口不提日本,尤其01年在那里生活过几个月之后. 
如果要鄙视它,那么首先摒一口气,超过它.不要拿这口真气换做了无边的泼妇漫骂,因为骂过之后,还要继续做孙子阿Q.
如果要鄙视它,那么,首先要清楚它为什么可以成为它.成功必然有道理.不去讲产业,讲经济,讲边疆国土,讲精神,单说影视娱乐,中国人说得玩物必然丧志的男欢女爱土俗陋习去吸引西人的眼球,而日本人却会玩物的同时励志,拍出让西人敬畏向往的东方世界,哪怕那是一个民族的时代悲剧,它也能拍的唯美壮烈凄婉.哪怕武士精神犹如中国妇女旧日的裹脚布绞进历史的车轮成为阻碍民族前进的垃圾,他仍然堂而皇之告诉全世界,那是我们的瑰宝,只是,为了进步,我们不得不承受新时代分娩的苦痛而牺牲了我们的传统.
相反,中国导演即便在今天,还拿着祖母的裹脚布在西人面前孝子一样斑衣戏彩,说,这是我们的民族特色.我们就在这样的陋习恶俗里男欢女爱恩怨情仇.
不惜重金拍烂片,为的是投契所好,出名,赚钱,毫不吝惜西人眼中的中国的国格.
 
不想写了,悲满怀,愤填膺.哀不幸,怒不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笑话,呵呵
后一篇:滑雪sogsavan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