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言过后,该言什么?

(2012-10-11 23:20:17)
标签:

线头胡侃

莫言获奖

诺贝尔文学奖

杂谈

分类: 胡侃社会

今晚七点(北京时间),又是一个该被记入史册的时间点——中国作家莫言先生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中国本土作家首次获得这一奖项,终于为中国文学界在世界文坛取得应有的地位和认可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许,莫言先生此次获奖还有着更多的含义,此处不再一一细数。我只是在刚刚过去的几个小时中观看了一些媒体对于此事的报道以及对于莫言先生的采访,觉得有必要将心中的一些话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我现在很想弄清楚一点,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能不能说成是“花落中国”?尽管我们在关注诺奖得主时,十分关注和重视他们的国籍。但不可否认,诺奖仅仅是对于个人颁发的,并不是由于莫言先生是中国人吧?认清这点,我觉得才有必要将讨论展开去。

我想问问那些极为重视诺奖得主国籍的人,为什么会如此的在乎国籍?不是有人说,科学无国界吗?类比言之,文学更应该没有国界限制才是,在乎奖项得主的国籍真有那么重要吗?

废话,当然重要!说句老实话,当看到中国人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时,我也异常的激动与兴奋。我们太需要别人的肯定了,太需要奖项来说明除了经济上的发展,我们的文化事业也是一片繁荣的。这可能是整个人类共有的一种心态——好要别人夸。

但冷静下来细想,正如上面所说,奖仅仅是颁给莫言先生个人的。个人获得再高的荣誉,也并不能说明全民的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绩。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刘翔跑得再快,也不能说明中国人的全民身体素质有多么的优秀。相反,近些年的数据一直在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我是个比较悲观的人,因为我注意到此次和莫言先生竞争诺奖的人中还有多次冲击该奖项失败的日本人春上春树。我还注意到在莫言先生获得诺奖前,亚洲人三次获得这一奖项中,日本人就占了两次(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我更加注意到,在自然科学方面,日本人已经十数次获得诺奖,而中国籍的科学家们还在努力当中。貌似和我们的近邻日本一比较,中国人因为莫言先生此次获奖的骄傲该收一收了。

当然,我和朋友在说以上观点,很多人都不服气。莫言先生获奖只是崛起中的中国起步阶段,接下来中国人会取得更多成绩。诚然,我也非常希望事情会如我们猜想的这样发展下去。但很多数据却让我继续持有我的悲观态度,比如说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的阅读量是4.5本书,仅仅是日本人的1/9。作为一个自称文明的国度,一个拥有上下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当下中国人“没文化”的现状似乎从阅读量中便能够发现一些缘由。

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中,莫言先生都将因为此次的获奖长期存在于人们的视线当中,长期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但这样的追捧总会过去,莫言过后,我们该做点什么呢?莫言先生在今晚接受央视《新闻1+1》的采访时说,在今后的一段活动过后,会尽快的恢复到原来的生活,尽快的回到作品的创作当中。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些提示,莫言过后,应该留下的是人们对于文学作品、对于书籍的关注,应该有更多的人拿起书本进行阅读,而绝非仅仅是停留在对于莫言先生获奖的关注以及因个人获奖而导致的全民莫名优越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