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06月01日

(2023-06-01 14:57:15)
6月1日,下午茶馆之儿童节
序:千人同茶不同味,只因万人同道不同心...
陆续卖出301066,通知了
12.45以上就可以卖300561,就够3%了,自己考虑
当地时间5月31日,美股三大指数震荡走低,纳斯达克指数终结此前三个交易日连续上涨走势。美股芯片股、银行股走弱,英伟达大跌5.68%,创三个多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但是我们今天还可以
近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纷纷出台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
三地人工智能政策的发布,有利于打造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数字经济新生态,为各地的数字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据彭博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将于6月前往中国,会见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高管
据悉,黄仁勋中国行的行程上还包括理想汽车、比亚迪和小米。知情人士称,黄仁勋尚未最终敲定计划,行程细节仍可能有变
自5月17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后,人民币继续走弱
5月31日,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跌破“7.1”关口
其中,美元/在岸人民币汇率盘中出现7.1149高点
近半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多数时间维持在“7”上方,这是去年底以来人民币再次破“7”
再来看看三支箭 反正这个版块跌了半年了,是事实
去年Q4房地产政策“三箭齐发”,市场对其效果抱有乐观期待
今年Q1,房地产行业明显恢复,但4月开始再度降温,市场预期迅速转冷
当前房地产市场修复到何种程度?“三支箭”落地半年后,房地产行业有什么新变化?
判断当前房地产行业的状态,需要寻找合适标准。通常使用的环比与同比口径有偏误,使用两年复合同比增速作为参考较为合理
一季度疫后积压需求和返乡置业需求释放,地产脉冲式修复,4月环比自然转弱
去年Q2,华东疫情扰动地产市场,同比口径也有基数效应。2021年下半年之前,地产信用风险尚未系统性爆发,扰动因素较小
使用两年复合同比口径判断较为合理
以此标准来看,当前地产似乎重回磨底状态。地产链条最下游的销售环节通常最先感知到市场冷暖
4月销售增速几乎回到去年Q4水平。居民中长贷重回负值同样反映地产销售压力
5月地产销售也没有继续下滑,5月(截至29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两年复合同比略高于上月
融资、拿地、投资等环节同样反映房地产的转冷,但也不乏一些结构性亮点:
其一,高能级城市的复苏基础更为稳固。一线城市土地成交也更具韧性,成交土地的溢价率仍保持高位,甚至继续攀升
二、三线城市土地成交热度、溢价率都在降温。这或许反映高能级城市的需求基础更好,去化压力更轻,未来政策松绑后效果可能也更好
其二,尽管市场整体转冷,但民营房企的融资与拿地均出现改善,不过其销售尚未实质性回暖
今年新发债券中民企融资占比不断提高。拿地反映房企财务状况和经营预期,民营企业的拿地活跃度也有所提高
其三,政策保交楼之下,竣工改善,新开工与施工继续转冷。保交楼是2023年房地产调控的重点,竣工面积持续走高,成为地产投资的主要推动力
由此可见,“三箭齐发”确实缓解了房企端,尤其是融资压力
展望未来,二季度地产走向“弱复苏”,地产后续的表现可观察三个变量:
其一,居民预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这主要受政策与风险偏好因素影响
预计政策短期的重点在于保交楼与化解地产风险,这有助于稳定居民预期, 保证地产修复下限,但修复上限仍然取决于后续政策发力程度
其二,企业拿地意愿与生产经营预期能否持续改善。“三箭齐发”缓解了地产企业融资的硬约束,但实际软约束仍在于房企财务状况与经营预期
销售回款是房企资金最重要来源,销售尤其期房销售回暖具有重要意义。在销售实质性回暖之前,民营房企的信用风险依旧存在
其三,投资尤其新开工是否真正改善
虽然“保交楼”政策推动竣工走强,但新开工与施工面积异常冷淡,地产投资明显拖累经济
房地产行业可能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经历去库存,在这个过程中,高能级城市的表现或许相对较好
美东时间5月31日(周三),美股收跌,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多地出现招聘放缓和经济降温的情况,随后两位美联储官员暗示6月暂停加息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报告称第一季度“问题银行”数量增加至43家,周三银行股全线下跌
马斯克5月31日抵达上海,有望视察上海超级工厂新款Model 3产线,特斯拉计划提前展示其Model 3改款车型
WTI原油期货周三收跌,创10周来的最低水平,分析师称美国债务上限崩溃的潜在后果和6月加息预期增加“打压了石油”
银行股全线下跌
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报告称,今年1-3月,财务、经营状况或管理薄弱的银行增加4家,总数达到43家,管理的资产总额从前季度的105亿美元上升至580亿美元
周三,银行股全线走低,摩根大通跌1.26%,高盛跌1.33%,花旗跌0.87%,摩根士丹利跌1.97%,美国银行跌1.63%,富国银行跌2.83%
当地时间5月30日,美国证监会官网披露的监管文件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分别在5月25日、26日、30日合计买入西方石油466.08万股,合计买入金额约2.73亿美元
伯克希尔·哈撒韦5月已累计买入西方石油超1028万股,合计买入金额高达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42亿元)
我主要没有看到合适的石油股,不然我也想买点,哈哈~!
再来看个现象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银行整体损失了4720亿美元的存款
这是FDIC自1984年开始收集季度行业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也标志着美国银行业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资金外流
在报告发布后,美国银行股普跌,西太平洋合众银行跌逾5%,阿莱恩斯西部银行跌逾3%,齐昂银行跌逾5%,联信银行跌3.5%,摩根大通跌2%,美国银行跌2.2%,花旗集团跌1.4%
在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未投保的储户出于担忧,纷纷转移了自己的存款,而相当多的存款流出了银行体系
目前,FDIC对每个存款账户的最高承保额度为25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报告仅仅只是概述了一季度的数据
3月10日,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宣布关闭硅谷银行,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
两天之后,签名银行被关闭。到了5月1日,美国第一共和银行也轰然倒下,被摩根大通收购,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案
在新闻发布会上,FDIC主席Martin Gruenberg表示,一季度的数据还不够完全,美国银行业面临的压力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报告还称,今年前三个月,财务、经营状况或管理薄弱的银行数量出现增加
FDIC表示,1至3月间“问题银行名单”上的机构数量增加4家,总数达到43家
这些银行管理的资产总额从前季度的105亿美元上升至580亿美元
问题银行即被监管机构发现存在多个弱点或漏洞的银行,除非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否则这些银行可能被查封和关闭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这一名单数量一度激增至数百家
虽然与历史高点相比,问题银行名单上的机构数量仍然相对较少,但相比之前连续几个季度的下降,现在数量增加表明趋势发生逆转
 周三的报告中涵盖了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等三家倒闭的美国银行。不过,FDIC主席Gruenberg表示,尽管近期面临压力,但美国的银行体系仍然强劲
而随着美联储不断加息,以及储户存款的流失,银行的盈利能力也将受到考验
资金外流迫使许多银行开始支付更高的利息来留住储户,而成本上升削减了银行业的息差
由于通货膨胀、利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银行业继续面临显著的下行风险
“信贷质量和盈利能力可能因这些风险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贷款进一步收紧和拨备费用增加
感觉和你没关系对不对,其实关系蛮大的,蝴蝶效应
再说个现象吧,你自己品
新能源、大消费等机构抱团股,每天都在创新低,到底谁在卖呢?很明显还是机构。典型的是白酒,最头铁的“世界酒庄”易方达估计在抛售了!
原因是亏的太惨,据悉,2021年易方新发基金有超过1400亿认购,当时配售率低于10%。但两年下来,今天净值0.58;今年亏20%,累计亏42%。
这两年,买基金-20%至-30%区间跌幅的遍地,基民已经积累了巨大的愤怒,无处发泄!而白马股进一步的杀跌,导致很多人心态开始崩了。喊了多少遍的“赎回潮”终于上演,开始多杀多!
另一边,新基金销售冰点,5月才卖了300多亿份,比上个月腰斩了
基金没了源头活水,又要面临巨额的赎回,只能不断砍仓了!好消息是,估计也是忍无可忍,很多基金又开始祭出杀手锏,派出基金经理出手自购了
所以跌你懂了吗?来自于赎回潮
5月PMI还比4月更低,只有48.8%
说明制造业在继续低迷,复苏并不及预期
在岸,离岸人民币都跌破7.1关口。人民币贬值利空最大的是银行地产,你看看地产版块最近半年的走势就知道了
如果放任目前的悲观情绪,资金都在无脑卖
那么大A还得去打响3000点保卫战,没打错,原以为3150,如果还是没有干预的话,3000点很快的
6月1-2日招商证券2023中期策略会,有可能要背锅
就说到这里,古德拉克~!




不要急着做生意或创业(顿悟ING)

以上观点仅代表由小白扮演的小白的立场,与小白本人无关
并不代表我小白本人的观点,只代表我小白本人的小白的观点,谢谢~!古德拉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