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冈石窟中的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2011-10-16 00:41:28)
标签:

杂谈

分类: 历史

http://s10/middle/7177f992xaf4f2b5daca9&690&690

 

http://s15/middle/7177f992xaf5979068bde&690&690

 

http://s7/middle/7177f992xaf95774168b6&690

 

       公元 398年,北魏王朝由内蒙古盛乐迁都平城后,两地间往来日益频繁,武周山正当要冲。《魏书·

   祖纪》中记载,北魏几位皇帝曾先后七次到武周山祈祷,把它视为祈福的灵岩,他们全都认为,木可以焚,

   金可以熔,而灵岩将会永世长存,于是便选定了武周山南麓,即武周山的川峡北岸开凿了云冈石窟,于此同

   时,神奇的武周山和云冈石窟就以它独特的宗教遗迹登上了北魏雕刻艺术的峰巅。

        云冈整个石窟群东西绵延一公里,主要洞窟有53个,大小佛龛252个,石雕总面积 18000多平方米,造

   像有 51000余尊,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整个石窟群规模之雄伟,雕像技法之精湛,造像内容之奇

   特,实属我国古代佛教雕刻艺术中的瑰宝,同时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项伟大的工程。而时至今日,古老的

   平城也伴随着佛教造像艺术的文明而饮誉华夏、并逐步走向了世界。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开始,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42年)

   止,前后60多年。前期洞窟为皇家主持开凿,极具皇家色彩和强烈的政治氛围,而后期则多为当时社会中、

   下阶层的人们所营造。

      期开凿的西部窟群即昙曜五窟(16—20窟),具有凉州及龟兹佛教之遗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这五窟中的五尊主像,分别代表北魏五个皇帝的形象,所以具皇家气派。

       据传,昙曜五窟开之后到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北魏统治者几乎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造神运动,所

   耗费的财力和人力无法计算,究其原因就在于统治者相信来世可以成佛,进而还能天上人间,万世为尊。但

   同时也凝聚了那一时期各民族能工巧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使其成为了传承千古的不朽之作。

       昙曜五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第二十窟中的露天大佛是道武帝的化身,它是云冈佛像中高度仅次

   窟的本尊大佛,当我们停步仰观时,就见它形体挺健,笑傲风月,正襟危坐,着偏袒右肩服饰,雕塑造型比

   例适度,面相丰满,鼻直口方,双耳垂肩,神情庄静恬淡,乌瑟高螺发式,为了使其不同凡响,在佛像头后

   部饰以光环,以示“神圣”,此曰头光,背后的光环也同样佛光四射,以示崇高,此为背光,大佛的雕刻技

   法质仆而粗犷,简单而又大气,整个佛身在四周浮雕的衬托下,达到了精美的艺术效果,在阳光的照射下,

   焕发着一种视觉所难以捕捉到的神秘的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贺兰山
后一篇:2011年10月1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