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课间很少与学生沟通,也很少去关照、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子女的工作,教师与家长之间是不合作、彼此孤立的。这使得教师对于家长参与工作持消极的态度,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也是被动的。有的教师只顾搞好自己的教学业务,而不去过多地关心其他事情,认为有班主任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就可以了,任课教师就不必要与家长联系,所以,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不协调的。对小学教师而言,班级学生往往很多,因而无法熟悉所有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而教师的工作时间比较紧张,导致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非常少。教师认为家长应该对学生的学业和品行负责,而家长则认为孩子上学了,教育的责任当然就是教师,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往往出现家长抱怨教师不尽力,教师抱怨家长不配合的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家长们的社会、经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参差不齐,这就造成教师们与来自不同层次的家长之间的隔膜。城市中,有些家长热衷于了解孩子的一切,并且对教师提出苛刻的要求,还往往坚持自己也曾经作过学生,因此有权利质疑教师的专业技能。”
还有的家长在交流中一般是教师说的多、家长听的多。在一般情况下,家长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一些关于子女进步的、积极的、意见,但在现实交往中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合作的内容大多是学生存在某些“问题”需要家长配合改进的。家长接受沟通的机会也不均等,有些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有时也缺乏艺术性。这种不协调的教师与家长关系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有的学生发展进度总是不尽如人意,也有的学生存有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纠正多次,仍有反复等。对此,教师和家长双方可能会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不考虑具体情况就把责任推给对方。事实上,他们却生活在不信任的环境中。都希望孩子好,但却是不同的“好”,所以由此引发的冲突不可避免。建立新型的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意义重大。
“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实父母还是孩子的终身教育者。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在孩子成材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更多于教师。因而加强教师和家长间的交流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方法。
1、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在多方面了解学生。”由此看出,全面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没有了解的教育是毫无价值、无的放矢的教育。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这是与家长合作的前提条件。在与家长接触时,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就能够采取不同的沟通手段。
2、
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做到相互鼓励。首先,教师与家长相互谅解,求得信赖,这是合作的关键所在。面对不同的家长,教师应自信,心中充满热情,在双方心理上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这样才能精诚合作。在教育教学时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可以找个机会,登门拜访,主动向家长介绍一下他们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和家长一道耐心分析研究,商量教育办法,和家长感情融洽了,这样在无形中就缩短了和家长之间的距离,给家长以可亲、可敬之感,赢得家长的信赖,从而激发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和信心。那么,教师就能够和家长满怀信心地共同教育好学生。其次,当家长因为学生的问题与教师发生摩擦时,不能感情用事,应冷静、认真分析问题,找出双方的分歧所在。
3、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共同教育学生。有的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有的家长只重言教,却忽视了自身行为对子女的影响;有的家长忙于经营,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还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领,使学生缺失管教,使得这些留守学生放纵自己,不努力学习,甚至辍学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而导致的。良好的教育观决定着教育行为。那么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以期提高家教水平,也就成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4、
教师利用科学手段与家长合作交流,及时、快速、便捷。信息科技手段链接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交流是一种新型的方式,例如:手机、宽带等。
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方法、方式有很多,每种方式的目的都应该是形成教师和家长平等、相互指导的氛围,从而形成双向的、尊重的、诚实的和丰富的交流。
三、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家长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存在是以学生为纽带的,因此,我们在看待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时,在思考教师与家长某种的关系是否合理时,就是看这种关系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显而易见,教师与家长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学生,使其健康发展,这是维系家庭与学校双方的纽带,这就使得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就很自然地能走到一起去。
总之,教师与家长多交流与合作,比唱“独角戏”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教育学生离不开学校、离不开教师、更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尤其是家长的参与。教师与家长友好的合作,一起融入教学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