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布达拉----西藏纪行

标签:
原创我记录西藏拉萨布达拉 |
分类: 脚印 |
http://s7/middle/716cb02dtc7aa186bea66&690
说到西藏,人们最初想起的一定是这么两处:珠穆朗玛峰和布达拉宫。
珠峰标示着一定的高度,八千多米,如果地壳没有大的变动了,她会一直挂着世界山峰高度的“金牌”的。
布达拉宫,更多地彰显着丰富厚重的藏文化,极有深度。那是一颗硕大的钻石,蓝天下,镶嵌在雪域群山中。
十七年前,我从拉萨回到北京后,有人问过我:在拉萨那几天,你几次看到过布达拉宫?天天可见。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些没去过的人布达拉宫是什么样的吗?把故宫搬到景山山顶。景山山顶那么小怎么放下故宫那么多宫殿呢?叠摞起来。
到达拉萨的第二天清晨,大家来到了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不顾第一夜晚的高原反应,不顾晨光斜照的光线,伙伴们急着拍照,抢着留下对布达拉宫的第一印象。
http://s16/middle/716cb02dtc7ababec188f&690
http://s5/middle/716cb02dtc7abadafa294&690
一行九人,来过西藏的只有两位。我特意带着十几张十七年前的照片,幻想着在原来留影的地方摆个当年的姿态再留影。岁月嘲笑了我。拉萨变化得让我找不准当年照相的那个点了。
http://s11/middle/716cb02dt7a5dfbd3049a&690
当年,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也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像是刚刚修建的。今天,公园中水榭楼台隐在树影中。
http://s1/middle/716cb02dtc7abf648d900&690
http://s13/middle/716cb02dtc7adf08d253c&690
布达拉宫广场的纪念碑,也是我当年没有见过的。
http://s2/middle/716cb02dtfccb9266b9e1&690
http://s15/middle/716cb02dtc7ae0b69603e&690
我抓住这个时间邀请我们这个九人“团”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与我合影。小姑娘几天前刚刚接到北京某名校的大学入学通知书,脸上的笑容透着满足与安静。没有这个90后的加入,我们这个“团”的平均年龄已接近“老龄”了。
http://s8/middle/716cb02dtc7ae15f43387&690
http://s3/middle/716cb02dtc7afd9ba29c2&690
http://s16/middle/716cb02dtc7afdf1e31ef&690
http://s5/bmiddle/716cb02dt7a6ae1bcc014&690
http://s16/middle/716cb02dtc7b00326731f&690
http://s11/middle/716cb02dtc7b023e01bfa&690
http://s12/middle/716cb02dtc7b1609b929b&690
http://s14/middle/716cb02dtc7b162d5869d&690
http://s13/middle/716cb02dtc7b174b855ac&690
http://s2/middle/716cb02dtc7b18314c6a1&690
http://s5/middle/716cb02dtc7b19eea7934&690
http://s13/middle/716cb02dtc7b1aee94e1c&690
http://s5/middle/716cb02dtc7b1afd3ee64&690
http://s13/middle/716cb02dtc7b22da7488c&690
最后一道门,我们就要真正进入布达拉宫这座古老的宫殿了。
http://s2/middle/716cb02dtc7b28e7e94b1&690
http://s12/middle/716cb02dt7a5ea8864e8b&690
布达拉宫,一座藏人宗教的艺术圣殿。
这里面的塑像、彩绘、雕塑、挂饰、各式大小宗教用品,甚至殿内那几座高高耸入屋顶的白塔,还有向上可见的变化万千的屋顶木架、殿内见到的房中之房的房檐的椽木搭建变化,还有那多处上上下下窄窄的楼梯,以及宗教圣物上镶嵌的宝石、珍珠与金银饰品,无不显示着神秘中的艺术与艺术中的某种莫名的深邃。
两个多小时的浏览,导游一直用快语速讲解催促着我们,时不时地招手要我们向她靠拢,跟上她;如同在光亮不足的迷宫中穿梭,人们很快就习惯了靠近自己的同伴,避免被别的人群裹走或掉队丢失。在一个挤得转不过身来的不大的殿堂内,你会同时听到几个讲解员不同进度的背书声音,同一个内容,在几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高低声调中交叉着,间或有低沉的英语交流声。偶尔能见到三三两两的藏族人穿梭在各个大小旅游团队之间,直径到某一处旁若无人似的行礼膜拜、添上香油,之后再穿过众人走向另一处。藏族人来此不用买票、不用排队、更不会听讲解。人家在生活,我们是赶路。进门时就给每个带队的导游签下了时间,限定在什么时间内走完全程。完成必须的十几个地点的讲解,余下的就是快速赶路。神秘的氛围,昏暗的灯光,浓浓的藏香味道,左右碰撞着的人流;人们在行进中用眼睛匆忙地扑捉着某一画面,试图快速存放在脑海中,以待日后再整理。
我知道,以我的那点儿文字功力是没有本事写出布达拉宫殿堂内的艺术恢宏与宗教的宏大氛围的。我写博客又从不大幅引用电脑可搜寻到的资料原文。再说,几日的网上搜寻,难见有人写布达拉宫内的。去过的人不少,写不出来的,不止我一人。想来大家是一样的在布达拉宫内赶路来着。倒是有几首诗歌,似乎有那么一点味道。感受,最自我的表达,莫过于诗歌了,抽象得飘逸。
布达拉宫游览中,有两次穿行在屋顶的小院落里,大家稍作休息,呼吸新鲜空气。
http://s7/middle/716cb02dtc7be849e3646&690
http://s15/middle/716cb02dtc7be9379f30e&690
下山途中,宫墙上多有神秘文字和神像。
http://s8/middle/716cb02dtc7beb4331c17&690
走出布达拉宫的院墙,回头看去,任你不同的角度,那座神秘的宫殿依旧高高在上。
http://s2/middle/716cb02dtc7bea5298151&690
http://s4/middle/716cb02dtc7bea5f64393&690
http://s3/middle/716cb02dtc7bea6f5f86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