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分的买卖,三分在嘴......

(2008-06-07 13:30:45)
标签:

杂谈

看了<闯关东>里夏掌柜的一句."十分买卖.三分在嘴上,三分在眼上,三分在心上,一分在手上"

心有同感这也就是做生意人的一个原则

后来在网上搜到一篇也是说评论夏掌柜的文章

美文如下

 

     看《闯关东》,从夏掌柜身上悟经营之道

&nbsp;

经商第一要紧的是诚实,然而不是无原则的诚实,是巧妙地运用诚实

夏掌柜带着传杰到穆公家赴宴。席间,夏掌柜提出一个问题:经商第一要紧的是什么?有人说:“那还用问?就是赚钱呗!”夏掌柜道:“以我之见,应当是诚实,然而不是无原则的诚实,是巧妙地运用诚实。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人说实话。经商的人免不了圆滑,可是如果一味圆滑,和实话不沾边儿,就无异于自弃于市。为什么?谁还愿意和一个永远虚伪、不说实话的人打交道呢?可是一味地诚实也不可取。打个比方,穆公方才请我的伙计落座,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客套?若按真心就应当说:你是伙计,没资格落座,这不就伤了孩子的自尊?穆公说得就很得体,前一句夸奖是实话,后一句‘请坐’就是客套。”

http://images.echinatobacco.com/images/2008-04-11/1207900884493.jpg"

讨账三忌:慈、昏、懦

夏掌柜为了历练传杰,让他到对过儿福兴祥吴掌柜那里讨债,结果传杰去了3次都没成功。夏掌柜语重心长地对传杰说:“这做生意就是两个字,一个‘买’,一个‘卖’。买要付钱,卖要收钱,联系买家卖家的纽带是什么?就是一个‘钱’字。收钱这里面的学问大了。你今天三番讨账都铩羽而归,是因为犯了讨账的三大忌。第一忌就是一个‘慈’字。讨账不能有慈悲心,凡是欠账的,除非耍无赖,哪个不让人可怜?有慈悲心就永远要不回账。第二忌就是一个‘昏’字。你二番讨账,吴掌柜说的那些话全是些歪理,应当据理力争。可你呢,让他唬住了。第三忌就是一个‘懦’字,他一说要死要活你就怕了。要账逼死人的有没有?有,如果要得合理,逼死人也不犯王法!”

做生意讲的是大诚大信,生意人毕竟有自己的秘密

当传杰委屈地抱怨,掌柜的成天给他讲诚信,而明明是春和盛欠福兴祥的钱,掌柜的却骗他去向福兴祥讨债时,夏掌柜笑道:“我给你讲诚信不假,但讲的是大诚大信。对生意人来说,诚是指什么,信又是指什么?就是对顾客不欺不诈,买卖公平,货要地道,价码要合理,足斤足两,童叟无欺。可生意人毕竟有自己的秘密,不能所有的话都是实话。比方说吧,你把货卖给顾客,顾客问:”老板,这批货你赚了我多少?‘你怎么回答?讲诚实?如实相告?不能吧?你是不是得说:“咳,赚什么赚?我给您的是最低价,赔本赚吆喝呢!’你讲诚实呀!啊,你说:”我呀,做买卖能不赚钱吗?就这一笔买卖,我赚了个盆满钵满,您再精也精不过我们这些买卖鬼儿。‘能这么说话吗?再比如,有位同行来打听:“您这批货的进价是多少啊?’你能说实话吗?能交实底儿吗?啊?所以说生意人的诚信是大诚大信。我让你去讨账不是说谎,是使了一计,三十六计上有,叫做瞒天过海,是锤炼你呢。”

生意场上历来如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剧中夏掌柜的死对头吴掌柜与一个姓佟的骗子相勾结,欲用一棵假山参抵押借款,骗取夏掌柜的两千大洋。夏掌柜起先看走了眼,之后又将计就计,通过烧仿冒的假山参引诱骗子赎回假参,反赚取了两千大洋,使得吴掌柜欲哭无泪、痛不欲生。对此,传杰心生同情,夏掌柜见状循循善诱道:“生意场上历来如此,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我不痛下杀手怎么能维护正经生意人的利益?这种害群之马不除,元宝镇的买卖家永无宁日!”“我夏元璋又何尝是铁石心肠的人?生意场从来都是剑戟丛生、险恶无比,你在里边滚得久了,一颗心就像被油锅炸了,水分焅干了,变硬了,眼窝子里就不会有泪水了。”

这段话是夏掌柜对于当时弱肉强食的市场环境的切身感受,反映了传统商人的市场观,很值得我们深思。正常的经营秩序理应严加维护,但生意场上是否只有无情的竞争?只有大鱼吃小鱼?当老大、搞垄断是唯一的出路吗?

十分买卖三分在嘴上,三分在眼上,三分在心上,一分在手上

夏掌柜在弥留之际含混地对传杰说:“遇着生客呢,你得端量,哪来的,像干什么的,有钱没钱。十分买卖三分在嘴上,三分在眼上,三分在心上,一分在手上……”这是他对传杰的最后教诲,也是其生意经的精华总结。

夏掌柜输在了哪里?

以上就是夏掌柜的生意经,他做生意可谓足智多谋,通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偷梁换柱等计谋跟老对手吴掌柜斗得不亦乐乎,但他的结局却令人叹息。他过于相信自己的所谓定力,抽上了大烟。为了赚取高额利润,收手前最后一笔生意铤而走险,结果上了邵老板的当,元气大伤,不仅输了宅院,还欠了许多债。他又气又急,加上烟瘾折磨,不久即撒手人寰、悔恨而死。

夏掌柜的悲剧发人深省,他到底输在了哪里呢?从剧中我们不难看出,他自恃有眼光有头脑,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在受到竞争对手挑战时想到的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结果斗来斗去,最后两败俱伤,自己遭人暗算,赔上了家业。而剧中的主人公朱开山则集德、诚、善、义、智、勇于一身。他在屡次遭到潘五爷挑衅时,表现出的是忍耐、坚持和不后退;在最终战胜潘五爷时,他选择的是撕毁和潘五爷立下的生死合同,让自己的儿子认其作义父,可谓仁至义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潘五爷终于被感动,从此一条街上山东人和热河人的恩怨终于得以了结。朱开山说得好:“和为贵呀,一家人得和,一条街上的人得和,天底下的良善之人都该和呀!斗有什么意思——两败俱伤!咱跨江过海地闯关东,不就是为了吃口饭,活条命,盼望着家业兴旺、人丁兴旺吗?你看这天上的星星,一个挨一个,你亮你的,我亮我的,不争不抢,一千年这个样,一万年还是这个样,和和气气。这人世间是怎么了?没有事儿也得挑个事儿出来,你争我斗,到头来头破血流,家破人亡,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一个“和”字升华了这部电视剧的主题,它反映了朱开山经商的大智慧,这正是朱家生意越做越红火的秘诀,也是夏掌柜生意经的最欠缺之处。

无情未必真商人。当今时代,“和”是主旋律。生意场上“竞和”比“竞争”更有效。双赢乃至多赢比垄断、你死我活更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谁也没有打倒谁。良好的市场环境犹如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大鱼小鱼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

&nb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认识红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