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撼人心魄的“十二门徒石”

(2024-06-11 20:59:57)
标签:

旅游

 

 

撼人心魄的“十二门徒石”

撼人心魄的“十二门徒石”

 

“十二门徒”,本来是指耶稣基督为更好地向世人传道而寻找的一批帮手,是从他众多门徒中挑选出的十二个人,所以又称之为“十二使徒”。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南部海岸,有一组由石灰石、沙岩和化石逐渐形成的岩石群,也被命名为“十二门徒”,是澳洲的地标性景观。

这是什么缘故呢?

原来这组“十二门徒”,是突出在南太平洋海面上的12块砂岩石。它们历经千万年的海浪和海风的洗礼,被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雕凿成酷似人面,且表情迥异、各自独立的12块岩石,因其数量和形态恰似耶稣的十二门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门徒石”。撼人心魄的“十二门徒石”

沿着被誉为“世界上风景最美的海岸公路”大洋路行驶,距墨尔本市西南部约220公里处,在坎贝尔港国家公园内的海岸线上,就可从不同角度观赏到这一壮阔雄伟的世界奇景。虽然名为“十二门徒石”,但细数一下,却只有8个,其余的均在千万年风浪的持续冲击下相继坍塌。最近的一次是在200573日,一块高达45米的大岩石突然发生倾覆,数秒钟内即变成一堆仅高出海平面10米的碎石堆。余存的“门徒”依然岿立在离岸远近不等的海水中,任凭海风肆虐,海浪击打,站姿稳重,神态安祥,一如既往地迎送那些不远千万里慕名而来欲亲眼目睹盛景的各国游客。长达300余公里的整条大洋路旁,没有星级宾馆、大饭店甚至食品小卖部,仅见的旅馆也只是家庭式的小店,只提供普通的床位和简单的早餐。当地政府或许是以这种方式婉拒更多的游客,让这处景观能得到更好的保护,能更长久地留存在人间。

我们参观“十二门徒石”时,正值澳大利亚的冬季,冷风裹挟着冷雨扑面吹来。但光焰的冬日仍不时刺透厚厚的云层,从缝隙中射出一束束耀眼的阳光映照在海面上。于是,不同水深的海面即刻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彩带。这些不同色阶的蓝,夹杂着微红、淡紫等,共同形成宽窄不等、长短各异的色条,铺陈在随海浪起伏不定的海面上,泛动着奇妙的艳丽光泽。天空中时不时出现的七色彩虹,与海面上不断变化的条纹彩绸,还有那明晃晃的大大小小黄色“门徒”岩石,合力组成了一幅难以言表的瑰美壮丽画卷。

余存的“门徒”岩石,也许有的还可以存世几百年,有的可以上千年,但终将与之前先行颓然倒下的一样,化为不可计数的碎石。到那时,失去了“门徒”岩的海面,还会有今天的景观奇迹吗?撼人心魄的“十二门徒石”

站在海岸边,眼望屹立在海中仍在默默坚守的“门徒”,心中既为它们矢志不移的刚毅精神而由衷钦佩,也为它们在大自然力量面前不可逆转的噩运而深深叹息。

我国有句古话:“水滴石穿。”意谓纵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小水珠,但只要假以岁月,锲而不舍,即便是再坚硬的磐石,也可以将其洞穿。亿万年的光阴流逝,千万年的海浪拍击,任你是铁打钢铸的合金之身,也无法抵御大自然伟力的持久侵袭而渐渐走向衰微。于是,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门徒”岩石,在根基部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被销蚀,变得越来越像屹立于近海的一棵棵底部尖削的巨型岩石“萝卜”。直至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降临时,才砰然一声倒下那伟岸的身躯,让曾经的辉煌仅留下永远的记忆。

“十二门徒石” 景观,不只是撼人心魄,更让人为之深思。

                                       2012-1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战友情似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