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钉钉的药价迫“鱼精蛋白”停产?
(2011-09-14 22:08:32)
标签:
线头胡侃线头短评鱼精蛋白弹性调控杂谈 |
分类: 线头短评 |
9月14日短评:
中国药价虚高,这是中国医药行业一直以来心照不宣的行业潜规则,尽管老百姓因为治病贵发出无数呻吟之语,尽管发改委先后数次对于药价做过数次调控,但以目前市场的药价来看,虚高之势依旧难以立即收住。于是,对于政府有关药价调控的各项行为,老百姓一直拍手加好。然而,如果当某种药物因为药价被钉死迫使其停产,并导致全国大范围出现此种药物短缺,甚至因短缺而促使某些救命的手术无法进行,作为病人,你还能拍手叫好吗,也许该拍板子骂娘了吧?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政府行为将“鱼精蛋白”的价格死死钉住,甚至十多年来都保持一个价格。而药厂的利润也因为这十多年中的生产成本等原因被挤压到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基本无利可图。很显然,在价格虚高的同时,政府行为的调控走向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简单模式里,那就是给定一个价格,并要求市场坚决按照给定价格去销售。这样的简单模式其实常见,比如咱们过去的汇率政策,政府给定一个固定的、不可调控的汇率,迫使外汇黑市交易一度十分猖獗。弹性汇率的新外汇政策让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有了新的活力,由此想来,是否也能将药价调控板上钉钉的简单模式改变为“弹性调控”呢?控制药价,让老百姓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市场经济的体系内办事儿,让药价也能随市场价格变动自然浮动——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不至于走进欣喜药价降低不久,却买不到低价药的尴尬情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