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影评 |
艺伎不是艺妓,其实有道理。
不知道两者的区别是否前者重在用人自身的魅力来展现艺术,而后者却仅仅着重强调女人的资本。
曾经亲历看过一场艺伎表演,在场的日本人唏嘘感慨震撼淋漓,我则不为所动甚至连客套的赞美也很难启齿。所有的艺术形式似乎都需要某种文化底蕴去体会意境,这也许是各域有各域的魅力所在。
事过经年,当年那场价格不菲的艺伎表演早已忘记了故事情节,唯留下艺伎如鬼魅一样的装束,每当想起依然惊栗着灵魂。不觉美丽,只觉妖异。小日本的bt可见一斑。那次的观摩唯一留下的印象便是同去的日本人讲述伎与妓的区别,以及艺伎的修行,谨,慎,勤,苦,比方,只要苟延残喘仍有上台机会,那么台下便一丝一分不敢懈怠的。
我毒恨日本,但是却敬仰日本每种行业都阴魂不散的专业精神,套用meng的说法,专心的专,敬业的敬。
艺伎回忆录让我勾起了那种专业精神的敬仰。
不知道为什么三个中国女影星是不是觉得中国除了大红棉袄绿裤子并无可深层挖掘的民族文化,于是转投东瀛。俺无话可说,国外呆久了,多少看不惯本族人文化自虐以及崇洋媚外为他人的文化大加渲染数碑立传。
其实,艺伎回忆录,讲的仅仅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先学做人,再做名伎。如何实现人生的梦想,实现爱情的梦想,同时学会渐渐了解渐渐接受人性的丑陋,人生的悲哀,和人命的无可奈何。
最让我可怜的是初桃,最让我惊栗的是小南瓜,最让我觉得人生冗长而真实的是艺伎馆老板娘,最让我觉得静水深流的是杨紫琼,最让我觉得可笑的是,买一个冰淇淋给小女孩引发爱情的逻辑。
人生,好短,好长,恰如一部电影的长短。
灯影摇曳之间,轮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