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九龙沟人记事(250)

(2022-04-21 06:31:32)
标签:

九龙沟人牛庆臻

记事(250)

科举

文化

分类: 随想
       科举制度,乃隋唐至明清选拔人才之办法。尤唐代规范科考,名人多从进士科出身。相较当代,进士试无异于高考也。
       愚某以为,科举之路有同于求学之路,或曰学历。然,学历不等于成才,或成才与学历无关。
       近期,翻阅《国学治要·诗词治要》(诗十五家)。除魏晋南北朝四家外,唐代以降十一家之中,进士及第者凡七人。计王维、白居易、苏轼、黄庭坚、元好问、吴伟业、王士祯。其中,白居易更是“进士拔萃”。即进士及第后,又参加“拔萃”考选,“元和初,入翰林为学士”。
       其他四人,情况各异:
      【唐】李白“天才英特,然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贺知章见其文,叹为谪仙。言语玄宗,供奉翰林,甚见爱重。”故知,李白非进士出身。
      【唐】杜甫“少贫,举进士不第。玄宗时,以献赋待制集贤院。”可知,杜甫以一篇文章得以录用。须知,唐进士科录取率不过百分之一二,及第也难,但及第后容易飞黄腾达。杜甫,虽未及第,但可谓天下之才,终以“诗圣”垂世。
      【宋】陆游“早有文名,以荫补登仕郎,举试荐送屡前列,为秦桧所嫉。桧死,始为宁德主薄。”看来,陆游因先辈有功而取得入仕权利。
      【明】高启“张士诚据吴,名士响集。启独依外家,居吴淞江之青邱,自号青邱子。洪武初为编修。”可见,高启也是一位自学成才者。
       总之,纵观古今,高学历真的不能说明什么。那些自以为有学历,动辄睥睨天下,目空一切者,想想李白杜甫等先贤,还是以谦卑自牧为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