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养教之间 |
这件事,我可看得最清楚了。孩子他爸不在家还好,眼不看为净,在家反而添堵!为啥?除了洗澡和做梦,他什么时候都对着手机没完没了。而且典型的诡辩派,从不承认错误,对付他,讲道理是多余的,直接咆哮加暴力最有效,多年来,本宫已从淑女变泼妇。
就像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孩子他爸永远的借口就是一个字“忙”!反正陪孩子对他来说就是浪费时间。
或者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孩子他爸出身农村贫农家庭,小时候生活艰难,父母感情疏离,各顾各,天伦之乐是没有的,生存体验是唯一,情感培养最不重要。一代又一代这样下来的,维系的更多不是亲情依恋,而是血缘责任。
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很难,有时候旁人的点拨往往比自己人的苦口婆心有效!
有一次,三个人一起去吃麻辣烫,澎澎一看爸爸只吃了一点点,担心他不够吃,于是就起身去帮他装菜添饭。他爸就啰啰嗦嗦数落儿子,说当妈的不教育,“浪费钱,浪费菜”……说得一旁老板娘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开口维护孩子,“孩子爸爸哦,你要惜福!到我这里吃饭的孩子,有哪一个不是只顾自己的,很多都是等着大人去服侍他,你孩子还能思量爸爸吃不饱,还给你加菜,多难得!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教育得好哦!”一席话说得他爸羞愧难当。
类似的事,平日里多了去了,有时候真觉得孩子他爸命好,就这样不待见孩子,不陪孩子吧,孩子却很孝顺他,很懂得主动表达爱。
如果只是用血缘来解释似乎太苍白了,我现总结一点,往大了说,是儒家智慧,虽是一家三口,也要有礼节有规矩,儒家仁礼文化在我家可是春风化雨的哦。比如每顿饭,只要他爸还没回家,澎澎必会电话提醒催促。往小了说,我自夸一下,当妈的大气有爱心,因为孩子对爱的表达方式其实是需要大人教的。
尽管这样,还是希望他爸能跟得上我们,是在为他的价值观捉急啊!