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栋梁学习合唱的体会】

(2021-04-08 21:42:16)
标签:

杂谈

                         在 栋 梁 学 习 合 唱 的 体 会 】 
                                           栋梁爱乐   男高音   黄霄霖
    
       加入"栋梁爱乐"已经一年有余。在接受栋梁爱乐人的耳提面命教诲,深感学习合唱技能有长足的提高,整理了几点学习合唱上肤浅的看法,文字很粗糙,见谅。同时希望能与大家交流,各位给予指教。 谢谢!

     现将感悟叙述一二。
    1,本人感到合唱艺术是听觉艺术,是声乐集体二度创作,因此学习声乐四个环节:气息支持、打开喉腔、寻找共鸣及吐字咬字。其中,打开喉腔和寻求共鸣,是学好声乐技能的基础和关键。尤其是寻求头腔共鸣,是要化大力气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是必须坚持努力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得学习过程。
    2,初学声乐每日练声,有效练好五个元音:a(啊)、e (唉)、i ()、o (噢)、u(呜),是练出好声音,少走弯路的捷径。尤其是元音u,是最容易建立歌唱通道的元音,称为u(呜)通道",在这个状态下去训练其他几个元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重这五个元音发音,有效训练好这五个元音,是造就"好声音"的首要前提。
    3,要养成在"高位置"歌唱的习惯,运用轻(弱)声、半声,真假声混合,可以有效避免发声中的白声、喉音、抖音等现象出现。此外,在乐句表现过程中,"位置"不能掉,声音的连贯、圆滑如曲线般延伸,不仅需要循环呼吸、母音相连,位置也要相连。从起声开始,气息均匀、口形变化,包括人的状态,都不能随意变动,否则很容易掉"位置"。这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依靠横膈膜支撑下的气息,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作品的理解等,生理、心理以及艺术修养等综合因素形成的结果。
    4,马先生对语言的论述耐人寻味,每次读起都有不同收获。在"读"和"唱"的关系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读寓于唱之中。读为唱服务。艺术表现形态的不同,其注重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话剧艺术应以读为主,声乐表演则应侧重于唱为重点。我们应该注重对歌词的表现为主,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化功夫。
    5,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我们都是中老年人,生理机能都在减退,难以挑战和突破声乐高音难点,不妨在中声区域学习上化点功夫,既提高了自我艺术水平,又为老年生活增添些色彩。就象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沒有正确的方法论,就沒有改造世界的动力一样。正确的声乐审美观是指导我们声乐学习的指针。
    以上不对之处,希望给予指正。【在栋梁学习合唱的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